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7年11月20日,中国篮协在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中心小学举行了小篮球发展计划暨小篮球联赛启动仪式,同时发布了《小篮球规则》,这意味着中国篮球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更加注重少儿篮球的培养,希望能为未来的中国篮球培养更多的人才。在篮球运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意味着对篮球执法者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篮球裁判员作为保证比赛顺利进行的管理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学校园篮球比赛众多,因此各个高校拥有一支水平过硬的裁判员队伍非常重要,掌握篮球裁判技能的教师数量稀少,因此由这部分教师培养学生裁判员是最佳的选择。
关键词:石家庄铁道大学 篮球裁判 培养现状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0(a)-0119-02
石家庄铁道大学裁判协会是由校学生会成立,体育部专门老师进行指导教学,协会内成员基本由篮球专项课或选修课中选拔出的对篮球项目和篮球规则有一定了解的学生组成。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石家庄铁道大学裁判协会全体成员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以篮球裁判为关键词在知网进行检索,对相关的论文进行整理和分析,以此作为本文的理论支撑。
1.2.2 问卷调查法
对石家庄铁道大学裁判协会全体成员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80份,收回问卷80份,回收率100%。
1.2.3 数理统计法
使用EXCEL 2007和SPSS 17.0对有效问卷中的数据进行计算和整理,为本文提供实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篮球裁判理论学习现状
协会目前成员学习篮球运动及篮球裁判的时间不同,目前协会有78.75%的成员学习篮球运动超过3年的时间,但是97.5%的成员学习篮球裁判技能不超过3年。协会目前成员学习篮球裁判相关技能情况,协会中88.75%的同学每周学习篮球规则的时间在5h以下,91.25%的同学每周学习裁判法和手势与跑位在5h以下。协会成员关于记录台学习与工作情况调查表如表3所示,97.5%的同学均有参加过记录台知识的培训,有半年以上记录台工作经验的同学只占43.75%。
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裁判协会内大多数成员均是对篮球运动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对篮球运动有兴趣,希望能在更多方面参与篮球运动,因此学习裁判。但是可以看出协会内成员对于篮球规则和裁判员必备技能的学习时间较少,理论储备难以满足临场需求。一段时间的记录台工作是进行临场裁判的必要阶段,从调查中可以看出虽然协会内成员绝大多数都有过记录台培训经历,但是有半年以上的记录台经验者仍不足一半。校内比赛记录台人员安排为同学自愿报名,且比赛时间一般为中午休息时间或下午4点体育课结束时间,由于本校学生课程相对繁重,因此很多同学没有足够的时间积累记录台工作经验。
2.2 篮球裁判临场培养现状
协会成员关于参与执裁时间及年执裁场地的调查,83.75%的同学参与执裁的时间在一年以下甚至尚未临场过;87.5%的同学年执裁场次不足30场。铁道大学目前对学生篮球裁判的需求量非常大,但是学校并没有设置相应的选修课或安排教师进行指导。现有裁判协会是校学生会自发组织成立,随后体育部少数教师自愿进行指导,在学校政策上缺少支持。
铁道大学院各院系内、年级内比赛众多,外加新生杯、三好杯等校级赛事,临场裁判机会非常多,但是由于新手裁判员培养速度较慢,老成员忙于毕业与找工作,实际上能够参与执裁的人数很有限,因此校内比赛除决赛外,绝大部分均使用2人制执裁,这导致很多同学学习了3人制执裁却没有机会实践。校园内比赛各队伍水平相近,比賽相对激烈,新手裁判员实践机会少,经验也少,那么必然会影响他们的判罚准确度,进而影响到以后执裁的信心。
2.3 学生记录和裁判存在的问题
协会成员参与记录台工作时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记录员和临场裁判员缺乏交流与配合,例如裁判员正在报告犯规时记录员就发出了暂停或替换的信号。第二,在面对突发状况时缺乏应变能力,例如错误的登记了犯规或有非教练员填写的首发队员首发上场。第三,计时员对于停表时机的学习不足,何时停表何时不停表界定不明确。
协会成员在执裁时,在比赛开始前没有对自身进行积极地调动,主要体现在没有做好热身,同场裁判员没有开赛前准备会,在球队热身时没有仔细观察场上热身的队员,对部分特别的队员重点关注。在临场过程中,由于对规则的掌握不够明确造成下哨不准确或漏哨,多次出现这样的情况就会造成场面失控甚至引发打架。对于同一类动作的判罚尺度不一致也是学生裁判员经常出现的情况,如果主队吹了客队没吹同样会激化场上矛盾。由于场上比赛的队员对于规则并不十分了解,经常会对裁判进行质疑和抱怨,在这种时候学生裁判员的处理不够全面。在比赛过程中只允许教练员和替补队员坐在球队席,学生裁判员对球队席的管理不够,经常有和比赛无关的人坐在球队席。在比赛结束后,裁判员尤其是主裁判员对于记录表的检查不够仔细,对比赛的反思与总结不够,对场上出现的情况不能做到及时的整理和记录。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石家庄铁道大学学生篮球裁判人数较少,不足以满足学校各比赛对于记录台人员和执裁裁判的要求。
(2)学生裁判目前的理论学习时间和水平还不够,对裁判法和场上跑位的掌握不足,实践机会少,新手裁判难以锻炼和积累经验。
(3)学生裁判在记录和临场上还存在诸多方面的不足,需要自身多加总结和教师的针对指导。
3.2 建议
(1)在大一新生入学时加大宣传裁协的力度,多吸收大一新生提早学习和接触篮球裁判。指导教师制定详细培养计划,向学校申请开设篮球裁判选修课。
(2)理论学习以老带新,让掌握规则较好的老成员来培训新成员。针对实践机会少,组织裁协内部进行练习比赛,为新手裁判员提供实践机会。
(3)除学生自身加强总结外,每个赛事均派裁协负责人或指导教师现场观赛记录问题,在赛事结束后举行总结会,帮助所有参加赛事的成员进行总结和指导。
参考文献
[1] 武显治.洛阳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学习现状的调查[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89-90.
[2] 陈科浤.浅谈普通高校学生篮球裁判的培养[J].嘉应学院学报,2009,27(3):127-130.
[3] 刘芳,熊高,李育忠,等.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能力的培养[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6(1):97-100.
[4] 张秀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技能微格教学的设计与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5):654-655,664.
关键词:石家庄铁道大学 篮球裁判 培养现状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0(a)-0119-02
石家庄铁道大学裁判协会是由校学生会成立,体育部专门老师进行指导教学,协会内成员基本由篮球专项课或选修课中选拔出的对篮球项目和篮球规则有一定了解的学生组成。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石家庄铁道大学裁判协会全体成员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以篮球裁判为关键词在知网进行检索,对相关的论文进行整理和分析,以此作为本文的理论支撑。
1.2.2 问卷调查法
对石家庄铁道大学裁判协会全体成员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80份,收回问卷80份,回收率100%。
1.2.3 数理统计法
使用EXCEL 2007和SPSS 17.0对有效问卷中的数据进行计算和整理,为本文提供实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篮球裁判理论学习现状
协会目前成员学习篮球运动及篮球裁判的时间不同,目前协会有78.75%的成员学习篮球运动超过3年的时间,但是97.5%的成员学习篮球裁判技能不超过3年。协会目前成员学习篮球裁判相关技能情况,协会中88.75%的同学每周学习篮球规则的时间在5h以下,91.25%的同学每周学习裁判法和手势与跑位在5h以下。协会成员关于记录台学习与工作情况调查表如表3所示,97.5%的同学均有参加过记录台知识的培训,有半年以上记录台工作经验的同学只占43.75%。
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裁判协会内大多数成员均是对篮球运动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对篮球运动有兴趣,希望能在更多方面参与篮球运动,因此学习裁判。但是可以看出协会内成员对于篮球规则和裁判员必备技能的学习时间较少,理论储备难以满足临场需求。一段时间的记录台工作是进行临场裁判的必要阶段,从调查中可以看出虽然协会内成员绝大多数都有过记录台培训经历,但是有半年以上的记录台经验者仍不足一半。校内比赛记录台人员安排为同学自愿报名,且比赛时间一般为中午休息时间或下午4点体育课结束时间,由于本校学生课程相对繁重,因此很多同学没有足够的时间积累记录台工作经验。
2.2 篮球裁判临场培养现状
协会成员关于参与执裁时间及年执裁场地的调查,83.75%的同学参与执裁的时间在一年以下甚至尚未临场过;87.5%的同学年执裁场次不足30场。铁道大学目前对学生篮球裁判的需求量非常大,但是学校并没有设置相应的选修课或安排教师进行指导。现有裁判协会是校学生会自发组织成立,随后体育部少数教师自愿进行指导,在学校政策上缺少支持。
铁道大学院各院系内、年级内比赛众多,外加新生杯、三好杯等校级赛事,临场裁判机会非常多,但是由于新手裁判员培养速度较慢,老成员忙于毕业与找工作,实际上能够参与执裁的人数很有限,因此校内比赛除决赛外,绝大部分均使用2人制执裁,这导致很多同学学习了3人制执裁却没有机会实践。校园内比赛各队伍水平相近,比賽相对激烈,新手裁判员实践机会少,经验也少,那么必然会影响他们的判罚准确度,进而影响到以后执裁的信心。
2.3 学生记录和裁判存在的问题
协会成员参与记录台工作时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记录员和临场裁判员缺乏交流与配合,例如裁判员正在报告犯规时记录员就发出了暂停或替换的信号。第二,在面对突发状况时缺乏应变能力,例如错误的登记了犯规或有非教练员填写的首发队员首发上场。第三,计时员对于停表时机的学习不足,何时停表何时不停表界定不明确。
协会成员在执裁时,在比赛开始前没有对自身进行积极地调动,主要体现在没有做好热身,同场裁判员没有开赛前准备会,在球队热身时没有仔细观察场上热身的队员,对部分特别的队员重点关注。在临场过程中,由于对规则的掌握不够明确造成下哨不准确或漏哨,多次出现这样的情况就会造成场面失控甚至引发打架。对于同一类动作的判罚尺度不一致也是学生裁判员经常出现的情况,如果主队吹了客队没吹同样会激化场上矛盾。由于场上比赛的队员对于规则并不十分了解,经常会对裁判进行质疑和抱怨,在这种时候学生裁判员的处理不够全面。在比赛过程中只允许教练员和替补队员坐在球队席,学生裁判员对球队席的管理不够,经常有和比赛无关的人坐在球队席。在比赛结束后,裁判员尤其是主裁判员对于记录表的检查不够仔细,对比赛的反思与总结不够,对场上出现的情况不能做到及时的整理和记录。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石家庄铁道大学学生篮球裁判人数较少,不足以满足学校各比赛对于记录台人员和执裁裁判的要求。
(2)学生裁判目前的理论学习时间和水平还不够,对裁判法和场上跑位的掌握不足,实践机会少,新手裁判难以锻炼和积累经验。
(3)学生裁判在记录和临场上还存在诸多方面的不足,需要自身多加总结和教师的针对指导。
3.2 建议
(1)在大一新生入学时加大宣传裁协的力度,多吸收大一新生提早学习和接触篮球裁判。指导教师制定详细培养计划,向学校申请开设篮球裁判选修课。
(2)理论学习以老带新,让掌握规则较好的老成员来培训新成员。针对实践机会少,组织裁协内部进行练习比赛,为新手裁判员提供实践机会。
(3)除学生自身加强总结外,每个赛事均派裁协负责人或指导教师现场观赛记录问题,在赛事结束后举行总结会,帮助所有参加赛事的成员进行总结和指导。
参考文献
[1] 武显治.洛阳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学习现状的调查[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89-90.
[2] 陈科浤.浅谈普通高校学生篮球裁判的培养[J].嘉应学院学报,2009,27(3):127-130.
[3] 刘芳,熊高,李育忠,等.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能力的培养[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6(1):97-100.
[4] 张秀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技能微格教学的设计与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5):654-655,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