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巴赫的音乐作品与音乐戏剧的创作都在这一时期走到顶峰。研究巴赫及其作品对我们的学习与作品练习方面都有极大的帮助与认识。本文将通过以下内容来论述巴赫的钢琴作品与音乐戏剧的创作并重的“巴洛克精神”
【关键词】巴洛克音乐;巴赫;钢琴作品; 音乐戏剧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
作为钢琴专业,演奏这一时期的作品,常要注意触键的位置,连奏要快而敏捷,断奏要轻巧,把各个声部的线条清楚的弹奏出来,突出主题的对比。而且还要做到速度平稳,力度适中。特别是装饰音有着严格的弹法,要弹奏的非常清晰,并且不影响整体节拍和各个声部的层次,
追求清楚干净的表达。踏板讲究精准,适当的在准确的位置加入,这样才能完美的表现出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作品风格。
笼统来讲的话,对于巴洛克时期音乐的演奏特点,通过对各种作品的练习与了解,我有以下的一些观点:
首先,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情绪比较统一,大多是用一个主题作为开始,确立了情绪以后,再由此发展出来整个作品,通过一种情绪,贯穿整首音乐的始终。 其次,速度比较稳定、力度比较适中——在巴洛克时期乐曲基本上都是一个相对统一而稳定的速度,不会很随意的加快或者放慢,更不会有过分的自由处理,比较规整;而力度方面,音乐进行时也总是采用一个相当稳定的音量,强弱对比很鲜明,会产生比较强烈的效果,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大的特点;最后在旋律方面,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歌唱性是至关重要的,这些作品可以使每个音符每个线条都连贯起来,里面会有很多顿音、断音、休止符等,但都在音乐上连贯。特别是复调音乐展现的是它的内部结构,也就是声部之间的一种对比,交融穿插与结合在声部关系的处理上,
最重要的应该是平衡,要做到每个声部都能清晰地听到完美的连贯的旋律。
以上是我通过老师讲解,和接触的一些作品中得到的学习方法与自我了解中所领悟到的一点理解和认识。我想通过自己的认识与关注来探讨以下印象较为深刻,接触较为频繁的两位巴洛克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一、 巴赫的钢琴作品
(一) 巴赫。我们弹奏过很多巴赫的作品。初期巴赫吸收借鉴并且遵循德国前辈的部分艺术形式和器乐形式,开始了他的写作,他的作品在成熟之际已经拥有了一些主要的代表作品,例如《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a小调前奏曲与赋格》等等。这些作品都很充分体现出了巴赫创作的音乐的独特风格,他还发挥了乐器表现力的才能与技巧。
(二) 巴赫的《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属于青年时代的作品,以一种庄严肃穆宁静的风格出现,因自由奔放热情洋溢而著称。托卡塔在键盘乐器演奏时的触键技巧特点是速度很快并且连续不断。
这个方面因人而异,通过每一首曲子来解决相应的不同问题。其中二部创意曲对学习交替的一些连句,声部进行的规则与统一很有帮助。而巴赫的三部创意曲主要是双手弹奏三条旋律,需要分声部的多次练习。我认为要使音乐的线条演奏清晰的话,要用耳朵多去倾听旋律。
(三) 《平均律》都是按同样的形式组成的,每一首前奏曲和每一首赋格曲都是由一个共同的调性统一起来的独立作品。一般来说,前奏曲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属于乐曲性质的,它的速度通常比较快,这是特别有利于手指技术的练习,同时它的旋律性也很强。只有在巴赫的创作中赋格才获得了完美的体现。
弹好《平均律》的關键。具体来说,就是要注意以下方面:
1.节奏与速度。巴赫作品追求节奏严谨和平稳。2.触键与力度变化。相对而言基本平稳。但是这并不影响在某些段落里的强弱力度变化。3.声部与线条。这是比较重要的一点,特别是可以帮助耳朵辨别声部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4.装饰音。巴赫的装饰音强调不要弹得太急、太强、太断和太华丽。5.踏板。用太多会使旋律含糊不清,用少了又会使声音变得干涩无味,要多多用耳朵仔细地倾听,然后再准确地使用。
二、 巴赫的“音乐戏剧”
(一) 巴赫生命的晚期仍然遵循着自己一贯的风格创作了两部具有总结性的巨作——《音乐的奉献》和《赋格的艺术》,都属于巴洛克复调艺术的升华!
巴赫采用世俗题材创作出的康塔塔,类似歌剧,也会被称作“音乐戏剧”。最著名的有《咖啡康塔塔》《农民康塔塔》等等,因为这些作品名称让人联想,也勾起了听众的兴致与好奇。
(二) 《咖啡康塔塔》比较有趣的是,在巴赫生活的年代,喝咖啡是一种非常时尚的行为,咖啡店不仅仅是人们进行社交和聚会的一个场所,里面还有各种各样的艺术演出与活动,热闹非凡。可是同时,咖啡的价格也都是令人望而生畏,长辈们也都不得不限制年轻人的这个嗜好,然而巴赫就是采用这个有趣的现实题材,从而创作出了这首著名的作品《咖啡康塔塔》。其中第三部分是最有趣的部分,是由弦乐与钢琴组成的伴奏,格外活泼,因为我学习艺术指导的缘故,很欣赏这段特别的旋律,搭配的恰到好处,也能感受到演奏者完美的融合,这也是我要特别学习的地方,这部分很好的衬托了女主人公的性格,也渲染了音乐的整体氛围。
四、 结束语
巴洛克音乐的节奏强烈、跳跃,采用多旋律的复调法,比较注重曲子的起伏,很看重力度、速度的变化。巴洛克音乐也是后期发展的一个基础。
巴赫是音乐之父,由此可见他的威望之高。维瓦尔第凭着他的《四季》一举成名天下知。亨德尔是旋律大师,他的作品有一种优雅!
总而言之,巴洛克时期有许许多多伟大的音乐家。也创作出了众多的不同风格的作品,令我们向往学习,巴赫等音乐家的经历与作品值得我们练习、探究。
参考文献
[1]刘悦.西方古典音乐欣赏指南[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06
[2]郑玮.西方钢琴音乐的发展研究[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404
[3]蔡良玉.西方音乐文化[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12
[4]译者-修子建 编者-(意大利)恩里科.福比尼 .西方音乐美学史[M].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501
作者简介:陈一(1992—),女,汉族, 籍贯:河南开封,单位:河南大学艺术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钢琴艺术指导
【关键词】巴洛克音乐;巴赫;钢琴作品; 音乐戏剧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
作为钢琴专业,演奏这一时期的作品,常要注意触键的位置,连奏要快而敏捷,断奏要轻巧,把各个声部的线条清楚的弹奏出来,突出主题的对比。而且还要做到速度平稳,力度适中。特别是装饰音有着严格的弹法,要弹奏的非常清晰,并且不影响整体节拍和各个声部的层次,
追求清楚干净的表达。踏板讲究精准,适当的在准确的位置加入,这样才能完美的表现出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作品风格。
笼统来讲的话,对于巴洛克时期音乐的演奏特点,通过对各种作品的练习与了解,我有以下的一些观点:
首先,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情绪比较统一,大多是用一个主题作为开始,确立了情绪以后,再由此发展出来整个作品,通过一种情绪,贯穿整首音乐的始终。 其次,速度比较稳定、力度比较适中——在巴洛克时期乐曲基本上都是一个相对统一而稳定的速度,不会很随意的加快或者放慢,更不会有过分的自由处理,比较规整;而力度方面,音乐进行时也总是采用一个相当稳定的音量,强弱对比很鲜明,会产生比较强烈的效果,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大的特点;最后在旋律方面,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歌唱性是至关重要的,这些作品可以使每个音符每个线条都连贯起来,里面会有很多顿音、断音、休止符等,但都在音乐上连贯。特别是复调音乐展现的是它的内部结构,也就是声部之间的一种对比,交融穿插与结合在声部关系的处理上,
最重要的应该是平衡,要做到每个声部都能清晰地听到完美的连贯的旋律。
以上是我通过老师讲解,和接触的一些作品中得到的学习方法与自我了解中所领悟到的一点理解和认识。我想通过自己的认识与关注来探讨以下印象较为深刻,接触较为频繁的两位巴洛克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一、 巴赫的钢琴作品
(一) 巴赫。我们弹奏过很多巴赫的作品。初期巴赫吸收借鉴并且遵循德国前辈的部分艺术形式和器乐形式,开始了他的写作,他的作品在成熟之际已经拥有了一些主要的代表作品,例如《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a小调前奏曲与赋格》等等。这些作品都很充分体现出了巴赫创作的音乐的独特风格,他还发挥了乐器表现力的才能与技巧。
(二) 巴赫的《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属于青年时代的作品,以一种庄严肃穆宁静的风格出现,因自由奔放热情洋溢而著称。托卡塔在键盘乐器演奏时的触键技巧特点是速度很快并且连续不断。
这个方面因人而异,通过每一首曲子来解决相应的不同问题。其中二部创意曲对学习交替的一些连句,声部进行的规则与统一很有帮助。而巴赫的三部创意曲主要是双手弹奏三条旋律,需要分声部的多次练习。我认为要使音乐的线条演奏清晰的话,要用耳朵多去倾听旋律。
(三) 《平均律》都是按同样的形式组成的,每一首前奏曲和每一首赋格曲都是由一个共同的调性统一起来的独立作品。一般来说,前奏曲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属于乐曲性质的,它的速度通常比较快,这是特别有利于手指技术的练习,同时它的旋律性也很强。只有在巴赫的创作中赋格才获得了完美的体现。
弹好《平均律》的關键。具体来说,就是要注意以下方面:
1.节奏与速度。巴赫作品追求节奏严谨和平稳。2.触键与力度变化。相对而言基本平稳。但是这并不影响在某些段落里的强弱力度变化。3.声部与线条。这是比较重要的一点,特别是可以帮助耳朵辨别声部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4.装饰音。巴赫的装饰音强调不要弹得太急、太强、太断和太华丽。5.踏板。用太多会使旋律含糊不清,用少了又会使声音变得干涩无味,要多多用耳朵仔细地倾听,然后再准确地使用。
二、 巴赫的“音乐戏剧”
(一) 巴赫生命的晚期仍然遵循着自己一贯的风格创作了两部具有总结性的巨作——《音乐的奉献》和《赋格的艺术》,都属于巴洛克复调艺术的升华!
巴赫采用世俗题材创作出的康塔塔,类似歌剧,也会被称作“音乐戏剧”。最著名的有《咖啡康塔塔》《农民康塔塔》等等,因为这些作品名称让人联想,也勾起了听众的兴致与好奇。
(二) 《咖啡康塔塔》比较有趣的是,在巴赫生活的年代,喝咖啡是一种非常时尚的行为,咖啡店不仅仅是人们进行社交和聚会的一个场所,里面还有各种各样的艺术演出与活动,热闹非凡。可是同时,咖啡的价格也都是令人望而生畏,长辈们也都不得不限制年轻人的这个嗜好,然而巴赫就是采用这个有趣的现实题材,从而创作出了这首著名的作品《咖啡康塔塔》。其中第三部分是最有趣的部分,是由弦乐与钢琴组成的伴奏,格外活泼,因为我学习艺术指导的缘故,很欣赏这段特别的旋律,搭配的恰到好处,也能感受到演奏者完美的融合,这也是我要特别学习的地方,这部分很好的衬托了女主人公的性格,也渲染了音乐的整体氛围。
四、 结束语
巴洛克音乐的节奏强烈、跳跃,采用多旋律的复调法,比较注重曲子的起伏,很看重力度、速度的变化。巴洛克音乐也是后期发展的一个基础。
巴赫是音乐之父,由此可见他的威望之高。维瓦尔第凭着他的《四季》一举成名天下知。亨德尔是旋律大师,他的作品有一种优雅!
总而言之,巴洛克时期有许许多多伟大的音乐家。也创作出了众多的不同风格的作品,令我们向往学习,巴赫等音乐家的经历与作品值得我们练习、探究。
参考文献
[1]刘悦.西方古典音乐欣赏指南[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06
[2]郑玮.西方钢琴音乐的发展研究[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404
[3]蔡良玉.西方音乐文化[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12
[4]译者-修子建 编者-(意大利)恩里科.福比尼 .西方音乐美学史[M].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501
作者简介:陈一(1992—),女,汉族, 籍贯:河南开封,单位:河南大学艺术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钢琴艺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