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吴景波,江西省广丰县泉波镇中心小学校长,广丰县第10届政协委员,大学本科学历。曾荣获市“优秀教师”、县“优秀校长”“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他组织、倡导“美智特色”教育,本着“民主人本、务实求真”的管理作风和“求真尚美、成人成材”的办学理念,引导学校和谐、创新、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人文化校园、和谐式校园、书香型校园、研究型校园”。在他的引领下,泉波小学正朝着全市农村示范性小学迈进。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最有效手段,高效的评价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功能,促进学生健康、持续地发展,这是我们应当秉持的评价基本理念。然而,实际的情况是,单一性、一元性、程序性、终结性的低效评价充斥于我们的校园、我们的课堂,严重阻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转变学生评价理念,改革学生评价方法迫在眉睫。我校在新课程改革思想指导下,在对学生评价方面作了大胆的改革与探索,下面,将我校在学生评价改革方面的点滴做法与同行们进行交流。
一、明确学生评价改革的理念与方向
针对我校存在的实际问题和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学生评价的相关要求,我们提出了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并确定了学生评价改革的三大方向:
1.评价内容多元化。就是在学生评价上不仅关注学生的成绩,而且关注学生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习兴趣、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张扬,注重发展学生个体独特性和多方面潜能;将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有机结合,不仅考察学生的认知层面,同时关注对行为态度层次的考察。
2.评价过程动态化。即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而且更关注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结合在一起;给予学生多次评价的机会,促进学生不断转变与发展;将评价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行为中,使评价常规化。
3.评价主体互动化。即强调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问题,使评价对象最大限度地接受评价结果而不是本身的正确性;提倡开展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及家长评介相结合的教师、学生、管理者、家长共同参与的相互活动。
二、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评价体系
(一)、制定评价目标和措施。我校根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总方针提出了“美智”教育理念,制定了“求真尚美、成人成才”的校训,将“民主、平等、自主、合作、理解、交流、学习、创新”作为学校的办学精神,关注学生多元化智能的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个性品质的发展,使学生拥有和谐健全的人格;增强学生成功体验,使学生保持自我发展的激情。具体措施有:
1.整合评价内容,将学生发展的重要方面列入学生主流评价内容,互动评价学生。
学校自制由“考试成绩”和“操行评定”两大块构成的“爸妈,我向你们汇报”作为学生的终结反馈卡。
改革操行评定“一好遮百丑、一丑遮百好”传统做法,肯定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操行评定由学生本人、同学、老师、家长分别完成,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学校表现、在家表现三个板块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改革学生评优办法,从多方面多角度肯定学生。
2.既注重终结性评价,又注重过程性评价。建立操行过程性评价档案;利用广播、集会表扬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利用宣传“新三好”事迹的形式评价学生。
3.设置校本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为学生全面发展搭建平台,也为学生发展性评价铺建基础。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发展中的学生具有不同的个体差异,而整齐划一的课程内容,步调一致的学习进程,只会成为学生发展的羁绊。所以只有人性化、生活化、弹性化、个性化的学习、活动内容,才能使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具有更加强盛的生命力。
(二)精心设计评价工具
评价工具主要有评价表、奖状等。学生“爸妈,我向你们汇报”素质报告单是我校学生评价改革中最主要的评价表。“素质报告单”的前身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成绩单”。名称的改变玩的不是“新瓶装老酒”的游戏,首先从名字上反映出了它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反映学生在学期内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是一个综合素质报告册。报告单中有“操行评定”一栏,用以衡量学生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学习态度,情感体验等;“获奖记录”等栏目记载学生创新实践成果。学生评价的另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多元化工具是“档案袋”。其中会装有学生除素质报告册外诸如最满意的作品,最喜欢的玩具等个性化的东西。体现的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关注与张扬个性的赞赏。
在学生奖状的设计上我们也进行了改革,在原来简单的“获某某奖。特发此证,以资鼓励”等简单的只单一陈述结果的表达基础上增加了更加侧重于过程激励的评价性语言。如:“某某同学:在我校举行的国庆文艺汇演中,你以优雅的台风和对歌曲准确的演绎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特授予一等奖。希望你再接再厉,再创新高。”这样的奖状虽然因字数较多给书写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却以过程性的叙述、激励性的要求给了学生一个准确的评价,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因而更受学生的欢迎。
(三)对反映学生发展情况的资料进行收集
在学生的评价中,我们强调的是学生的情感,关注的是学习的过程,着眼的是学生的未来发展。理所当然,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不应再是一成不变的,收集资料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动态评价、多元化评价的过程。“成长记录袋”在其中功不可没。本校的每个学生从入学的第一学期开始便拥有了一个“成长记录袋”,一直使用到小学毕业。开学时和放假前老师将记录袋发放给学生存放几天,一是让他们回顾过去,发现现在的变化,感受自己的进步,另外也是让他们放进新的材料。记录袋中除了要放每个学期的素质报告单外,还要装入每个学期里自己最满意的作业本、最喜欢的一张画、唱得最好听的一首歌、写得最好的一篇作文……这些东西客观翔实地记载了每一位学生成长的点滴,学生通过对比会发现,我今年写的字比去年漂亮了;我今年得了一张奖状,明年还得加油;我去年考试得了两个良,今年该得优吧……如此激发起的是对学生自己充足的信心与对学习饱满的热情。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最有效手段,高效的评价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功能,促进学生健康、持续地发展,这是我们应当秉持的评价基本理念。然而,实际的情况是,单一性、一元性、程序性、终结性的低效评价充斥于我们的校园、我们的课堂,严重阻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转变学生评价理念,改革学生评价方法迫在眉睫。我校在新课程改革思想指导下,在对学生评价方面作了大胆的改革与探索,下面,将我校在学生评价改革方面的点滴做法与同行们进行交流。
一、明确学生评价改革的理念与方向
针对我校存在的实际问题和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学生评价的相关要求,我们提出了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并确定了学生评价改革的三大方向:
1.评价内容多元化。就是在学生评价上不仅关注学生的成绩,而且关注学生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习兴趣、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张扬,注重发展学生个体独特性和多方面潜能;将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有机结合,不仅考察学生的认知层面,同时关注对行为态度层次的考察。
2.评价过程动态化。即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而且更关注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结合在一起;给予学生多次评价的机会,促进学生不断转变与发展;将评价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行为中,使评价常规化。
3.评价主体互动化。即强调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问题,使评价对象最大限度地接受评价结果而不是本身的正确性;提倡开展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及家长评介相结合的教师、学生、管理者、家长共同参与的相互活动。
二、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评价体系
(一)、制定评价目标和措施。我校根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总方针提出了“美智”教育理念,制定了“求真尚美、成人成才”的校训,将“民主、平等、自主、合作、理解、交流、学习、创新”作为学校的办学精神,关注学生多元化智能的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个性品质的发展,使学生拥有和谐健全的人格;增强学生成功体验,使学生保持自我发展的激情。具体措施有:
1.整合评价内容,将学生发展的重要方面列入学生主流评价内容,互动评价学生。
学校自制由“考试成绩”和“操行评定”两大块构成的“爸妈,我向你们汇报”作为学生的终结反馈卡。
改革操行评定“一好遮百丑、一丑遮百好”传统做法,肯定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操行评定由学生本人、同学、老师、家长分别完成,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学校表现、在家表现三个板块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改革学生评优办法,从多方面多角度肯定学生。
2.既注重终结性评价,又注重过程性评价。建立操行过程性评价档案;利用广播、集会表扬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利用宣传“新三好”事迹的形式评价学生。
3.设置校本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为学生全面发展搭建平台,也为学生发展性评价铺建基础。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发展中的学生具有不同的个体差异,而整齐划一的课程内容,步调一致的学习进程,只会成为学生发展的羁绊。所以只有人性化、生活化、弹性化、个性化的学习、活动内容,才能使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具有更加强盛的生命力。
(二)精心设计评价工具
评价工具主要有评价表、奖状等。学生“爸妈,我向你们汇报”素质报告单是我校学生评价改革中最主要的评价表。“素质报告单”的前身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成绩单”。名称的改变玩的不是“新瓶装老酒”的游戏,首先从名字上反映出了它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反映学生在学期内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是一个综合素质报告册。报告单中有“操行评定”一栏,用以衡量学生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学习态度,情感体验等;“获奖记录”等栏目记载学生创新实践成果。学生评价的另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多元化工具是“档案袋”。其中会装有学生除素质报告册外诸如最满意的作品,最喜欢的玩具等个性化的东西。体现的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关注与张扬个性的赞赏。
在学生奖状的设计上我们也进行了改革,在原来简单的“获某某奖。特发此证,以资鼓励”等简单的只单一陈述结果的表达基础上增加了更加侧重于过程激励的评价性语言。如:“某某同学:在我校举行的国庆文艺汇演中,你以优雅的台风和对歌曲准确的演绎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特授予一等奖。希望你再接再厉,再创新高。”这样的奖状虽然因字数较多给书写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却以过程性的叙述、激励性的要求给了学生一个准确的评价,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因而更受学生的欢迎。
(三)对反映学生发展情况的资料进行收集
在学生的评价中,我们强调的是学生的情感,关注的是学习的过程,着眼的是学生的未来发展。理所当然,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不应再是一成不变的,收集资料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动态评价、多元化评价的过程。“成长记录袋”在其中功不可没。本校的每个学生从入学的第一学期开始便拥有了一个“成长记录袋”,一直使用到小学毕业。开学时和放假前老师将记录袋发放给学生存放几天,一是让他们回顾过去,发现现在的变化,感受自己的进步,另外也是让他们放进新的材料。记录袋中除了要放每个学期的素质报告单外,还要装入每个学期里自己最满意的作业本、最喜欢的一张画、唱得最好听的一首歌、写得最好的一篇作文……这些东西客观翔实地记载了每一位学生成长的点滴,学生通过对比会发现,我今年写的字比去年漂亮了;我今年得了一张奖状,明年还得加油;我去年考试得了两个良,今年该得优吧……如此激发起的是对学生自己充足的信心与对学习饱满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