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黏土地区超高层建筑共同作用体系时变沉降分析及监测

来源 :结构工程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3156592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进行软黏土地区超高层建筑共同作用体系时变性能分析与设计时,地基基础沉降变形的时变性分析至关重要。从地基基础沉降变形的机理出发,考虑材料、结构及荷栽的时变性,对软黏土地区的地基基础沉降变形的时变性规律进行分析,并简要阐述了共同作用时变效应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步骤。另外,以上海中心大厦为例,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及分步加载形式,分析其时变沉降,并与监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及准确性。结果表明,结构封顶时沉降量约占最终沉降量的65%左右;竣工后3年,沉降量占最终沉降量的95%以上;竣工后10~15
其他文献
在中国列控系统CTCS-2和CTCS-3级中设置了专门的临时限速服务器(TSRS)来完成临时限速命令的集中管理功能,很好地保证了高铁线路临时限速命令执行的安全,但也暴露出一些不完善
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政楼,采用桩土共同作用的基础形式。通常情况下,上部荷载完全由桩承担,不考虑地基土的承载力。而该楼选用较短的桩长,较大的桩距,产生一定的沉降,使基础
垃圾填埋场底部衬垫系统中黏土-土工膜(GM)界面和土工织物(GT)-土工膜界面的剪切强度较低,极易沿界面发生失稳破坏。提出三阶段界面本构模型描述界面的软化特性,采用有限差分程序建
随着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铁路设施被破坏、无视防护网直接穿越铁路线等情况时有发生,这对铁路安全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铁路周界防护监控系统的设计,综合了各种前端探测设备
目前,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大部分主要集中在梁、柱等单个构件上,对于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研究比较少.选取规则的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计算模型,基于静力弹塑性
为解决软土地区由于负摩阻力造成的建筑结构不均匀沉降问题,根据动物皮毛有顺毛、逆毛不同性质的特点,运用生物仿生原理,研制一种设置在预制桩桩身上端表面的齿合式负摩阻力减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