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单纯胸腺瘤和胸腺瘤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免疫指标和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分析胸腺瘤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指标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2月282例胸腺瘤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按是否合并重症肌无力(MG)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抗核抗体是否阳性分组,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免疫指标和T细胞亚群特点。结果合并MG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中,IgG明显升高(P=0
【机 构】
: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胸外科 300052,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胸外科 300052,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胸外科 30005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单纯胸腺瘤和胸腺瘤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免疫指标和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分析胸腺瘤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指标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2月282例胸腺瘤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按是否合并重症肌无力(MG)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抗核抗体是否阳性分组,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免疫指标和T细胞亚群特点。
结果合并MG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中,IgG明显升高(P=0.008),补体C3逐渐降低(P=0.007)。与单纯胸腺瘤患者相比,C反应蛋白含量在胸腺瘤合并MG患者中明显降低(P=0.004)。循环免疫复合物在胸腺瘤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中表达量更高(P=0.03)。抗核抗体阳性的胸腺瘤患者中,IgG、IgE、循环免疫复合物明显升高(P<0.05),C3明显降低(P=0.03)。T细胞亚群分析显示,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CD4+/CD8+、Th1细胞和Th2细胞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合并MG的患者Th17含量及Th17/Treg比例更高,Treg细胞含量降低。
结论女性胸腺瘤更易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B型胸腺瘤更易合并MG。IgG和补体C3在胸腺瘤患者的免疫检测指标中最有意义,IgG升高、补体C3降低与胸腺瘤合并MG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T细胞亚群中Th17细胞升高及Treg细胞降低与胸腺瘤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胎儿和婴儿时期饥荒暴露与成年后高血压患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基于2012年吉林省慢性病调查数据,选取1956-1965年出生的5 960名研究对象,分为未暴露(1963-1965年)、胎儿期暴露(1959-1961年)、儿童早期暴露(1956-1958年)和过渡(1962年)4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早期饥荒暴露与成年期高血压患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胎儿期暴露(OR=1.249
目的建立适用于中国≥65岁老年人慢性肾脏病(CKD)的发生风险预测工具。方法基于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来自"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子队列-"老年健康生物标志物队列研究"2008/2009年至2014年和2012年至2017/2018年3 742名研究对象的数据,对基线未患CKD的1 055人追踪2次肾功能结局,使用Lasso方法筛选预测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构建CKD发生风险预测模
衰弱综合征是由机体退行性改变和多种慢性疾病引起的机体易损性增加的综合征,与跌倒、残疾和死亡等不良结局密切相关。随着抗病毒治疗的开展,艾滋病患者的平均生存期限逐渐延长,老年HIV/AIDS人数增加,衰弱综合征在该人群中的患病率增加。老年衰弱综合征的发生与HIV感染及抗病毒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关。早期识别与干预老年HIV/AIDS的衰弱综合征可以减少不良临床事件,提高其生存质量。
目的研究我国长寿地区老年人BMI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控制老年人群BMI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子队列-"老年健康生物标志物队列研究",于2017年选取我国8个长寿地区对2 825名老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身体测量等,其中≥65岁老年人2 217名。计算其BMI水平并采用有序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BMI影响因素。结果我国8个长寿地区老年人BMI水
目的探索Stanford A型主动脉壁间血肿(IMH)患者外科治疗的方法及时机。方法2015年2月至2017年8月,60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壁间血肿患者行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51.5±6.2)岁。患者升主动脉IMH合并溃疡;升主动脉直径≥50 mm(包括血肿);升主动脉血肿厚度≥10 mm;心包积液或者胸腔积液;症状不缓解或再发或合并中度以上主动
漏斗胸的治疗一直以手术治疗为主,目前负压吸盘作为漏斗胸保守治疗和辅助手术的一种方法,它的作用正逐渐被国内、外医师所认可,对它的认识和应用也越来越深入。本文就负压吸盘的使用方法、适应证与禁忌证、使用效果等对其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肉瘤样癌(PPS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确诊为PPSC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特点及分子、免疫表型。结果15例中男13例,女2例,年龄56~76岁,中位年龄66岁。病变位于左肺上叶8例,左肺下叶6例,右肺中叶1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痛。男性患者中10例有30年以上吸烟史。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胸部CT平扫+增强检查,
目的总结18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室间隔肥厚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8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临床资料。男7例,女11例;年龄42~58岁,平均(50.4±4.2)岁。术前均经超声心动图确诊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主动脉瓣口面积(0.57±0.11)cm2,心功能(NYHA分级) Ⅱ级4例,Ⅲ级9例,Ⅳ级5例。其中合并主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者8例
目的探讨评估儿童瓣膜病变术后残余瓣膜问题再次干预时机以及预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9年3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收治139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存在残余瓣膜问题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5例,女54例;年龄8~175个月;体质量6.2~75.9 kg。首次术后随访2~133个月,彩色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主动脉瓣残余问题40例,二尖瓣残余问题49例,三尖瓣残余问题32例及肺动脉瓣残
回顾性分析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在普胸外科中的应用,总结临床经验。2012年1月至2018年10月共21例普胸外科患者采用ECMO救治,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24~65岁,平均(48.3±10.7)岁。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6例,肺移植4例,复杂胸部手术4例,胸部外伤3例,心肺复苏和急性肺栓塞各2例。9例心肺支持患者采用V-A ECMO方式,12例呼吸支持患者采用V-V 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