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阶段是孩子的青春期时段,因此他们大多都比较叛逆,以自我为中心,同时加上大多都是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的原因,他们的抗压、抗挫折能力较差,总是吃不了一点苦。这些对于他们成长、教育发展、家庭和谐等方面来说都是一个很重要的难题,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就要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这一难题,下面笔者从体育教学角度出发,简单对这一问题进行简要概括,并针对此问题提出自己几点拙见。
关键词:初中生;体育教学;挫折教育
就目前来看,中学校园里几乎都是“00后”的学生,而就学生基本信息来看,他们大多都是来自独生子女家庭,或者是单亲家庭。因此他们从小就受到父母及长辈的关心与疼爱,遇到难题总是依赖父母及他人的帮忙才得以解决。除此之外,他们还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无论在家里还是学校都受不了一点委屈,因此,我们可以现在的初中生基本呈现出几个特点,即抗压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不会换位思考、心理承受能力差、抗挫折能力差等特点,这些都是需要我们重视的比较严重的问题。因此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历,从体育角度简要分析一下初中生抗挫折能力较差的原因,并且就此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希望对广大体育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 初中生抗挫折能力较差的原因
(一) 学生角度
首先,他们从小就没有进行过适当的体育锻炼,自身的体质比较差,对体育的各项运动都充满了恐惧与害怕,害怕动作做的不标准受到大家的嘲笑,简单来说,这就是体质差和自卑心理所形成的缺点。其次,受学生自身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学习东西并不是那么快就有效果。尽管他们真的很努力地去学,去听,去做。可是就是没有什么显著的成效,长此以往下去,学生就对体育失去了兴趣与信心。再次,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体育期望要求过高,可设置的目标却是自己难以达到的水平,因此经常自暴自弃。
(二) 家庭角度
首先,有些父母总是对孩子过分的溺爱与关心,导致他们在遇到难题时缺乏独立解决的意识。其次,有些父母为了谋生需要总是外出打工,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者亲戚抚养,在这些留守儿童的童年生活里缺少了父母的关心与呵护,常常被人冷落,忽视等,这些都给他们的童年生活留下了阴影,因此他们总是觉得没有人关心自己,也没有人拿自己当回事,从而产生挫折感。
(三) 学校角度
当学生犯错时,教师总是很爱批判、责骂学生,有些教师还不时讲一些攻击性语言,学校也没有重视到这一问题,总是把提高孩子学习成绩作为教学重点,常常对学生的思想,心理等方面缺乏重视与关心。
二、 对学生实施挫折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 教师方面
1.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发现,体育较好的学生很喜欢上体育课,也对教师组织的活动或游戏充满兴趣。而体育较差的学生上课总是心不在焉,也不愿意主动参与课堂练习,追其原因,我们就能发现主要是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因此对活动缺乏主动意识。因此,我们就要对这一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比如,我们可以借鉴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案,这样既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也能为体质较差的学生增加信心与动力。首先,教师要学会关心学生,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对学生不懂的问题进行悉心的指导,营造轻松良好和谐的教学气氛。只有把师生关系处理好,学生才会喜欢教师,也信教师所传之道。其次,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个性爱好等展開一些活动,这样可以使得所有学生都可以展示和发展自己的优势特长,更加快速地被同伴接纳,融入体育活动中,从而获得自信心和认同感。
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大多数初中生都是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因此父母总是对他们寄予了很大的期望,总是过于关心他们的学习成绩,却缺乏与他们进行必要的沟通。加上处在青春期他们总是很叛逆,因此他们大多的心理发展不健全,容易产生一些极端心理,甚至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因此,我们提高他们体制的同时,还要对他们加强心理健康的教育,以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3. 给学生一些人生性的指导意见
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仅要传道解惑,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将来提高一些帮助,使得他们能够解决将来自身遇到的难题,这才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比如,我们在课余时间,可以告诉学生没有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那样的人生不存在也不美丽。正是因为有了挫折的存在,成功才会变得那么难能可贵。而我们在遇到难题或挫折时需要的不是逃避,而是迎难而上的决心与信心,当然也许结果有时并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但是当我们将来回首往事时不后悔自己当初所走的每一步就足够了。
(二) 初中生角度
1. 不断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
初中生要充分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要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勇敢地接受一些挫折与考验,积极配合教师的指导与教学,并且主动参加教师所开展的游戏与活动,学会与同学相处,在遇到难题时可以请教教师或者同学的帮助,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自身人际交往的能力,锻炼自己的胆量,同时还会提高自己将来就业成功的概率。
2. 学会利用榜样来激发自己对体育的兴趣
我们知道榜样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当然,这里所指的榜样不仅可以是体育明星,还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令你感到敬佩的人物。学生在确立一个榜样之后,可以促进他们的潜能被很好地激发出来,同时也能够将挫折转化为自己锻炼成长的自学的行为能力。例如,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时间组织学生观看一些体育赛事,这样就会在无形之中激发他们对体育的热爱。
总之,生活处处有挫折与挑战,而作为人民教师的我们就需要发挥我们自身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解决一些难题。关注学生的心理方面,并可以给出一些指导性的意见。鼓励他们多参加一些体育游戏或活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进行挫折教育,老师要抓住一切的时间、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这样就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了。当然,提高初中生抗挫折能力并不是单纯地依靠教师,我们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自己认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自己做出改变,才能达到提高自己抗挫折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韩利杰.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J].课程教育研究,2015(6).
[2]万丛灵.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2,(13):253-254.
[3]何德福.体育运动与抑郁型心理的治疗[J].中国学校体育,2014,5(6):58.
作者简介:
江勇林,江西省贵溪市,贵溪市第二中学。
关键词:初中生;体育教学;挫折教育
就目前来看,中学校园里几乎都是“00后”的学生,而就学生基本信息来看,他们大多都是来自独生子女家庭,或者是单亲家庭。因此他们从小就受到父母及长辈的关心与疼爱,遇到难题总是依赖父母及他人的帮忙才得以解决。除此之外,他们还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无论在家里还是学校都受不了一点委屈,因此,我们可以现在的初中生基本呈现出几个特点,即抗压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不会换位思考、心理承受能力差、抗挫折能力差等特点,这些都是需要我们重视的比较严重的问题。因此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历,从体育角度简要分析一下初中生抗挫折能力较差的原因,并且就此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希望对广大体育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 初中生抗挫折能力较差的原因
(一) 学生角度
首先,他们从小就没有进行过适当的体育锻炼,自身的体质比较差,对体育的各项运动都充满了恐惧与害怕,害怕动作做的不标准受到大家的嘲笑,简单来说,这就是体质差和自卑心理所形成的缺点。其次,受学生自身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学习东西并不是那么快就有效果。尽管他们真的很努力地去学,去听,去做。可是就是没有什么显著的成效,长此以往下去,学生就对体育失去了兴趣与信心。再次,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体育期望要求过高,可设置的目标却是自己难以达到的水平,因此经常自暴自弃。
(二) 家庭角度
首先,有些父母总是对孩子过分的溺爱与关心,导致他们在遇到难题时缺乏独立解决的意识。其次,有些父母为了谋生需要总是外出打工,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者亲戚抚养,在这些留守儿童的童年生活里缺少了父母的关心与呵护,常常被人冷落,忽视等,这些都给他们的童年生活留下了阴影,因此他们总是觉得没有人关心自己,也没有人拿自己当回事,从而产生挫折感。
(三) 学校角度
当学生犯错时,教师总是很爱批判、责骂学生,有些教师还不时讲一些攻击性语言,学校也没有重视到这一问题,总是把提高孩子学习成绩作为教学重点,常常对学生的思想,心理等方面缺乏重视与关心。
二、 对学生实施挫折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 教师方面
1.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发现,体育较好的学生很喜欢上体育课,也对教师组织的活动或游戏充满兴趣。而体育较差的学生上课总是心不在焉,也不愿意主动参与课堂练习,追其原因,我们就能发现主要是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因此对活动缺乏主动意识。因此,我们就要对这一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比如,我们可以借鉴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案,这样既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也能为体质较差的学生增加信心与动力。首先,教师要学会关心学生,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对学生不懂的问题进行悉心的指导,营造轻松良好和谐的教学气氛。只有把师生关系处理好,学生才会喜欢教师,也信教师所传之道。其次,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个性爱好等展開一些活动,这样可以使得所有学生都可以展示和发展自己的优势特长,更加快速地被同伴接纳,融入体育活动中,从而获得自信心和认同感。
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大多数初中生都是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因此父母总是对他们寄予了很大的期望,总是过于关心他们的学习成绩,却缺乏与他们进行必要的沟通。加上处在青春期他们总是很叛逆,因此他们大多的心理发展不健全,容易产生一些极端心理,甚至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因此,我们提高他们体制的同时,还要对他们加强心理健康的教育,以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3. 给学生一些人生性的指导意见
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仅要传道解惑,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将来提高一些帮助,使得他们能够解决将来自身遇到的难题,这才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比如,我们在课余时间,可以告诉学生没有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那样的人生不存在也不美丽。正是因为有了挫折的存在,成功才会变得那么难能可贵。而我们在遇到难题或挫折时需要的不是逃避,而是迎难而上的决心与信心,当然也许结果有时并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但是当我们将来回首往事时不后悔自己当初所走的每一步就足够了。
(二) 初中生角度
1. 不断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
初中生要充分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要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勇敢地接受一些挫折与考验,积极配合教师的指导与教学,并且主动参加教师所开展的游戏与活动,学会与同学相处,在遇到难题时可以请教教师或者同学的帮助,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自身人际交往的能力,锻炼自己的胆量,同时还会提高自己将来就业成功的概率。
2. 学会利用榜样来激发自己对体育的兴趣
我们知道榜样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当然,这里所指的榜样不仅可以是体育明星,还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令你感到敬佩的人物。学生在确立一个榜样之后,可以促进他们的潜能被很好地激发出来,同时也能够将挫折转化为自己锻炼成长的自学的行为能力。例如,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时间组织学生观看一些体育赛事,这样就会在无形之中激发他们对体育的热爱。
总之,生活处处有挫折与挑战,而作为人民教师的我们就需要发挥我们自身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解决一些难题。关注学生的心理方面,并可以给出一些指导性的意见。鼓励他们多参加一些体育游戏或活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进行挫折教育,老师要抓住一切的时间、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这样就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了。当然,提高初中生抗挫折能力并不是单纯地依靠教师,我们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自己认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自己做出改变,才能达到提高自己抗挫折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韩利杰.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J].课程教育研究,2015(6).
[2]万丛灵.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2,(13):253-254.
[3]何德福.体育运动与抑郁型心理的治疗[J].中国学校体育,2014,5(6):58.
作者简介:
江勇林,江西省贵溪市,贵溪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