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课堂探究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net03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单元整组教学来说,并不是单纯地对单元中的教学内容进行组合,而是从课堂出发,在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展现教师的教学思想,分析主题、体裁以及题材等方面的连接点,从而整合课堂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課堂教学的质量。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课堂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教材是在单元的基础上来进行编排的,且在不同单元中又存在着特定的训练目标以及重点,从而形成完善的学科体系,在这种教学模式影响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为学生的合作探究与主动学习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正确运用单元整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语文知识。
  一、单元整组教学
  教学活动是建立在教学目标基础上的,且在单元教学中教师常常是针对单独的课文进行讲解,但是这种形式难以满足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在这一背景影响下,单元整组教学就被提出来了。以组为单位的语文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掌握好教材中的内容,强化单元目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正确认识到单元目标,结合单元目标来对教材进行把握与分析。通过采用这一教学方法,可以避免在教学中出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不符等现象的发生。可以说,单元整组教学并不是单纯针对单元中的内容来进行简单组合的,如果只是在单元中增加整体感知,那么单元教学还是难以满足教学的需求。且这种教学方法也不能展现出单元整组教学中的思想理念,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就要及时对单元中的主体进行整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质量。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取单元整组教学的措施
  (一)同类对比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通过研究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成果上的差距直接反映了教师在教学策略上的差异。且在这种差异的影响下,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等方面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正确运用好教学方法,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这一理念影响下,同类对比策略就被提出来了。只有保证设计思想上的准确,才能优化语文课堂,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可以说,同类对比其实就是同题阅读中的一一对比。也就是说,要求学生同时阅读同一对象的文章,通过比较分析等方法来感受文章的风格特点,提高语言表达的效果,积累自己的语言。如学生在学习有关动物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学习《松鼠》,通过引导学生感受松鼠的特点,以此来感悟作者的写作手法与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初读,以此来了解松鼠这种动物,然后就可以对文章进行再读,以此来明确写作的手法。通过细读课文,可以感受用词的特点,借助朗读来分析其中的趣味性。在这种教学方法影响下,可以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这篇文章。接着,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比学习《大熊猫》这篇文章,找出其中的异同点。最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以及让学生写出自己喜欢的动物。通过这种比较学习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巩固与提高,从而也就提高了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二)主题升华
  对于主题升华策略来说,其实就是针对同一个主题来进行感悟。在语文教材中存在着许多思想与主题相同,但是对写作角度不同的文章,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学习。第一,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收集相关资料。在正式学习前,可以利用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收集相关的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等,以此来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第二,通过阅读文章,感悟其中的情感,找准教学的侧重点。如学生在学习《家》一文过程中,就可以引导学生采取朗读与背诵的方法来感受其中的气氛,让学生感受家的感觉。而在学习《中国结》一文过程中,就可以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第三,通过交流与展示,以此来实现主题的深化。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单元整组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课文之间的联系,相互渗透与相互依存,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掌握其中的特点与重点,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卓荣中.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课堂实践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6(1).
  [2]王秀华.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3(7).
  [3]吴姬玲.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策略研究[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5).
其他文献
我把作品画在我采摘的胜利果实上。橘子小人,笑得甜甜的。  橘子的味道,就是大山的味道,酸酸甜甜就是我。  ——杨灿波  漫山遍野金黄的橘子,藏着农民伯伯闪闪发亮的汗水。  橘子吃在嘴里,甜在心里。投入自然的怀抱,我们就收获了一份轻松快乐的心情。  ——范婷婷  哥摘的不是橘子,是快乐!  ——何家羽  登上高高的云梯,我仿佛一只飞上蓝天的小鸟。  ——熊芳媛  啪,一只橘子飞下来,落到我手上。橘子
分层次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把全班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几组,再根据这分组情况在班级教学中制定相应的分层次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学过程层次化,作业布置层次化,效果评价层次化;通过教学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相应的目标,且使优生、中等生、后进生都有“东西”可吃,可消化,并逐渐使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接近,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分层教学的精髓是“因材施教”的思想。数学、物理等教学领域早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