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15ka BP以来表层海水温度变化:来自海洋硅藻的记录

来源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西太平洋边缘海148个表层硅藻样品中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及其小形变种(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var.parva)的分布与表层海水温度(SST)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将菱形海线藻小形变种与所有菱形海线藻百分含量的比值(简称硅藻Rparva值)视为温度指数,开展南海北部MD05-2904孔附近海域15kaBP以来表层海水温度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南海北部15 kaBP以来表层海水温度呈现明显的阶段性波动特点,即末次冰消期气候转暖
其他文献
气井试井是气藏动态描述、动态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腰深1井位于吉林省前郭县查干花镇后佟岭窝堡,为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腰英台深层构造上的一口探井。该井于2006年6月17日完
根据低渗透油藏的非达西渗流规律,利用流管法推导的压裂矩形井网产能公式,分析研究了影响产能和动用系数的因素,主要是压裂半缝长、井排距、启动压力梯度及注采压差等,对各因素的
采用多测点长岩心实验研究了大庆喇萨杏三类油层注聚的可行性。重点考察了分子量800万和1000万聚合物溶液在长岩心注入过程中注入能力和驱油性能的变化。研究了聚合物分子量
根据沉积环境和沉积相预测有利相带的勘探思路在普光、龙岗大获成功,但随着勘探程度提高,宏观预测方法稍显不足,对已经投入生产的地区,详细进行沉积微相研究,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