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研究通过人工配对方式对福氏刺尻鱼的性逆转进行了诱导,并从形态学和组织学层面对其性逆转过程和性腺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福氏刺尻鱼的性腺分为纯雌鱼卵巢、纯雄鱼精
【机 构】
: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农业农村部东海海水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福建 厦门 361021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35000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人工配对方式对福氏刺尻鱼的性逆转进行了诱导,并从形态学和组织学层面对其性逆转过程和性腺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福氏刺尻鱼的性腺分为纯雌鱼卵巢、纯雄鱼精巢和雌雄(♀/♂)兼性期性腺3种类型.性腺均先分化为卵巢;性逆转发生于第II期卵巢阶段,通过1大1小配对诱导1~2周时,大个体雌鱼第II期卵巢停止发育并逐渐萎缩,在卵巢壁和产卵板上逐渐分化出雄性生殖细胞,性腺内雌雄生殖细胞共存,形成兼性期性腺,即为雌雄同体阶段;配对诱导3周后,兼性期性腺完全分化为早期精巢,完成性逆转,个体成为功能性雄鱼;配对诱导4周后,性逆转的雄鱼精巢和小个体雌鱼的卵巢发育成熟,开始排精产卵.本文还分析了福氏刺尻体长、体重与性逆转的关系,并对性逆转过程、特点及可能的诱导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可为开展福氏刺尻鱼人工繁育和性别控制技术研究提供理论指导,也为揭示其性腺发育及性逆转机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多巴色素异构酶(dopachrome tautomerase,Dct)是酪氨酸酶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在黑色素合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解多巴色素异构酶基因(Dct)对鲤的黑色体色的影响,本研究以
饮用水源地是对饮用水资源安全负有重要责任的区域,已经被纳入法律的保护范围内,设立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引入生态补偿理论,以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作为研究对象,意义深远。
为比较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R?ding,1798)]海南金唇选育系(GLHH)、海南白唇选育系(WLHH)、广西金唇选育系(GLGG)和广西白唇选育系(WLGG)的生长存活差异,及了解4个选育
在消费者维权领域,中国具备了相应的组织和法律,执法上也颇为重视,但消费者权利流失问题仍然非常严重,甚至触目惊心。本文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和法律实
为研究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下养殖密度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抗氧化状态、消化酶、组织结构及HSP70、Cu/Zn-SOD应激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初始体重(4.50±0.23)
为了解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精巢的组织结构和精巢发育及精子发生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变化,运用组织切片HE染色和透射电镜技术对养殖四指马鲅的精巢发育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