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对称下订单农业合约设计

来源 :财经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ftzhe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绿色成本信息不对称,运用博弈方法,构建二级绿色订单农业供应链,考量订单农业合约设计。结果表明:信息不对称下,采用批发价合同,公司利润可能受损,当公司高估绿色成本时,农户获利;采用收益分享合同,公司利润可能受损,但有利农户。无论信息是否对称,当农户的保留收益、绿色努力成本系数或产出不确定性较小时,公司宜选择收益分享合同;反之,宜选择批发价合同。与批发价合同相比,菜单合同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性和供应链的“双边际”效应,激励农户增加绿色投入,促进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和各主体增收。
  关键词: 订单农业;信息不对称;绿色努力;批发价合同;菜单合同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21)04-0097-07
  一、引 言
  绿色农产品是指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农业农村部《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近年来,消费者越来越青睐营养价值高、环境污染小的绿色农产品,但我国绿色农产品供给仍处于低位,其原因主要是:一方面绿色农业具有高成本、低产出、收益不确定性等高风险特征[1],另一方面以小农为主的经营模式表现出较为显著的风险规避特征,这均导致农户更倾向于从事风险相对较低的传统农业[2]。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党中央出台的多个中央一号文件均强调了要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订单农业等方式将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订单农业又称合同农业,被定义为“根据远期合同生产和供应农产品的系统,其本质是根据已知买家需求,按承诺、时间和价格提供一定种类和数量的农业商品”[3]。“公司+农户”型订单农业既可降低农户的价格风险,又可减少公司采购农产品时面临的质量不确定性[4],已成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模式之一。但在合约设计中,由于绿色农产品的绿色属性较难观测、农户绿色生产行为难以全程监控,农户与企业之间存在多重信息不对称现象,绿色投入信息不对称是其中之一。如何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绿色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优化现代农业生产结构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因此,研究信息不对称下“公司+农户”间订单合约的设计问题,考虑如何最大程度调动农户绿色生产积极性,增加农户的绿色努力投入以及公司和农户的收益是研究重点。
  目前已有部分学者研究了订单农业的合约设计问题。如Anderson和Monjardino[5]设计了订单农业的数量折扣合约。Ye等[2]设计了基于“收益共享+生产成本共担+保证金契约”的协调合同。也有学者研究了食品/农产品供应链的绿色投入及供应链协调问题。如Swami和Shah[6]、Zhu等[7]研究了需求依赖于上下游投入绿色努力的情况。Cao等[8]考虑了上下游企业的绿色投入共同影响产品绿色水平的情形。但上述研究均未考虑信息不对称对合约设计的影响。
  事实上,信息不对称是影响公司决策的重要变量,如Ma等[9]、但斌等[10]和杨亚等[11]、Zhou等[12]分别研究了需求、价格、新鲜度和生产率信息不对称下的合约设计问题。只有少数学者研究了成本信息不对称对农产品供应链的影响。如金亮[13]研究了“农超对接”模式下不匹配成本信息不对称时的价格合同设计问题。Li和Zhu[14]研究了绿色成本信息不对称下二级农产品供应链的批发价和收益共享合同,以激励上游供应商披露绿色成本信息。
  与上述研究的不同主要体现为:一是考虑了成本信息是连续随机变量的情况;二是将研究结论的适用性从具有一个上游和一个下游的情况拓展到适用于多个上游和一个下游的情况,并对比分析了信息不对称下批发价合约和菜单合约对供应链各主体的影响。
  因此,为了研究信息不对称下绿色订单农业的合约设计问题,拟運用博弈方法,构建由单个公司和单个农户构成的绿色订单农业供应链模型,比较研究批发价合约与收益分享合约对供应链绿色投入决策以及利润的影响,得到不同合约的适用条件,以期为发展绿色农业提供管理建议。
  从定理6和7可以看出,在信息不对称下,企业和农户的最终收益与农户的实际成本以及成本的不确定分布相关,但由于理论比较过于复杂,因此将在第4节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进一步对比两种合同。
  推论3 当公司不能观测到农户的绿色成本信息时,农户的最优绿色努力水平不大于完全信息下的最优绿色努力水平;当λ=0,s=sl时,最优绿色努力水平不发生扭曲。
  绿色成本信息对称下,农户的最优努力水平为g=p-ca/s,而在信息不对称下,农户的最优努力水平为g=pβ*s-ca/s。当λ=0,s=sl时,β*s=1,此时农户在信息对称和不对称下的最优绿色努力是相同的。推论3说明了菜单合同保证了信息不对称下绿色努力边际成本最小且风险中性农户的绿色努力投入与信息对称时是一致的,不发生扭曲。由定理6、定理7和推论3可知,在收益分享合同中,相比信息对称下,信息不对称下公司需要向农户支付信息租金,因此公司的收益更低而农户的收益更高。Ye等[2]研究了订单农业供应链中收益共享合同设计,但没有考虑绿色成本信息不对称对供应链的影响。但斌等[18]研究了服务外包的菜单合约设计,但没有考虑农产品的产出不确定性。Li和Zhu[14]研究了绿色成本信息不对称下农产品供应链的信息披露,但没有考虑农产品的产出不确定性和参与供应链的农户具有的风险规避特征,也没有对比信息不对称对不同合约的影响。
  四、数值分析
  本部分将采用数值分析方法重点研究产出随机性对绿色订单农业供应链决策及利润的影响,从而说明两种合约在绿色成本信息对称和信息不对称下的适用条件。参照文献[13]的设置,当相关参数不作为自变量进行分析时,参数取值为: s∈U2,5,σ=3、λ=0.3、a=10、p=1.2、c=0.2[18]。图中ws表示批发价合同,mc表示菜单合同,is表示信息对称,ia表示信息不对称。   图1描述了產出不确定性对农户绿色努力的影响。由第3节得到,菜单合同中农户的绿色努力受产出方差的影响,而批发价合同、信息对称收益分享合同下农户的绿色努力均不受影响。信息不对称菜单合同下,随着产出不确定性的增大,风险规避的农户会减少绿色努力投入。此时公司支付了信息费用,公司为农户提供的收益共享系数降低,因而农户的绿色投入也降低。
  由图2可知,在菜单合同中,随着产出不确定性的增大,公司给农户的收益共享系数呈递减趋势。产出不确定增大意味绿色农产品的产量波动性较大,这加大了信息不对称下公司的信息租金,因为公司不仅要对农户进行固定支付,还要承担农户的信息租金和风险费等,因此公司为保障自己的利润,会随着产出不确定的增大,逐渐降低对农户的收益分享比例。由第3节得到,农户收益共享系数只与信息不对称时的收益分享合同相关,与批发价合同、信息对称下的收益分享合同均无关。
  从图3可知,由于公司是风险中性的,而批发价合同、信息对称收益分享合同下,公司的批发价和农户的绿色投入均不受产出不确定的影响,因此公司的利润也均无影响。而由理论分析可知,菜单合同下农户的绿色投入受公司分享比例的影响,分享比例受产出不确定的消极影响,因此产出不确定与公司的利润负相关,此时公司事实上承担了农户的部分产出风险,因此产出不确定越高,公司的收益会越低。
  图4描述了产出不确定性对农户利润的影响。在批发价合同下,虽然公司的批发价和农户的绿色投入均不受产出不确定的影响,但会影响农户对绿色农产品的期望收益,随着产出不确定性增大,农户面临的风险增大,因此获得的期望效用将降低。而在菜单合约中,随着产出不确定性增大,农户的绿色投入还将减少,因此农户的期望效用将更低。在信息对称的收益分享合同下,农户始终只能获得保留收益,农户的收益不受产出不确定的影响。
  五、结 论
  在绿色发展和订单农业背景下,讨论单个公司与单个农户组成的二级绿色农业供应链的合约设计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比绿色成本信息对称和信息不对称下的批发价合同和收益分享合同,结果显示:
  信息不对称下,采用批发价合同,公司利润可能受损,当公司高估绿色成本时,农户获利;采用收益分享合同,公司利润可能受损,但有利农户。
  无论信息是否对称,当农户的保留收益、绿色努力成本系数或产出不确定性较小时,公司宜选择收益分享合同;反之,宜选择批发价合同。
  与批发价合同相比,菜单合同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性和供应链的“双边际”效应,激励农户增加绿色投入,促进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和各主体增收。
  参考文献:
  [1] Ponti T D, Rijk B, Ittersum M. The crop yield gap between organic and conventional agriculture [J]. Agricultural Systems, 2012, 108: 1-9.
  [2] Ye F, Lin Q, Li Y. Coordination for contract farming supply chain with stochastic yield and demand under C-VaR criterion [J]. Operational Research, 2017, 3: 1-29.
  [3] Singh S. Contracting out solutions: Political economy of contract farming in the Indian Punjab [J]. World Development, 2002, 30(9):1621-1638.
  [4] Bellemare M F, Lim S. In all shapes and colors: Varieties of contract farming [J]. Applied Economic Perspectives and Policy, 2018, 40(3): 379-401.
  [5] Anderson E, Monjardino M. Contract design in agriculture supply chains with random yield [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19, 277(3): 1072-1082.
  [6] Swami S, Shah J. Channel coordination in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J]. Journal of the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 2013, 64(3): 336-351.
  [7] Zhu Q, Li X, Zhao S. Cost sharing models for green product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in a food supply chain [J]. Industrial Management & Data Systems. 2018, 118(4): 654-682.
  [8] Cao Y, Tao L, Wu K, et al. Coordinating joint greening efforts in an agri-food supply chain with 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demand [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20, 277: 123883.
  [9] Ma X L, Wang S Y, et al. Coordinating a three-echelon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supply chain considering freshness-keeping effort with asymmetric information [J]. Applied Mathematical Modelling, 2019, 67: 337-356.   [10]但斌, 丁松, 伏紅勇. 信息不对称下销地批发市场的生鲜供应链协调[J]. 管理科学学报, 2013, 16(10): 44-54.
  [11]杨亚, 范体军, 张磊. 新鲜度信息不对称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协调[J]. 中国管理科学, 2016, 24(9): 147-155.
  [12]Zhou C, Tang W, Lan Y. Supply chain contract design of procurement and risk-sharing under random yield and asymmetric productivity information [J]. 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 2018: 126.
  [13]金亮. 不对称信息下“农超对接”供应链定价及合同设计[J]. 中国管理科学, 2018, 26(6): 153-166.
  [14]Li X, Zhu Q. Contract design for enhancing green food material production effort with asymmetric supply cost information [J]. Sustainability, 2020, 126.
  [15]Guo D, He Y, Wu Y, et al. Analysis of supply chain under different subsidy policies of the government [J]. Sustainability, 2016, 8(1290): 1-18.
  [16]Chambers C, Kouvelis P, Semple J. Quality-based competition, profitability, and variable costs [J]. Management Science, 2006, 52(12): 1884-1895.
  [17]Niu B Z, Jin D L, Pu X J. Coordination of channel members’ efforts and utilities in contract farming operations [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16, (255): 869-883.
  [18]但斌, 唐国锋, 宋寒. 成本信息不对称下的应用服务外包菜单式合约[J]. 中国管理科学, 2012, 20(5): 142-151.
  (责任编辑:钟 瑶)
其他文献
基于顾客与员工双重视角的服务质量理论,运用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分析方法,依据中国平安保险公司顾客、服务员工及员工主管三方面相关数据,考量顾客组织社会化对服务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顾客组织社会化对服务绩效影响显著;员工服务质量在二者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并受顾客服务质量的调节。鉴此,服务企业应重视服务生产和传递中顾客的作用,加强顾客组织社会化,不断提高服务绩效。
摘 要:以2017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编制了社会核算矩阵,通过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系统地分析了在不同碳税水平下碳税征收对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的影响,进而揭示碳税政策的实施能否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重红利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征收碳税能够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促进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减少,且随着碳税水平的提高,其降碳效果更加明显。同时,征收碳税有助于产业结构转型,但对经济增长、居民消费与企业收入
摘 要:在使用条件在险价值(ΔCoVaR)计算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基础上,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PageRank算法测度每家商业银行的传染风险权重,并研究资本监管与流动性监管对传染风险权重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资本充足率、杠杆率和流动性覆盖率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的传染风险;第二,资本充足率与流动性覆盖率、杠杆率与流动性覆盖率在同一监管框架下发挥了降低传染风险的作用;第三,资本充足率与流动
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检验不同类型环境规制与FDI对中国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发现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中国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经济激励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发展促进作用非常显著;经济激励型环境规制与FDI的交互效应能明显促进工业绿色发展,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与FDI的交互效应对工业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与中国港澳台地区FDI的结合不利于绿色技术创新和工业绿色发展,但经济激励型环境规制与其他地区FDI的结合明显地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