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初中数学的有效课堂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f86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效课堂就是指教师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师生互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2011版新课程标准》的修订和实施,打造有效课堂、高效课堂更具有实际意义,探索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方法一直是我们不断的追求。
  关鍵词:课堂教学 途径 有效性
  课堂就是一个大舞台,课堂中的每一个细小环节,是大舞台的生命“细胞”,每一个生命“细胞”的质量,关系着大舞台的“生命”,更彰显着大舞台的魅力……课程改革,更新了我们的观念,活跃了我们的课堂,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使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课堂教学变得更精彩。
  一、钻研教材、师生和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教师的教对于学生来说,又居于主导地位。因此,我认为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首先要好好钻研教材,吃透教材,要掌握教材各部分知识的来龙去脉与相互关系,以及教材里每一道例题和练习题的编写意图,对这些,教师只有仔细琢磨,深入钻研,做到胸中有书,胸有成竹,才能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同时,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还要研究教材内容与现时生活的最佳落脚点,巧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知。只有这样,作为教师的我们,才能做到不是教教材,而是怎样用教材教。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教师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孔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充分说明了教师和学生之间是“教学相长”的关系。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数学教师应该先从自身着手,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来充实和丰富自己,使自己成为学生崇拜的对象,然后培养和学生之间的情感,数学教师可以和学生成为朋友,关心和爱护学生,使学生对数学教师产生信赖感。这样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的互动性,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重视环节、注重生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一)有效利用课前预习,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学生在课堂上听课的状态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全神贯注地听教师讲解,认真地记录教师所说的重、难点,死记硬背不动脑;还有一种是带着课前预习留下的疑问去听课,手脑并用。第一种学生,没有进行课前预习,边听边讲边做笔记,精力有限,因此不能动脑思考,只是跟着教师走下去,长此以往就会忘记旧知识记不住新知识,失去对初中数学的兴趣。第二种学生有所不同,本身就是带着兴趣和问题去听课,目标明确,不会因为听不懂而浪费时间,把精力主要放在课前预习留下的问题上去思考和分析,这样学生主动学习,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听课效果,还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学生不一定会课前预习的方法,有的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只是浏览一遍教材,虽然做了课前预习但是没有取得效果。因此,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怎么做好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先浏览一遍教材,看看这节课主要讲几个知识点,然后让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把重点和难点画出来,并在旁边进行批注,把自己的想法或者解题思路写上,把自己预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也记录下来,以便在上课的时候找到解决方法。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课前预习,取得课前预习的效果。
  (二)有效利用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1、有效利用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因此,数学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提问,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探索的欲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提问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面向全体是学生,分层次循序渐行地进行,使学习优秀的学生和学习困难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提问中来。课堂提问过难会使学生放弃思考,提问过于简单又会使学生不用思考,因此课堂提问一定要难度适中。课堂提问还要具有目的性、启发性、思考性、探究性,如果教师总是问“是不是、懂不懂”,会使学生对课堂提问失去兴趣,从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有效利用课堂评价
  从教师方面来说,对学生的评价不应该仅仅注重学生的数学成绩,而是要更注重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关注学生对已掌握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能力。从学生方面来说,每一名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认可,希望教师更关注自己和帮助自己。因此,在教师评价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多用积极的、客观的方式评价,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使学生有信心学好数学。比如:可以对不敢回答问题的学生这样评价:“你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在数学学习中很有创新能力,如果你上课时不再那么害羞,能鼓起勇气积极发言,相信你会在学习数学方面做得更好。”可以对做数学题马虎的同学这样评价:“你的数学思维真的非常敏捷,老师在你这个年龄时都自叹不如,但是你有个小小的缺点,就是做题太容易马虎,希望你能改正这个缺点,不然当你把数学运用到生活中时可能会造成很大麻烦。”数学教师应该多用肯定的、赞美的评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主动地探究数学知识。所以充分利用课堂评价,对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
  3、有效利用课堂小结
  每节课的结束都是伴着教师或者学生对一节课的小结而结束的。课堂小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帮助学生系统地捋顺所学的知识脉络,掌握学习的方法。因此,数学教师可以利用课堂小结,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加以巩固,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学生的总结,教师既检验了学生在这节课的学习效果,又帮助学生巩固了新学到的知识,还让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建立了系统知识脉络。
  三、超越教材、培养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措施
  我们学习数学是为生活服务的,数学在生活中是有实际用处的,但是传统数学课堂都是讲例题---做练习题----讲解习题等步骤,到处充斥着枯燥的数字,让学生提不起学习数学的兴趣,一看到数字就头疼。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让数学走进生活,回归生活。比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举出生活中周围的环境需要美化,正好有一个花坛是平行四边形的,想在里面种上四种不同颜色的花,请同学们帮忙设计一下,怎样把这个平行四边形花坛分成面积相等的四块,然后分别种植四种不同颜色的花。本题的意义不仅让学生通过探究过程得出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之间的关系和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将平行四边形分成了四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还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实事,并知道数学知识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的数学学习适中围绕着生活来学习,把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数学中发现生活、体验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数学教学不再枯燥,而是生动有趣的。
  总而言之,要顺应时代的潮流,提高初中学生的数学素养,需要数学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从改善师生关系入手,有效的利用课前预习、课堂提问、课堂评价、课堂小结的理论联系实际来改变数学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真正做到教师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罗兵:《数学课堂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初探》
  陈福勇:《初中数学课堂合作教学初探》
  陈洪珍:《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互助学习模式的实践探究》刊载《读写算:教育导刊》2013年第4期
其他文献
摘要:计算机基础教育可以推动计算机知识的普及,促进计算机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正在形成、发展的人才市场服务。因此,加强计算机基础教育,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尤其是实践操作能力已成为各个学校所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 教学改革 综合素质 教学质量 中国论文 职称论文  今天,从全国范围来看,计算机基础教学经历了从分散到完整,从传统教学模式到基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
摘要:如何转化差生也就成为众多家长和教师探讨的课题,从本人几年来的体会感到,差生对学习产生逆反的情绪,是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一大困难。差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有社会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但大部分差生都是后天形成的,如何激發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会学习,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提高,如何用“学会会学”的教学思想指导他们的学习是本文探索的主要问题,现把我的做法和体会
摘要:我国近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点,要求学生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活动激发兴趣,规范行为,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和个人才。  关键词:中学生 良好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  我国近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要依据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
摘要: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在它产生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是和各种各样的应用问题紧密相关的。数学模型是数学知识与数学应用的桥梁,研究和学习数学模型,能帮助学生探索数学的应用,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加强数学建模教学与学习对学生的智力开发具有深远的意义,现就如何加强高中数学建模教学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高中数学 建模 教学  一、建立数学模型的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交流日益频繁,掌握国际语言——英语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学好英语,掌握英语是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心愿。但在我国由于没有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汉语的方块词和英语拼音文字又毫无借鉴作用,故学生在学完字母后,开始学单词时就碰到了英词单词难记的学习障碍。记忆英语单词是学生学习英语必经之路。记不住单词就意味着“学好英语”此路不通。如何让学生有效、快捷、长时记忆单词,成了英语教师最关心的问题。
摘要:政治教育工作的施者是人,工作对象也是人,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质就是人对人做工作,这也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以人为基础的社会实践活动。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就要以人性为基础,以人为本,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实行人性化管理。  关键词:政治 人性 思考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以人为基础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人的思想品德和行为的形成与发展变化规律都必然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