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环境及其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w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们很早就意识到了环境对人发展的重要性,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成长过程中接触的人事物都可能对人的发展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在现代幼儿园教育中,更是要注重教育环境的建设。本文将着重探究幼儿园教育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环境;幼儿发展
   幼儿园教育是在特定场所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在教育环境的建设上也要注意科学性,幼儿园的环境要注意从物质环境、心理环境以及人文环境三个部分创建,尽可能为幼儿的成长提供优质的环境。
   一、幼儿园教育环境概述
   幼儿园是3~5岁阶段孩子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在幼儿园的学习能够启发幼儿思维,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而环境对于人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成长的环境、接触的人事物,都会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在幼儿阶段,家庭、社会及幼儿园都应该为幼儿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让他们在温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学习知识与技能。
   幼儿园的教育环境指的是围绕着幼儿的教育活动开展的范围,是为了幼儿教育人为创设的、可控制的环境,也是影响幼儿园教育教学外部因素的总和。从广义的幼儿园教育环境来看,在幼儿园发生的一切与教育相关的环境因素,包括幼儿园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狭义的幼儿园主要指的是幼儿园园内的环境。
   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心理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物质环境主要是为教育教学的开展提供外在的、客观的条件,例如教室、基本设施设备、活动区域、学具教具、午睡室、墙面等等,安全、温馨的物质环境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优质的物质环境也能够为幼儿的学习提供舒适的空间,这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其次是心理环境,这类环境主要体现在幼儿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师生间的关系以及幼儿园各工作人员对幼儿的态度。幼儿期的孩子内心较为敏感,语言表述能力弱,在对事件描述的时候容易夸张或是不全面,且一般心理问题会通过行为外化来表达。健康心理环境的创建非常重要,能够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以及品德、人格的养成。最后,人文环境。很多幼儿园认为幼儿缺乏认知能力,不能够理解文化内涵,没有必要刻意营造文化氛围。其实不然,人文环境是让幼儿身处在环境中不自觉被文化气氛所感染,在环境中感知文化。幼儿园的人文环境可以从幼儿园办学宗旨、各项人性化规章制度、文化墙以及校园风气等方面去建设。
   从儿童心理教育学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幼儿园教育环境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具体到教室桌椅的摆放、墙上装饰的设计、墙面、桌椅、学生用品的颜色、款式选择都是包含在环境建设的范围内容中。例如很多幼兒园为了让小朋友上课注意力更加集中,会将椅子面向白板摆放在一个弧形,教师能够一眼观察到每个孩子的情况,所有孩子能够与教师互动,在椅子的选择上也会根据小朋友的平均身高选择,让他们坐着更加舒适。
   二、幼儿园教育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幼儿园教育环境有利于增强幼儿的学习动机,幼儿时期主要的学习动力来自教师与家长的关注和鼓励、学习内容的趣味性以及接触的外部环境。幼儿园的教育环境是人为的、可控制的因素,从物质环境、心理环境以及人文环境三个方面去提升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一)物质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在物质环境上,幼儿园要把所有的物质环境看成一个整体创建,优化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如物质环境包含的所有内容都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去设计,能够通过外部环境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愿意到幼儿园学习,并喜欢在这样的环境中玩耍;另外还应当满足不同年龄幼儿的需求,体现层次发展的需要。幼儿园小班,选择颜色鲜艳的玩具和部分软装饰品,刺激幼儿的视觉;在中班的教室布置上要突出可操作性,给予幼儿一定控制让他们实践和玩耍;在大班的教学环境设计上,内容要更加丰富有层次,紧跟幼儿的年龄变化。如此一来,才不会让幼儿对环境感到厌倦,一直富有激情地去探索求知。其次物质环境的构造上,还要突出几个原则,挑战性原则,幼儿园所提供的活动材料、益智玩具都应当超出幼儿知识与经验,这样他们才会对活动和玩具感兴趣;启发性原则,在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玩具材料的使用都需要具备教育价值。在活动中启发幼儿的思考,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丰富性原则,尽可能为幼儿提供可供选择的材料,以及可以自由发挥创造的区域,激发他们的发展潜力,根据幼儿的无意识学习的方式,促进他们心智的发展。
   如幼儿园专门开辟了一块植物园,种了不同类型的树,有苹果树、桃子树、李子树等等,并且在植物园周围设了很多小径,小朋友可以到植物园玩耍,近距离观察果树的开花结果,到了植树节,幼儿园还组织小朋友在植物园内栽种了属于自己的小树苗,并在家长和教师的帮助下为每棵小树苗写下了具体的栽种时间、栽种人以及小朋友的寄语等,小朋友们都非常认真的准备这件事情,在小树苗栽种之后会时不时要求教师带着他们到植物园去浇水,还会跟小树苗讲话。教师也根据室外的环境设计了一些游戏和教学活动,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大自然,同时幼儿也与自然和幼儿园有了更多的情感链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塑造和运用,充分体现了物质教育环境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性,当他们亲身感受和参与小树的成长,感知四季的变化更迭,他们才会体会到大自然的力量,并得到自然的教化。这样的环境非常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
   再如,物质环境包括了教室、寝室的设计,某幼儿园小朋友们的午睡状态总是很差,教师们非常着急却又不得其法。在分析了原因之后发现,午睡室在装饰的时候为了突出幼儿童趣的元素,在墙壁上绘制了很多有趣的海洋生物,俨然海底世界,午睡室的环境充分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导致午睡质量很差。教师们意识到了之后重新绘制了午睡室的环境,换成了简单清新的蓝天白云,小朋友的午睡质量有了明显提升。从案例中可以看出环境对幼儿行为及心理的影响,根据幼儿心理发展设计教育环境能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习   惯。
   (二)心理环境建设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在幼儿阶段,来自教师、家庭、社会对孩子的期待和鼓励可以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的态度,与他们关系的建立都可能影响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机。美国有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随机挑选了三个班级的孩子进行未来发展趋势的实验,并告诉所有教师,其中一个班的孩子天资聪慧,拥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在经过八个月的学习后,心理学家发现,特别跟教师说明情况的班级学习进步非常大,教师对他们的表现也都大为赞赏,但事实上,那个班的孩子跟其他两个班并无不一样。这说明了心理环境的建设对幼儿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能够从教师的态度、言行中感知到他们对自身的期待,经常鼓励、赞赏、尊重幼儿,能够让幼儿感受到被关注和期待,他们也会为了教师的期待不自觉的认真学习。
   教师对待幼儿的态度是心理教育环境建设的重要因素。如某幼儿园的小班转来了一位新同学,这个小朋友总是不爱说话,不和教师、同学交流,也不愿意参与课堂活动,为了让孩子能够更快融入到新的班级,教师想尽了办法,可效果都不够明显。教师积极与孩子的妈妈交流,才知晓这个孩子在之前的幼儿园,教师经常打骂孩子,导致其害怕教师,性格也越来越内向。在了解了孩子产生离群行为的原因后,教师更加关注这个小朋友,经常创造各种机会,让他与其他小朋友接触交流,并经常鼓励他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看到他帮助其他幼儿,并与他们分享玩具的时候,当着所有小朋友的面表扬他。在教师的努力下,小朋友渐渐融合了班集体,不再惧怕与教师和同学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开朗。通过案例可以了解到教师的态度对幼儿成长发展的重要影响,真正关爱孩子,对他们细心、有耐心、有爱心的教师能够专注到每个孩子,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及时给予他们鼓励,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教师的一个举动一句鼓励都可以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
   (三)人文环境的建设有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
   良好的环境是幼儿品德和人格发展的条件。幼儿园教育中的人文环境建设,能够通过文化氛围的构建,影响幼儿的发展。
   人文环境可以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增强幼儿的共情能力。在良好的人文环境中,幼儿能够感受到爱意,在教师的引导下,还能促进内心情感的丰富,在爱自己的同时,学习爱父母、爱教师、爱同学,甚至有了热爱祖国的意识。丰富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人文环境还可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人格。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对幼儿的关心关爱,教师与教师之间的良好相处也都是人文环境的组织部分,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幼儿礼貌、谦逊、善良、正直的品格也能够得到培养。
   三、结束语
   幼儿园教育环境的优化,能够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幼儿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失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教育环境的重要性,对于幼儿园的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有利于进一步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海芸.幼儿园人文环境的创设及其对幼儿社会性的影响[J].考试周刊,2016,(A2):185-186. DOI:10.3969/j.issn.1673-8918.2016.A2.158.
   [2]趙小聪.关于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及其教育功能的研究[J].文渊(高中版),2019,(2):758.
其他文献
【摘 要】在steam理念下,教师要给孩子创造自主建构的时间与空间,根据孩子的实际需要,投放适当的材料,满足幼儿探索学习的需要。同时,为了提高幼儿的建构水平,增强幼儿自信心,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将建构游戏与其他游戏相应结合,尊重幼儿的思想与劳动,让幼儿在建构游戏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建构游戏;自主游戏;steam理念   STEAM是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多种学科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教育教学环节当中,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当中,如何加强小学语文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是当前教育工作者所考虑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就通过对于当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整合利用信息技术资源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教学策略 
【摘 要】问题是数学学习的核心,学生只有有了问题,思维发展才更加有方向和动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问题,避免无效和重复性问题,让问题实现有效化,才能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让数学课堂更加高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有效化;高效   在新课改发展的趋势下,要想使小学数学课堂更加高效,需要对教学课堂进行精心设计,有效问
【摘 要】审题能力是小学数学教育当中一项重要且艰巨的任务,直接影响到小学生解题能力的有效发挥,因此,受到小学数学相关教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加强小学生的审题能力的培养,是为了能够培养出小学生解题时的具体思维,对题目的理解能够进一步加深,从而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本文将对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探讨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
英语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的语言,也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我国的对外贸易与交流、与世界相联系的渠道,都离不开英语。“培养英语人才,提升英语课堂的教学实效”已然成为新时代教师需要注重的教学问题。特别是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万丈高楼平地起”,需要教师看到新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引入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本文就从当前小学英语的教学特点出发,对“翻转课堂”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和
【摘 要】小学数学与生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很多数学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又应用到生活中,小学数学教师要分析数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根据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并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知识理解   小学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受年龄限制,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这就造成很多数学知识,如果单纯依靠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让课堂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就需要以情施教、情知交融,将兴趣、知识、创造、游戏和尊重贯穿于活动化的教学中,使师生都能从中获得教与学的乐趣。   【关键词】活动化;数学课堂;寓教于乐   活动化教学的本质即教师通过操纵教学中的各种因素让学生以快乐轻松的心态进行学习,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通过活动化的教学情境引入课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课
【摘 要】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语文要素上的训练主要体现在人文主义主题上,这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训练的方向和目标,从而准确地把握单元教学重难点,找到有效的路径。笔者作为奋斗在教学一线的小学语文老师,深感学习教材和优化教学策略的重要性,只有不断提升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要素落实的有效性,才能促进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全面发展。因此本文提出了首先要确立科学教学目标的观点,并着重分析了小学统编教材语文要素落实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