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油菜对硼的需求量比较大,也是大部分油菜产区生产上的重要的限制因子。通过对重庆市梁平县油菜生产基本情况和缺硼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补硼措施。
关键词 油菜;缺硼;调查分析;重庆市梁平县
中图分类号:S565.4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2.028
知网出版网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0.1186.s.20160904.0038.026.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6-9-4 0:38:00
重庆市梁平县于2014年加入重庆市油菜测土配方协作组,在开展试验示范和田间调查和农户调查工作中发现油菜缺硼是油菜生产中重要的限制因子。为了全面摸清梁平县油菜缺硼和生产中补施硼肥的现状,梁平县植保植检站抽出专门人员开展调查研究,并发动镇乡农业服务中心参与其中,调查了梁平县30户农户30块田的油菜生产缺硼现状,并对其中9块田进行了采土化验。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基本情况
梁平县辖区属渝东平行岭谷区,界于东经107°24′~108°05′,北纬30°25′~30°53′,东西横跨52.1 km,南北纵贯60.35 km,幅员1892.13 km2。梁平县地貌由于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和岩性的控制,以及受水文作用的影响,呈现“三山五岭,两槽一坝,丘陵起伏,六水外流”的自然景观,形成山、丘、坝兼有而以山区为主的特殊地貌。
梁平县土地189213.33 hm2,净耕地77140 hm2,占总土地面积的40.77%。在净耕地面积中,水田42616.21 hm2,占耕总面积的65.17%。梁平县土壤共有4个土类、6个亚类、17个土属、60个土种,以灰棕紫色水稻土、红棕紫色水稻土、老冲积黄泥水稻土、灰棕紫泥土和红棕紫泥土5个土属为最多,约占86.12%。耕地有机质为1.55%,全氮0.096%,全磷0.078%,全钾2.14%,碱解氮86 mg/kg,速效磷4 mg/kg,速效钾84 mg/kg,pH值平均数是6.9。
梁平县是全国油料生产大县之一,也是重庆22个油料高产创建区县之一,历年播种面积、单产及总产均居重庆前列。常年油菜播种面积0.8万hm2,油菜籽总产量1.143万t,平均产量1743.2kg/hm2。梁平县33个乡镇街道都有种植油菜,种植成片面积较大的主要在东部深丘区的曲水、福禄、石安和南部的回龙等地。
2 调查研究方法
根据梁平县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调查研究方法。
(1)设计油菜缺硼调查表,发动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参与,在油菜角果期开展田间调查和农户访谈,掌握全县情况。
(2)組织人力直接开展调查。涉及不同的土壤类型、海拔高度、油菜品种、油菜生产水平和种植规模等。除田间调查外,还进行一般农户调查、大户调查、乡镇农技人员调查、农资经销商调查。
(3)开展试验示范。包括油菜硼肥小区试验、新型硼肥示范。
(4)取土化验。针对调查中掌握的情况,选取了不同土壤类型、不同海拔高度和不同缺硼程度等取土化验。
(5)总结分析,在收集上述资料的基础上,组织相关人员一起总结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油菜缺硼情况调查汇总
根据上述调查和分析化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初步结论:
(1)梁平县土壤普遍缺硼,从化验结果看,按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鲁剑巍教授对土壤硼的七级标准体系,有7个样属于第六级(0.2~0.5),2个样属于第七级(≤0.2),属于很缺乏和非常缺乏的程度。
(2)不同的土壤类型有效硼的含量差异比较大,酸性土壤比中性和石灰性土壤更缺乏。基本符合前述鲁剑巍教授的研究结论,即pH值在4.7~6.7时,土壤硼的有效性随pH值的提高而提高,但pH值>7.0时,硼的有效性下降。硼的缺乏程度和有机质含量没有直接关系。
(3)油菜植株的表现和土壤分析化验结果基本一致。
(4)油菜植株缺硼程度和硼肥的施用有直接的关系。
(5)施用硼肥最好的效果是2次,第1次在底肥或苗期,第2次在蕾薹期。
(6)油菜生产主产区补施硼肥普遍,施用硼酸的效果优于硼砂。
(7)不同油菜种类、品种和产量水平对硼肥的需求差异较大。
3.2 试验示范情况
在2014—2015年,我们进行了油菜硼肥肥效试验,具体试验情况和结果如下。
从前期长势来看,各硼肥处理下油菜长势差异不大。从后期考种和测产情况来看,各项指标趋势一致,施用硼肥有一定的增产效果,由于受试验田前期湿害的后期草害的影响,整体产量水平偏低,效果不是很明显。
另外,在曲水乡中鹿村试用了硼肥新品种禾丰颗粒硼苗期撒施+金甲硼蕾薹期叶面喷施,油菜品种为‘黔油22’,每667 m2产量达到232 kg。尽管如此高产了,但仍有最上部的角果没有完全发育,产量上还有潜力可挖,但是否需要增加硼肥还需进一步研究。
(责任编辑:敬廷桃)
关键词 油菜;缺硼;调查分析;重庆市梁平县
中图分类号:S565.4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2.028
知网出版网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0.1186.s.20160904.0038.026.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6-9-4 0:38:00
重庆市梁平县于2014年加入重庆市油菜测土配方协作组,在开展试验示范和田间调查和农户调查工作中发现油菜缺硼是油菜生产中重要的限制因子。为了全面摸清梁平县油菜缺硼和生产中补施硼肥的现状,梁平县植保植检站抽出专门人员开展调查研究,并发动镇乡农业服务中心参与其中,调查了梁平县30户农户30块田的油菜生产缺硼现状,并对其中9块田进行了采土化验。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基本情况
梁平县辖区属渝东平行岭谷区,界于东经107°24′~108°05′,北纬30°25′~30°53′,东西横跨52.1 km,南北纵贯60.35 km,幅员1892.13 km2。梁平县地貌由于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和岩性的控制,以及受水文作用的影响,呈现“三山五岭,两槽一坝,丘陵起伏,六水外流”的自然景观,形成山、丘、坝兼有而以山区为主的特殊地貌。
梁平县土地189213.33 hm2,净耕地77140 hm2,占总土地面积的40.77%。在净耕地面积中,水田42616.21 hm2,占耕总面积的65.17%。梁平县土壤共有4个土类、6个亚类、17个土属、60个土种,以灰棕紫色水稻土、红棕紫色水稻土、老冲积黄泥水稻土、灰棕紫泥土和红棕紫泥土5个土属为最多,约占86.12%。耕地有机质为1.55%,全氮0.096%,全磷0.078%,全钾2.14%,碱解氮86 mg/kg,速效磷4 mg/kg,速效钾84 mg/kg,pH值平均数是6.9。
梁平县是全国油料生产大县之一,也是重庆22个油料高产创建区县之一,历年播种面积、单产及总产均居重庆前列。常年油菜播种面积0.8万hm2,油菜籽总产量1.143万t,平均产量1743.2kg/hm2。梁平县33个乡镇街道都有种植油菜,种植成片面积较大的主要在东部深丘区的曲水、福禄、石安和南部的回龙等地。
2 调查研究方法
根据梁平县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调查研究方法。
(1)设计油菜缺硼调查表,发动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参与,在油菜角果期开展田间调查和农户访谈,掌握全县情况。
(2)組织人力直接开展调查。涉及不同的土壤类型、海拔高度、油菜品种、油菜生产水平和种植规模等。除田间调查外,还进行一般农户调查、大户调查、乡镇农技人员调查、农资经销商调查。
(3)开展试验示范。包括油菜硼肥小区试验、新型硼肥示范。
(4)取土化验。针对调查中掌握的情况,选取了不同土壤类型、不同海拔高度和不同缺硼程度等取土化验。
(5)总结分析,在收集上述资料的基础上,组织相关人员一起总结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油菜缺硼情况调查汇总
根据上述调查和分析化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初步结论:
(1)梁平县土壤普遍缺硼,从化验结果看,按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鲁剑巍教授对土壤硼的七级标准体系,有7个样属于第六级(0.2~0.5),2个样属于第七级(≤0.2),属于很缺乏和非常缺乏的程度。
(2)不同的土壤类型有效硼的含量差异比较大,酸性土壤比中性和石灰性土壤更缺乏。基本符合前述鲁剑巍教授的研究结论,即pH值在4.7~6.7时,土壤硼的有效性随pH值的提高而提高,但pH值>7.0时,硼的有效性下降。硼的缺乏程度和有机质含量没有直接关系。
(3)油菜植株的表现和土壤分析化验结果基本一致。
(4)油菜植株缺硼程度和硼肥的施用有直接的关系。
(5)施用硼肥最好的效果是2次,第1次在底肥或苗期,第2次在蕾薹期。
(6)油菜生产主产区补施硼肥普遍,施用硼酸的效果优于硼砂。
(7)不同油菜种类、品种和产量水平对硼肥的需求差异较大。
3.2 试验示范情况
在2014—2015年,我们进行了油菜硼肥肥效试验,具体试验情况和结果如下。
从前期长势来看,各硼肥处理下油菜长势差异不大。从后期考种和测产情况来看,各项指标趋势一致,施用硼肥有一定的增产效果,由于受试验田前期湿害的后期草害的影响,整体产量水平偏低,效果不是很明显。
另外,在曲水乡中鹿村试用了硼肥新品种禾丰颗粒硼苗期撒施+金甲硼蕾薹期叶面喷施,油菜品种为‘黔油22’,每667 m2产量达到232 kg。尽管如此高产了,但仍有最上部的角果没有完全发育,产量上还有潜力可挖,但是否需要增加硼肥还需进一步研究。
(责任编辑:敬廷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