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能够拉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将学生的多方面感官调动起来,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最佳的氛围与环境中去感受历史,去认识历史,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进而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文章将先分析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然后在此基础上探讨研究情境教学法的具体应用实践。
【关键词】高中历史;情境教学法;课堂教学效果
如何激发生活在现代的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引导学生去真正理解发展在过去的历史事件,进而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质量以及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目地,是每个高中历史教师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基于此,文章试图通过情境教学法这一新的教学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以期能够借此对高中历史教学产生一定助益。
1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所谓情境教学法即是指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借助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营造一个具体形象的历史情境,以此来促进学习的教学方法,它并不是将简单地历史知识直接讲授给学生,而是以具体的历史情境作为立足点,对当时的画面予以再现,然后教师再在此基础上讲授相关历史知识。因为营造的历史情境更加具体形象,因此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有利于学生从“要我学习”向“我要学习”转变。而且当学生融入到历史情境中后,更容易理解那些历史事件发生的经过,增进学生的感触,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由此可见,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来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2.1 联系实际生活创设历史教学情境
生活是一切知识的来源,历史学科自然也不例外。事实上学生身边就蕴含着许多历史学习资源,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去深入挖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历史学习元素,借此打造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历史教学情境。
以《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为例,由于这一课的历史距离现在的我们并不遥远,而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有着非常丰富的可堪利用的课程资源。在导入新课时,笔者利用一组从20世纪初中国传统婚礼的照片到30年代大城市兴起的西式的婚纱照,从解放后50、60年代朴素的结婚照到70年代富有“文革”色彩的结婚照和结婚证,从改革开放后80年代西式婚纱照的复苏到21世纪初所谓具有“后现代主义”风格的个性婚纱照,这一幅幅的照片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引起了他们无限的遐想,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我趁机因势利导,“这百年婚纱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那为什么中国的物质生活与习俗在近现代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具体哪些方面都有变化呢?我们是否能通过本课的学习总结出变化的特点呢?下面让我们进入本课的学习,寻找上述问题的答案。
2.2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历史教学情境
自从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以来,它凭借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视野,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知识等诸多益处,为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就历史学科而言,由于现象繁杂多变、时空跨越久远、学生缺乏体验等多种因素,更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来为学生创设历史教学情境,再现历史画面,还原历史实况,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以《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这节课为例,本课重点讲的是近代史上列强侵华的史实和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从目前钓鱼岛问题引发的中日争端这一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课文。然后借助PPT幻灯片分析中日两国不同表现,层层引导学生分析战争爆发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日本发动的甲午战争不是偶然的,而是蓄谋已久的,而且通过分析面临民族危机的情况下中日两国表现的不同,为中国战败做铺垫。播放甲午中日战争电影片段,并在播放的过程中简要讲解戰争的过程,借助视频将学生带回到当初那个年代,去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和清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和日本帝国主义的残忍。
2.3 利用角色扮演创设历史教学情境
利用角色扮演创设历史教学情境即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分角色扮演历史人物,重演历史事件的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丰富自身的主观体验与认知,以此对表演背后所蕴含的历史知识点形成更准确、更周密的理解。
以《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这节课为例,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历代专制主义王朝权力愈益集中的特点,以及了解这一现象与我国政治形态历史演进的关系,教师可以先利用角色扮演来创设一个教学情境,选择几位学生分别扮演不同朝代的君王、宰相以及大臣,模拟上朝启奏政事的情境。首先,秦汉时期,君主端坐上位,宰相及大臣坐在下属向君主启奏政事;其次,宋元时期,君主端坐上位,宰相及大臣站在下属向君主启奏政事;最后,明清时期,君主端坐上位,各大臣
跪在下属向君主启奏政事。当学生角色扮演活动开展完毕后,教师再趁势向他们提出问题:通过刚才的表演,你们最直接的感触是什么?学生:宰相及群臣的地位越来越低,侧面说明了皇权在逐渐增强,而宰相和大臣的权力在逐渐削弱,甚至明清时候已经没有了宰相。就这样,通过生动形象的角色扮演实践活动,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历史情境,帮助他们透过自身的表演真正感悟到:在古代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总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这一历史认知。
3 结语
综上,虽然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来拥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等诸多益处,然而高中历史教师还需要看到,情境教学法毕竟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因此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不能为了创设而创设,必须与教学内容充分联系起来,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将情境教学法的作用体现出来,进而真正促进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顾玮.高中历史情境教学略论[J].中国校外教育,2016(S2):182.
[2]张建兵.高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结合探究[J].高考,2016(15):44.
[3]肖宝华.高中历史情境教学的有效策略[J].中学课程资源,2016(12):18-19.
作者单位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威第七中学 甘肃省武威市 733006
【关键词】高中历史;情境教学法;课堂教学效果
如何激发生活在现代的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引导学生去真正理解发展在过去的历史事件,进而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质量以及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目地,是每个高中历史教师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基于此,文章试图通过情境教学法这一新的教学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以期能够借此对高中历史教学产生一定助益。
1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所谓情境教学法即是指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借助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营造一个具体形象的历史情境,以此来促进学习的教学方法,它并不是将简单地历史知识直接讲授给学生,而是以具体的历史情境作为立足点,对当时的画面予以再现,然后教师再在此基础上讲授相关历史知识。因为营造的历史情境更加具体形象,因此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有利于学生从“要我学习”向“我要学习”转变。而且当学生融入到历史情境中后,更容易理解那些历史事件发生的经过,增进学生的感触,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由此可见,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来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2.1 联系实际生活创设历史教学情境
生活是一切知识的来源,历史学科自然也不例外。事实上学生身边就蕴含着许多历史学习资源,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去深入挖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历史学习元素,借此打造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历史教学情境。
以《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为例,由于这一课的历史距离现在的我们并不遥远,而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有着非常丰富的可堪利用的课程资源。在导入新课时,笔者利用一组从20世纪初中国传统婚礼的照片到30年代大城市兴起的西式的婚纱照,从解放后50、60年代朴素的结婚照到70年代富有“文革”色彩的结婚照和结婚证,从改革开放后80年代西式婚纱照的复苏到21世纪初所谓具有“后现代主义”风格的个性婚纱照,这一幅幅的照片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引起了他们无限的遐想,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我趁机因势利导,“这百年婚纱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那为什么中国的物质生活与习俗在近现代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具体哪些方面都有变化呢?我们是否能通过本课的学习总结出变化的特点呢?下面让我们进入本课的学习,寻找上述问题的答案。
2.2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历史教学情境
自从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以来,它凭借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视野,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知识等诸多益处,为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就历史学科而言,由于现象繁杂多变、时空跨越久远、学生缺乏体验等多种因素,更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来为学生创设历史教学情境,再现历史画面,还原历史实况,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以《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这节课为例,本课重点讲的是近代史上列强侵华的史实和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从目前钓鱼岛问题引发的中日争端这一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课文。然后借助PPT幻灯片分析中日两国不同表现,层层引导学生分析战争爆发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日本发动的甲午战争不是偶然的,而是蓄谋已久的,而且通过分析面临民族危机的情况下中日两国表现的不同,为中国战败做铺垫。播放甲午中日战争电影片段,并在播放的过程中简要讲解戰争的过程,借助视频将学生带回到当初那个年代,去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和清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和日本帝国主义的残忍。
2.3 利用角色扮演创设历史教学情境
利用角色扮演创设历史教学情境即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分角色扮演历史人物,重演历史事件的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丰富自身的主观体验与认知,以此对表演背后所蕴含的历史知识点形成更准确、更周密的理解。
以《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这节课为例,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历代专制主义王朝权力愈益集中的特点,以及了解这一现象与我国政治形态历史演进的关系,教师可以先利用角色扮演来创设一个教学情境,选择几位学生分别扮演不同朝代的君王、宰相以及大臣,模拟上朝启奏政事的情境。首先,秦汉时期,君主端坐上位,宰相及大臣坐在下属向君主启奏政事;其次,宋元时期,君主端坐上位,宰相及大臣站在下属向君主启奏政事;最后,明清时期,君主端坐上位,各大臣
跪在下属向君主启奏政事。当学生角色扮演活动开展完毕后,教师再趁势向他们提出问题:通过刚才的表演,你们最直接的感触是什么?学生:宰相及群臣的地位越来越低,侧面说明了皇权在逐渐增强,而宰相和大臣的权力在逐渐削弱,甚至明清时候已经没有了宰相。就这样,通过生动形象的角色扮演实践活动,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历史情境,帮助他们透过自身的表演真正感悟到:在古代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总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这一历史认知。
3 结语
综上,虽然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来拥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等诸多益处,然而高中历史教师还需要看到,情境教学法毕竟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因此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不能为了创设而创设,必须与教学内容充分联系起来,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将情境教学法的作用体现出来,进而真正促进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顾玮.高中历史情境教学略论[J].中国校外教育,2016(S2):182.
[2]张建兵.高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结合探究[J].高考,2016(15):44.
[3]肖宝华.高中历史情境教学的有效策略[J].中学课程资源,2016(12):18-19.
作者单位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威第七中学 甘肃省武威市 733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