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吡啶盐的合成、表征及性质初探

来源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an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次报道了9,10-二{4-[4'-(N,N-二甲基胺)苯乙烯基]-N-亚甲基}蒽基吡啶碘盐的合成,并且用电喷雾质谱、红外光谱、H-核磁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它的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方面的性质,并对其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其他文献
一般认为女孩在8岁以前、男孩在10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乳房开始发育,睾丸、阴茎增大),或女孩月经初潮发生在10岁以前,即为儿童性早熟。近年来,儿童性早熟的发生率显著上升,已成为小儿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儿童发生性早熟的原因很多,专家们普遍认为,主要与以下几点因素有关。  一是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孩子营养好,促进生长发育的潜力充分发挥了出来。这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欧美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