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空间失衡与重构:大学课堂的微观思考

来源 :大学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d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生态视角来看,大学课堂本质上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室环境等课堂生态因子之间交互作用而实现知识传递的微观生态空间。基于这种生态空间理论应用于微观课堂空间的可行性观察,我国大学课堂空间的生态结构、效应和行为基本上长期处于失衡状态,分别表现为结构上学生人数过多造成的空间尺度过密,教师知识结构与信息化错位导致学生营养结构失衡;空间效应上的花盆效应导致师生空间狭窄,缺乏应变能力;行为失衡表现为学生的均质发展,缺乏个性和创新意识。因此,大学课堂有必要调整生态因子的生态位,保持学生的最适密度原则,形成活水效应,规避花盆效应,激活课堂空间行为,形成互动对话的课堂生态交往,从微观上实现大学教育生态价值的最大化。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提高,幽默已经成为满足和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调味品和融合剂.幽默不仅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情趣,而且在学术领域已发展为一门独立的、专门的
植酸酶作为一种新型酶制剂,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本文主要介绍了植酸的性质以及植酸酶在饲料养殖、环保、食品、医药等方面的重要用途.
不同的用户在用电规律性方面所表现的特征具有较大的差异。需要根据其所表现出来的特征设计不同的负荷预测模型以提高预测的精度。根据短期负荷在负荷曲线形状、负荷波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