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理想主义与政治现实主义的统一——论荀子政治哲学的思想特质

来源 :东岳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形成于战国末期的荀子学说,既与孔孟儒学一脉相承,又为即将“定于一”的时代大势所迫而对儒学精神进行了改造革新.就荀子政治哲学而言,既延续了孔孟儒学以道德转化政治的理想追求,又在“重建秩序”的强烈现实关怀下强化了儒学经世应世的治政品格,由此呈现出道德理想主义与政治现实主义相统一的思想特质.这种思想特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重民”与“尊君”同构;“修身”与“富(强)国”并重;“隆礼”与“重法”合治.正是依托荀子所建构的道德理想主义与政治现实主义相统一的儒家政治哲学,儒学在汉代才可以一跃而成为王官之学,并由此成为秦汉以后治国理政的重要价值依循.当然,荀子在强化儒学治政品格的同时,也为社会政治的现实原则“反转”其道德理想主义精神开了缺口.
其他文献
传播观念是夯筑于哲学思想之上的中观概念.宋明理学在清代迎来最后一个高峰之后迅速走向衰落,与之相应,传播观念也在哲学发展逻辑以及各种外缘力量作用之下发生丕变.具体来说
为了早日实现核聚变能的安全应用,国内外研究团队已经对核聚变反应堆的设计和制造做了大量的研究。目前普遍认为,在未来聚变示范电站及商用电站中,液态金属由于良好的物理化
目前存在资源型中小城市城市化进程过快,大气污染严重等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并且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同时可持续发展评价
齐泽克承袭拉康的理论思路,重提“缝合”,其理论内涵可概括为:首先,针对标准缝合理论的有机整体性,他强调缝合在本体论意义上存在着“终极分裂”;其次,针对标准缝合理论的封
明代专制皇权空前加强.朱元璋废丞相、权归六部,永乐间设置内阁,皇权之下,以吏部为首的六部与内阁在朝堂上互争雄长.吏部侍郎的政治角色亦随之不断变化.明初,皇帝大权独揽,吏
由于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对流层O3浓度日益提高,将影响植物生长和生理生化过程,也将影响地下生态系统。本文利用OTC开顶式气室,模拟大气中O3浓度的升高,观察冬小麦不同生育期(拔节期
仁作为人的本性,指的是一种潜在,为仁则是由潜在的仁到现实的仁的修身过程.就功夫而论,“为仁由己”非由他人,加之每个人秉性不同,为仁因此是个体性的.尽管儒学认为仁是人的
城市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而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如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一系列社会问题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