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从艺术的功能性理解艺术的内涵与发展

来源 :世界家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lxm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艺术有教育功能、宣传功能、娱乐功能、交际功能、个性塑造功能、、疏导功能和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的功能。艺术作品其本身所具有的美的特质和一般性是构成着艺术审美功能和艺术发展前进的客观前提。其中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打动人的内心,愉悦人的精神世界并净化和陶冶人的内涵,升华人的审美理想以及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和对事物的创造性,使人能够从中轻松的获得特殊的审美感受。在这当中,审美功能又是艺术的首要功能,并且艺术的其他社会功能也都是建立在这些审美功能之上。
  关键词:艺术的功能性;艺术内涵;艺术发展
  一、艺术在人们眼中的定位
  艺术,指通过一定的手法或手段来巧妙的构思带给人美的享受。艺术的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艺术分为以下一些类型:美术(绘画、设计、雕塑、建筑)、音乐(声乐、器乐、舞蹈)、播音主持、表演、戏剧、等都是属于艺术类的,艺术类形态有很多很多。主要分为静态艺术和动态艺术两大类别。在大多数人眼中,艺术的内涵柔软而飘逸,可以文艺,更可以很另类。艺术是一种很重要、很普遍的文化形式,有着非常复杂而丰富的内容,与人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艺术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具有无限发展的趋势,并在整个社会产品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艺术价值是很重要的精神价值,其客观作用在于调节、改善、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包括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意志水平)。艺术的欣赏就是人对艺术品的价值进行发现和寻找,是欣赏者、创作者及表演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情感共鸣。在艺术欣赏过程中,作者或表演者用动作、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把自己所曾经体验过的感情表达出来,以感染观众或听众,使别人体验到同样的感情。艺术欣赏所产生的情感从表面上看具有超功利性,但它不是对功利性的否定,而是对功利性一种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肯定。艺术欣赏是对艺术作品的“接受”——感知、体验、理解、想象、再创造等综合心理活动,是人们以艺术形象为对象的通过艺术作品获得精神满足和情感愉悦的审美活动。世界上只有艺术是不分国与种的因为艺术从出生的那一期起,就是一种情感的符号。没有艺术,人生是一个售误,是一种苦道,更是一次流放。因此艺术在人们眼中的定位变得越来越高。
  二、艺术的功能性带给我们日常生活的改变
  随着日益发展的物质文化的不断提升以及当下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逐渐得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投入追求到新的精神领域行列,这时候艺术也就随之蓬勃发展起来。艺术的不断产生带来的功能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包含面极广而且也为更多的人所推崇。人们开始不断地懂得去欣赏美,感受美,并以此为发泄情绪的独特途径,从中体会到精神领域的升华与创造。不仅如此,艺术的功能性更是遍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艺术品的产出源于人类生活且高于人类生活,是其的升华与提炼。所产出的艺术品也具备创新与思索的结晶,对他人起到广泛的教育和引导作用。人们逐渐的开始以这种艺术功能性对其做出反馈,使更多的艺术品为人们熟知与欣赏,也同时从中体会到源于作者的深层次思考内涵。从这一层次看艺术的功能性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具教育意义。此外,艺术品本身具备价值,而评定这一价值的高低与好坏也不是由一人独到能够裁决的,这就带来了其独特的商业价值。有些艺术品需要被炒作与推广,这也印证了该艺术品的商业功能,同时也对生活产出了为之推广的动力源泉。再者,艺术品也是对生活的缩影与或真或幻的写照,这体现了其对于生活的再现性,为一般真实再现或特殊精加工再现,这也使得生活由此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具有进步性。
  三、如何看待且合理的运用艺术的功能性作用
  “是生活改变艺术,还是藝术主宰生活“这一命题一直是一道辩证意义很强的难题。在当代生活中,艺术已经渗透进了方方面面,它已不单单是一种行为或者一副作品能够完全概括的。并且它成为了一把双刃剑,时时刻刻在提醒人们如何更好的趋利避害,用怎样的眼光看待这种艺术功能性或是如何更加合理的运用它,这成为了当时期争论的焦点。运用好艺术的功能性可能会简化事情的发展步骤,能够更妥善的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而滥用或是忽视这一功能性又可能会引起更多不必要的麻烦,比如你期望发挥艺术的教育功能,试图通过一副作品的解读去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你忽略了人们本身的差异性,不同个体对同一副作品的不同理解性,最后往往可能导致脱节和违背你的初衷意愿。所以,搞清楚出发点尤为重要。艺术的本质就是为社会和人民大众服务,所以一切相违背的应该给予批判,才能更好地去伪存真,将艺术的本来面貌呈现到大众眼中,也能更好的利用其各方面的功能性作用。所以合理运用艺术功能性的前提是必须带着批判的眼光去审视其的作用对象以及会产生的反应后果。
  四、艺术的内涵和发展作用于其功能性
  就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一样,或是力的作用,都是一方连带另一方,是矛盾统一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艺术的本质是既唯心也唯物的辩证命题,是模仿与再现,也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统一。因而艺术的内涵亦是如此,它是大多为人类主观情感的需求与宣泄。其根本是在于不断创造的新兴之美,属于浓缩和夸张化的生活方式,而其内涵也旨在探索人性精神与物质多方面领域的客观再现。它的发展与内涵与其功能性是相辅相成的,并不存在哪方高于它方之说。因此,艺术的内涵与发展亦作用于其功能性。其内涵的深度与广度也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功能的推广,使人们更多的接受和采纳其作用并更好地运用到生活当中。而艺术的内涵和发展更多的源于创造,所以创新是艺术内涵的第一推动力,也是其功能性的延伸和弥补。
  五、结语
  艺术的功能性非常广泛,遍布于生活的每个细节中,我们要善于观察并适当的运用好这些功能性,同时不断保持创新的理念态度,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广艺术,促使其蓬勃有力的发展。也使得其内涵得以升华,为更多人所熟知和认可。这其中,艺术的功能性无处不在,它促进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也使得人们的艺术精神世界得以充实和不断圆满。让艺术的内涵与发展与功能性紧密相连也能更加有利于我们对于艺术本质的把握,从而真正做到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的艺术。
  参考文献
  [1]《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艺术原理》,中国社会学科出版社,1985年版。
  [3]【美】托马斯.门罗.《艺术的发展及其他文化史理论》。
  [4]克莱夫.贝尔.艺术[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美术学院)
其他文献
为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某市于2017年7月对当地职工医保,2018年1月对当地城乡居民医保,开始实行总额预付(prospective paym ent system,PPS)下的诊断分类相关组 (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 R G s)点数付费方式试点改革。D R G s支付制度最早是由美国在 1983 年用于其老人健康保险(Medicare)的支付,至今有加拿大、
期刊
摘 要:作为流传于我国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一种重要的民间舞种,拉祜族的“芦笙舞”拥有着极强的群众基础、悠久的历史文化、浓厚的文化底蕴以及鲜明的艺术特点,这也使其成为我国拉祜族的传统文化的代表性标志。拉祜族舞蹈主要分为跳歌、摆舞以及芦笙舞三大舞种。这些舞种深深地根植于拉祜族的社会文化、传统生活以及民风民俗之中,在长时间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渐凸显出其欢快独特、诚毅洒脱的艺术风格。本文以澜沧拉祜族自治
期刊
摘 要:本文以画家最知名的代表作《夜巡》作为切入点,对十七世纪最伟大的巴洛克画家伦勃朗的一生进行梳理,通过对他作品的风格的分析,对他辉煌而令人唏嘘感慨的一生做了进一步探讨与总结。  关键词:伦勃朗;夜巡;黑暗之光  1642年,阿姆斯特丹的射击手连队,其实就是由一帮富商组成的民兵队的16名成员,邀请当地最有名的画家伦勃朗为他们绘制一幅群像。在当时,一个油画家,在个人肖像画上再出名,如果没人找他画群
期刊
摘 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深化教育改革,順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举措,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创新创业教育迎来更大发展机遇。但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不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推进创新创业教育,须牢抓“互联网+”的时代脉搏,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支撑、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开辟多元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关键词:“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大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分析公共艺术的运作过程中各部门的行为与动机,把公共艺术运作过程中的各部门划分为管理方、操作方和受益方三方,借助委托代理理论对公共艺术运作机制的提出一些思考。  关键词:公共艺术;委托代理;运作机制  引言  委托代理理论是制度经济学契约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研究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委托方与代理方的博弈关系问题。所谓委托人是对是对资产有所有权的人,所谓代理人就是对资
期刊
摘 要:20世纪初,梁启超发表了《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产生了“新史学”思潮,开始了中国近代史学的开端。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保存国粹”、“整理国故”运动,到胡适的“做成中国文化史”,阐述了从古代史学到近代史学的转变。本文以时间轴为主线简要分析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转变,明确了中国近代史学开始阶段的研究路径。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学;新史学  1 中国近代史学开始于20世纪初的“新史学
期刊
灰白死寂的天空收拢了所有散射的、熹微的光线。一层层阴影笼罩在她心头。  她靠着冰冷的电梯内壁站立,感觉自己的肾上腺素分泌滞凝,体温渐渐消失。“丁零”一声响,门开了,几名年轻的护士推着一个坐在轮椅上的病人走了过来。她看了一眼,轮椅上那白发苍苍、瘦弱无力的妇人很像她正要去探望的奶奶。  堂弟阿明将她接入病房。“奶奶要不行了。”他低声说道,看向她的目光中隐藏着难以形容的情绪。  “我先去看看奶奶。”她艰
期刊
摘 要:蔬菜作为农产品中的重要类别,是广大消费者日常消费中的基础性内容。蔬菜产品质量监管的效果不仅会影响到蔬菜市场发展的状况,还会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产生直接性的影响。文章在梳理影响蔬菜产品质量监管效果的因素的基础上,对目前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开展的现状,以及优化监管工作开展的策略进行探析,以发挥质量监管在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方面的积极功能。  关键词:蔬菜;产品质量;监管;策略  前言  长期以来
期刊
摘 要:随着科技与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新媒体平台出现,信息内容爆炸式增长与传播,静态单一的品牌视觉形象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审美与情感需求,品牌需要更丰富饱满的视觉形象来留住以及吸引更多的目标消费者,而动态化品牌视觉形象具有的优势可以帮助品牌更精准的传达品牌个性与价值主张,从而带来更多经济效益,动态化视觉形象已被更多品牌与消费者接受并广泛应用。  关键词:动态化;品牌视觉形象;影响因素;
期刊
摘 要:《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总体方案》的颁布,开启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全面改革。此次改革方案立足课堂,聚焦教学,以微观视角作为切入点,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与突破。相比以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佳、文化性匮乏、创新性不足的沉疴积弊,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其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质量;交往行为理论  一、问题的提出  面对不断变化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