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职院校课程改革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q8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立足于高职院校课程开设的特点与现状,提出了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指导方向,为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提供良好的导向。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课程建设
  一、概述
  从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特点来看,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针对社会需求输送应用型人才,鉴于此,高职院校课程开设与本科院校和研究型大学相比有很大的区别。高职院校应针对自身发展的特点和当地社会需求形势来开设课程。从以往开设课程的经验来看,高职院校往往向本科院校看齐,开设大量的理论课程。但从社会人才需求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因此,本文从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角度出发,立足于建筑施工技术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对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策略进行论述。
  二、高职院校课程开设现状
  当前高职院校课程开设基本上向本科层次靠拢,而高职院校的大多学生底子差,课时少,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那么多的专业课,这就导致大部分学生每天都在上课,上不同的课,学到了相当多的知识,但到最后依然是泛而不精,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工作模式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当前高职院校开设课程往往是从满足学生就业的角度出发,争取能够将学生工作中用到的课程统一安排给学生,希望借此能够适应工作单位的需求。事实上,统一全面的安排课程并不能够突出学生的优势,尤其是以实践为主的学科。以建筑工程为例,建筑工程系学生施工技术专业的学生就必须掌握好在施工方所需要的技能,如测量、放线以及必要的施工技术,而造价专业的学生,则对图纸的识读、定额套价、预算软件的熟练应用有更高的要求,大统一下的教学环境会造成学生对每一门功课都很重视,容易忽视专业特色,虽然学生就业时可以具有更广泛的就業渠道,却很难满足用人单位对学生基本素养的要求。
  三、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方向
  1.坚持一体两翼教学模式
  针对高职院校当前发展的现实,高职院校应该立足于学校当下拥有的办学条件,坚持一体两翼,共同发展高校特色专业。
  一体两翼就是指以课程改革后的课堂教学为主体,以实践教学与技能提高为两翼,充分发挥实践课程的重要性,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基本技能的掌握,提高实践课程在理论教学中的作用和课时,尤其对于建筑系来说,注重学生测量技能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应单独针对此课程进行训练,对学生技能和实践课程单独分出课时,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强化掌握基本技能,为学生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以学生就业为导向
  高职院校的任务就是增加社会基础人才的培养,以学生就业为培养的根本目的和方向,所有的课程改革和教学环节都应以学生就业为指导方向,为学生就业服务,为企业服务,切实做到学以致用、用而能精、精而能广的培养目的。
  另外,高职院校的生源大多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不像大多数本科院校一样针对全国招生,高职院校大部分是本地区或者是本省的学生。因此,在课程开设过程中,更应该立足于本地区、本省的省情,在教学生基本知识时,重视联系地域实际情况,为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3.明确教学目标,制订教学计划
  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制订教学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针对课程体系和教学标准预先进行规划设计,在对职业工作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合理组合,认真筛选,明确课程目标,在满足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同时,尽量建立知识与能力并重、教学与自学并重的课程模式,让学生不但知道学习,更要积极主动,自发学习,自发研究,自我监督,自我提高。
  4.建设双师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需要的是复合型专业教师队伍,不仅能够进行理论层次上的教学,还要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鉴于此,高职院校应该提倡教师走出去,多接触现实实践,更应该将社会上从事具体事务的专业人才请进来,同时加大对教师教育理论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训,为教师本人的职业素养发展提供平台,也是对学校和学生最大的贡献。
  5.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的课程设计,应该更加注重学生专业技能、专业理论知识、社会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的全面和谐发展。
  人的职业能力发展不是一个抽象的过程,需要不断从情景化的、具体化的学习环境中习得。高职院校在课程开设过程中,可以适当将工作过程中的学习和学习过程中的工作结合起来,在课堂上锻炼学生的工作技能和职业能力。
  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是一项综合性的任务,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学校本身的核心竞争力,关系到学生毕业的职业发展和竞争力,也关系到高职教育的水平。因此,高职院校要重视课程改革,切实提高我国高职教育的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整体素质水平和能力的共同提高。只要如此,高职院校才能培养出更为合格的毕业生,为促进我国教育事业中的发展增添辉煌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李炳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实现校企合作新突破[J].职业,2009(3).
  [2]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3]许春树,侯洁.走工学结合道路,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6(6).
其他文献
摘 要:会计基础是高职会计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也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之一。会计基础课堂教学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融合,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会计专业能力,也能提高学生会计从业资格通过率。  关键词:高职;会计基础;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会计基础是高职会计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其课程教学效果不仅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更会直接影响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会计从业资格证是学生进入会计行业的敲门砖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2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52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成A、B两组,A组27例短节段
新课程环境下的语文课堂理应关注“人”的发展,善待生命的自主性和独特性。也就是说,新课程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意味着自由与意味着平等对话。语文课应寓教于乐,让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中得到尽情彰显。  一、保护自尊,把学生看成生活中的人  现代教学理论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存在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面是感觉—思维—知觉、智慧过程,另一方面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过程,两者密不可分。新型的师生关系落实到课堂
目的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共89例,其中男性43例,女
通常,试井分析方法基于单相渗流基础上,但在实际生产中,尤其是凝析油气田开发中后期,地层和井底附近经常发生两相或三相同时流动的多相渗流情况,需要对单相流试井理论方法加
油井无电缆传输测试工艺技术可解决无法实施常规测试方法录取动态生产资料的油井生产测试问题。该工艺技术在油井检泵作业施工期间进行,测试仪器和无电缆传输系统随泵下入井内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6年6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表现的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