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本为本 提高语用能力

来源 :读与写·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kedeh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语文课标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要求,教师应以本为本,深入解读语文教材,备课中把握文本言语材料,关注表达;教学中培养学生在熟读中与思考探究相结合的读书方法,进而自读探究课外阅读,记录读书笔记,在广泛的阅读中,提升语文素养;教学中抓住字、词、句、段的特点进行点拨,从读到悟再到运用,架设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之间的桥梁,感悟表达方式方法,实现语文阅读的得“意”又得“言”,提高语用能力。
  【关键词】:以本为本  关注表达  探究   运用
  《语文课标》明确指出:“语文的课程目标是致力于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根据这一要求,在语文教科书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出来。老师们要深入解读,把握言语技能和言语能力的关键,进行合理有效的设计,并在教学中强化语言的功能。
  一、解读时关注表达
  教師在教学中自己要先发现文章的表达技巧,才能引领学生发现。所以教师在备课中,解读文本时要细心关注字、词、句、段、篇背后的表达技巧。如一个字,“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又如一句话“一枝红杏出墙来”,如《荷塘旧事》中的几个美句;有的是文章中的某些段落,如《走遍天下书为侣》中说明书可以反复读的那一自然段;有的是文章结构,如《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一文的倒叙。备课中,教师应该课程标准中关于这个学段的教学目标心中有底,再认真钻研关于本课的左右相关内容。接下来最重要的是反复研读课文,读出自己的理解、感悟,与作者产生共鸣。最后站起来,凭借这篇课文“例子”,提取精华,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学习重点的阅读教学的内容。
  二、熟读中探究表达
  在层面上一味地读,没有深入地思考探究,往往事倍功半。读亦然重要若与思考探究结合起来,意义更为重大。
  1、课内研读探究。例如《钓鱼的启示》,笔者这样教学:
  师(课件出示句子)
  课文中哪些句子描写月光呢?请同学们开始根据问题读课文。
  生1:……
   生2:……
   生3:……
  师:再反复读读,读出感受。
  学生回答,师相机板书:(高兴、得意、激动、惊喜、喜出望外、……
  委屈、难受、恋恋不舍、沮丧、遗憾……)
  师:同样是月光,为何我的心情却不一样呢?
  师(课件出示句子)
  请同学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
  生:齐读
   师:此时此刻,你明白孩子的心情吗?
  生:恋恋不舍……
  师:孩子心中的真情实感的这一幕,被皎洁的月光见证了。我们也来学习作者借助月光,表达一下孩子此时的心情。
  写话训练:
  (课件出示课后练习):
  生:(开始练习写话)
  师展示部分学生练习。
  师小结:借景寄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在教学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反复研读探究文本,“授之以渔”,领略写作的技巧。
  2、课外自读探究。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发现文章表达技巧,除了课堂上引导探究外,更应让学生运用课内所学的读书方法去阅读探究,写读书笔记。如下表:
  长期坚持下来,学生的语文素养必能在广泛的阅读中得以提升。
  三、对话中点拨表达
  理想与现实往往有一定的差距,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感知体会到潜藏于文本背后的言语智慧。教师必须在对话中进行妙点巧拨。
  1、字词方面。字词是组成文章的基本元素,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些关键词,以词串篇,引导学生在不断的品析中,提升学生言语的表达力。
  2、句子方面。例如,《三个儿子》中的“一个……又一个……另一个……”句式练习。
  老师先用这个句式复述课文内容再让学生用这个句式复述课文中的言语。
  师:这么重的一桶水,妈妈会累得——
  生1:妈妈们会累得疲惫不堪;
  生2:妈妈们会累得筋疲力尽;
  生3:妈妈们会累得气喘吁吁。
  师(出示练习):“三个妈妈可累啦!一个    ,又一个    ,另一个     。”
  这样,通过层次性、过程性的引导教学,让学生深入认识、积累、训练和运用,增强表达的能力。
  3、语段方面。例如教学《走遍天下书为侣》的第5、6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5、6自然段,找出这两段话中怎样阐明“书可以常读常新”这个观点的相关句子,感悟作者的表达技巧。
  生1: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书比作亲密的朋友和温暖的家,表明书可以反复见面反复读。
  生3:作者最后总结观点:“如果你看过这本书无数遍,你就能从这本书中发现无数的东西。”
  师:作者为什么不先提出观点,再说明理由?同学们联系前几个自然段想一想。
  教师无形中架设起了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之间的桥梁,长期下来地引导学生们从各种形式的朗读到感悟再到运用,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阅读与写作结合[工具]与[人文]共舞 郭其平--《福建教学研究》-2011
  (2).激活形象,领悟语言表达形式 吴妮娜--《教育科研论坛》-2011
  (3).把批改作文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 陈利兴--《福建教学研究》-2011
  (4)观照言语表达形式,磨砺言语表达智慧 陈洁男--《小学教学研究》-2010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教师应当加强课堂教学手段的创新。与此同时,也应当学会开发与设计课外实践作业,通过这种作业形式能够充分突出学生的个性,推动学生们全面发展。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外实践性作业开发与设计进行探讨,希望能够提升学生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外实践;开发;设计  在进行课外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走出课堂,运用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也应当合理设计和开
【内容摘要】:俗话说“鸡蛋从外面打破是食物,从内部突破是成长。”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员,该如何成长是每个人面临的选择。经常听到一些同事在发牢骚:“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以前的孩子怎么怎么好……”。作为数学老师,从教十余年,在如何抓孩子成绩这方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那究竟要不要紧跟名师的理念,提升自己呢?会不会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而打退堂鼓呢?有过犹豫、有过退缩,但最后终究是跟着一帮年轻人加入了《心动力》
摘要:小学语文的教学不是独立的学科,是可以与其他的学科结合在一起的。开学初我开设了一个课题,就是把语文中的阅读教学与劳动基地课程相结合。  关键词:现状、结合、阅读、写作。  小学生的阅读教学和习作一直是语文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孩子们通过阅读了解世界,搜集信息。为了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我在学校找到了一个契机,把语文的阅读和写作的教学与劳动基地课程相结合,并且开展了课题研究。  1.我校劳动
摘要: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它是众多学科领域的基石,而小学数学教育更是至关重要的,小学数学教育关乎后未来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素养。基于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性,在此主要探讨一下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并结合笔者自身在教学实践中经验,对兴趣教学在课堂实际上的应用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教学;应用  前言  小学阶段学生心理特征明显,天真烂漫,以及贪玩都是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摘要】近些年我国市场经济实现了跳跃式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逐渐提高,这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帮助。目前,国家正在深化改革教育行业,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在实施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当中,有非常明确的指示:要大力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几何直观能力,使小学生们的数学综合素养得到提高。而提高小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就能够有效培养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
摘要:随着新课改革政策的深入发展,各大教学课堂开始越来越多的出现新型教学理念,为了能够更好的改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创客教学理念开始受到广泛应用。本文简要叙述了基于创客教育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以期为提高小学生学习水平做出贡献。  关键词:创客教育;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  创客教育作为新型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到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活动中,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