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注浆技术的施工工艺及应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u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在施工的过程中桩端注浆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种建筑施工中。本文就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建筑;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施工
  中图分类号: U443.15+4文献标识码: A
  1.后注浆技术加固原理
  (1)改善持力层条件、提高桩的承载力。钻孔灌注桩成孔过程中,土体扰动、桩底沉碴和桩周泥皮对桩基承载力产生严重负面影响。为了改善和提高桩基承载能力,采用后注浆法加固措施,可使单桩承载力提高40%~120%,粗粒土增幅高于细粒土,桩侧、桩底复式注浆高于桩底注浆;桩基沉降减小30%左右。可利用预埋于桩身的后注浆钢导管进行桩身完整性超声检测,注浆用导管可取代等承载力桩身纵向钢筋,从而改善持力层的物理力学性能,恢复和提高持力层土体强度。
  (2)提高桩侧摩阻力钻孔灌注桩与桩周土体间空隙降低了桩侧摩阻力;桩周泥皮阻碍了桩身与桩周土的结合,降低了摩擦系数,同样降低了桩侧摩阻力。桩底注浆在高压作用下,浆液沿桩土界面上返,通过渗透、填充、胶结综合作用对桩周泥土置换和空隙填充,在桩周形成脉状结合体,使桩侧摩擦阻力大幅度提高;同时浆液横向渗透到桩侧土层中也起到了加大桩径的作用,从而改善持力层受力状态和荷载传递性能。
  2.后注浆技术施工原理及施工工艺
  (1) 施工技术原理。灌注桩后注浆基岩补强双液注浆方案是采用高压旋喷钻机清洗孔底,再利用高压注浆对桩端的岩石裂隙、溶槽及溶沟等进行填充、固化,保证工程质量。
  (2)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1)钻孔施工:在桩身离钢筋内侧5~10cm的距离,以120。分布三个孔,采用地质钻机成孔,作为注浆孔。钻孔过程中施工人员应严格控制钻孔深度,确保钻孔深度在桩底以下≥50cm。(2)孔底清洗:采用高压旋喷钻机,旋转喷射(3~5MPa)水流冲洗、清洗孔底,直至灌注桩孔底泥坯及岩粉被冲出孔底,排气返水清澈为止。(3)注浆管埋设:每孔埋设直径32mm镀锌注浆管,在底端0.1m内设置梅花形蜂窝眼便于均匀出浆(注浆管能拔出时可循环使用)。埋设直径25mm镀锌管一根在桩身底与桩孔底之间设置蜂窝眼(用于二次补浆)。出气管在封口以下长度不大于0.5m。注浆管与检测孔上部应采用早强型(48h强度不小于C25)灌浆料进行封堵,封口长度应不小于2m,注浆管与出气管应高出孔口0.5m。(4)注浆施工:注浆采用二次注浆法,浆液先稀后浓,采用2TG60/210双液注浆机,将配好的漿液与水玻璃分别通过注浆注浆管高压注入孔底汇合,对孔底进行封堵。封堵完成后撤出水玻璃注浆管,采用水泥净浆进行高压灌注,控制注浆速度,待出气管冒出水泥浆时,采用螺栓堵头或阀门方式密封出气口,然后继续加压到恒压(6MPa),停止注浆。阀门紧闭注浆孔1h,方可断开与高压泥浆泵连接管路。待第一次注浆初凝后利用埋设在孔内的镀锌管二次进行补浆,填充第一次注浆的细小裂隙和空洞。浆液终凝后方可拆除阀门。
  (3)注浆施工工艺。(1)清孔。清孔有以下两种作用:①避免注浆时注浆管及桩底孔隙的堵塞,保证注浆能顺利进行;②将桩端夹杂在碎石、卵石中的泥质碎屑冲洗干净,可以提高注浆后形成的混凝土体的强度。清孔时先将第一根注浆管与注浆泵用注浆软管连接,同时将其余3根注浆管的阀门打开。用注浆泵向第一根注浆管压入清水,持压一段时间后发现两根管子有泥浆冒出。继续持压30分钟这两根管子中有清水喷出。将有清水喷出的两根管子的阀门关闭,继续向第一根注浆管注入清水直至第四根管子喷出清水停止清孔。(2)注浆。注浆采用三种不同配合比的水泥浆。开始注浆时为避免注浆管及桩底孔隙的堵塞注入的水泥浆水灰比为2;随着注浆的进行在中间阶段注入的水泥浆水灰比为0.5;为提高注浆的质量最后阶段注入的水泥浆水灰比为0.45。具体的施工工艺方法如下:①开始注浆时向用注浆泵向第一根注浆管注入水泥浆,同时将其余三根注浆管的阀门打开。当其余三根注浆管中有水泥浆喷出时将其阀门关闭,继续向第一根注浆管注浆。当压力表压力达到4MPa停止注浆,此时第一根管注浆量为1.12m3。②用注浆泵向第二根注浆管注浆。当压力压力达到4MPa停止注浆,第二根管注浆量为1.96m3。③同样向第三根注浆管注浆,压力达到4MPa停止注浆,第三根管注浆量为2.24m3。④最后向第四根注浆管注浆,压力达到3.5MPa时桩南侧约3m地基处有水泥浆冒出。此时桩底注浆已饱满随即停止注浆,第四根管注浆量为1.4m3。
  3.后注浆法在钻孔灌注桩中的应用
  灌注桩后注浆(Cast-in-place pile post grouting-简写PPG)是灌注桩的辅助工法。该技术旨在通过桩底桩侧后注浆固化沉渣(虚土)和泥皮,并加固桩底和桩周一定范围的土体,以大幅提高桩的承载力,增强桩的质量稳定性,减小桩基沉降。对于干作业的钻、挖孔灌注桩,经实践表明均取得良好成效。故本规定适用于除沉管灌注桩外的各类钻、挖、冲孔灌注桩。该技术目前已应用于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数以千计的桩基工程中。
  单一工艺的钻孔灌注桩,由于成孔工艺的固有缺陷,容易导致桩底沉渣和桩周泥膜等隐患。钻孔灌注桩的后注浆技术是成桩时在桩底或桩侧预置注浆管路和注浆装置,待桩身达到一定强度后,通过注浆管路,利用高压注浆泵压注以水泥为主剂的浆液,对孔底沉渣和桩侧泥皮进行固化,从而消除传统灌注桩施工工艺固有缺陷,达到提高桩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量的目的。
  灌注桩桩底后注浆和桩侧后注浆技术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桩底注浆采用管式单向注浆阀,有别于构造复杂的注浆预载箱、注浆囊、U 形注浆管,实施开敞式注浆,其竖向导管可与桩身完整性声速检测兼用,注浆后可代替纵向主筋;二是桩侧注浆是外置于桩土界面的弹性注浆管阀,不同于设置于桩身内的袖阀式注浆管,可实现桩身无损注浆。注浆装置安装简便、成本较低、可靠性高,适用于不同钻具成孔的锥形和平底孔型。
  桩底后注浆管阀的设置数量应根据桩径大小确定,最少不少于2 根,对于d>1200mm 桩应增至3 根。目的在于确保后注浆浆液扩散的均匀对称及后注浆的可靠性。桩侧注浆断面间距视土层性质、桩长、承载力增幅要求而定,宜为6~12m。
  浆液水灰比是根据大量工程实践经验提出的。水灰比过大容易造成浆液流失,降低后注浆的有效性,水灰比过小会增大注浆阻力,降低可注性,乃至转化为压密注浆。因此,水灰比的大小应根据土层类别、土的密实度、土是否饱和诸因素确定。当浆液水灰比不超过0.5 时,加入减水、微膨胀等外加剂在于增加浆液的流动性和对土体的增强效应。确保最佳注浆量是确保桩的承载力增幅达到要求的重要因素,过量注浆会增加不必要的消耗,应通过试注浆确定。这里推荐的用于预估注浆量公式是以大量工程经验确定有关参数推导提出的。关于注浆作业起始时间和顺序的规定是大量工程实践经验的总结, 对于提高后注浆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4. 结语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灌注桩施工技术的不断完善,后注浆技术的利用也在不断的完善和使用,成为当前施工建设中的主要形式和方法。其在施工是是通过利用轧亚注浆泵压入水泥为主的浆液对孔底和桩侧泥皮进行固化、桩端阻力及其桩侧阻力的提高过程,从而达到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少沉降量的一种先进的技术方法和施工措施,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益。参考文献
   [1] 张忠苗《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及工程应用》中国建筑出版社
   [2]《钻孔灌注桩施工规程》DB08-202-92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建设行业的迅猛发展,房地产行業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然而在房地产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建设工程管理却没有与之协调发展,存在着种种问题和不足。本文作者结合多年工程管理经验,就建设工程管理工作进行了简单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工程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资料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1 建筑工程管理概述  1.1建筑工程管理定义
摘要:园林景观设计是城市园林建设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随着经济水平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审美水平越来越高,对园林景观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升。本文主要对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现状,设计趋势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园林建设。在这个快节奏的
摘要:电力企业是新技术、信息高度密集化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紧密相关。随着国家电网公司“SG-186”、“SG-ERP”项目进展,相继上线了相关生产、经营、管理类信息系统,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很好的保障。随着信息系统的上线运行,信息系统资源数量逐渐增多,规模越来越大,随之出现的是信息系统资源利用效率逐渐减小。为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消除“自转”和“两张皮”现象,避免数据重复录入和业
摘要:本文介绍了选煤厂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整体设计,包括硬件架构、软件架构以及典型的应用,展望了选煤厂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选煤厂;综合自动化;生产管理;设备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8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重工业得到迅速发展,煤炭是重工业的能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對精煤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我国选煤厂在近几年得到迅速发展。随着技术的提高,选煤工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水平使得人们加强了对于城市规划发展建设的关注。本文从城市发展现状入手简单分析研究了现阶段城市规划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谈规划的有效统一上,因此如何实现城市设计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有效统一与融合,已经成为城市规划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  中图分类号: TU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发展越来越迅猛,人们对房屋建筑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对房屋建筑的形象设计、景观设计、节能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从而以期达到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房屋 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随着建筑业的飞速发展,房屋建筑设计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知。房屋建筑的设计,关系着建成后的使用情况,也关系着在建筑施工中能否顺
摘要: 建筑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大,建筑施工单位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进一步完善建筑施工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通过对房屋结构设计进行论述,以分析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应用的必要性。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房屋结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建筑作为固体艺术,是美观与结构以及设计共同作用的结果
期刊
【摘 要】随着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的迅速发展,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也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但同时,各种各样的建筑质量问题,尤其是建筑电气的质量问题也频频发生。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中建筑电气工程虽然不是主体工程,但在建设工程中的复杂程度和投资比重却越来越大。为了提高房屋建设的总体质量,就必须保证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建筑电气工程,对于一个建设工程的使用功能、竣工后运行的安全可靠程度、投资效
摘要:建筑工程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其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会关系到整个工程的经济性与整体性,施工技术管理对搞好工程质量、提高企业效益、降低生产成本、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内涵理及意义入手,结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详细剖析了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的有效措施,和同行共勉。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 难点问题; 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