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阅读的教学策略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9784582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夸美纽斯曾指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体验,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有利于抽象知识的感性化、形象化,使具体感知和形象思维相结合,激起学生对新问题探索的兴趣,增进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联系生活。叶圣陶先生指出:“学语文,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表明:越逼近原型,理解越快、越真。对于课文中有生活体验的内容,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感悟,而对某种缺乏生活体验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一些机会让学生去亲历,加强体验,促进感悟。如《捞铁牛》一课的教学,可结合这样一个小实验:让每个学生准备一桶水,一个铅球(或石块)。先让学生把铅球放入水桶中,然后从水桶底拿到水面,再把铅球从水面拿出水桶。如此反复几次,感受到铅球在水中和水外的重量变化。由于学生有了亲身的体验,对浮力这个概念有了形象的感知,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兴趣浓厚,达到了良好效果。因此,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与积累,既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又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角色扮演。在体验式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各种条件,给予学生表演的机会,一方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另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体验。如在教《会摇尾巴的狼》一课时,可组织学生分别扮演狼和老山羊。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狼”从装出伪善的面孔到露出凶恶本性以及“老山羊”不轻信花言巧语,一步一步地识破狼的诡计、凶残本性的过程。通过角色扮演,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文章所描绘的形象有了更真切的体验。
  3.展开想象。在体验式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的关键处进行拓展,运用想象,展开与文本的对话,加强语言实践,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升华情感体验。如在《生死相随的海鸥》一文的教学中,可多处运用想象体验,当小海鸥的叫声惊动了其他的海鸥,他们成群结队地赶来营救时,可想象这一场面的气势;在写到只有一只海鸥与受伤的海鸥生死相随时,可想象它们是什么关系;在两只海鸥随波而去时,可想象它们的结果……通过想象,使学生与海鸥一起飞翔,与海鸥一起受伤,与海鸥一起随波而去,与海鸥一起体验感悟友情与亲情。
  4.补充资料。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而且他们与作者所处的年代不同,所以在社会环境、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与文本都有相当大的距离。要让学生真切体验文本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情感,就成了教学中的难点。因此,适时适度地补充相关资料是必不可少的。在学习《“走”完长征的婴儿》一文时,由于课文内容离学生的生活时代比较远,对小学生来说体会长征精神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帮助学生突破难点,除了让学生品读文本中描写红军遇到困难的语句外,还可以补充播放一段红军长征的录像,调动学生的感官,深入了解红军长征途中的艰辛。当学生有了一定的体验感悟时,再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长征精神的,在彼此交流感悟的基础上,学生才能较深刻地体会到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摘自《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年第10期)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竞争环境的日趋激烈,制造业发生了新的变革,呈现出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服务化转型。在这种发展趋势下,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通过为客户提供服务来增加
江西省玉山县中小学专家教师培修班80名学员浩浩荡荡向上海进发,拉开了异地研修学习的帷幕。此次的上海培训形式新颖,是我们以前从未经历过的。我们聆听了专家、名师的讲座,封闭的教育心灵通过洗礼,终于迎来了新鲜的活力。最难以忘怀的是培训期间,我们回归了学生时代,每天晚上在学习小组中交流、讨论白天的听课感悟,并写下千字以上的反思。第二天一早,专家讲课前的半小时,小组代表的轮流汇报让学员之间实现了心与心的碰撞
随着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日益重视,绩效管理成为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的核心,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而如何有效评估企业成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持续提高他们的
“学习维度论”给我们这样的启示:理论培训应与教师的情感偏好、认知水平相联系,并及时反思。基于此论,教师理论培训应从“异”字着眼,做好“异”字文章。首先,培训内容要“异”。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与教师原有的理论体系不一样。主要体现在培训的课程设置要新颖、丰富。传统的某位专家个体专题讲座的培训内容是无法满足众人需求的,也就无法激发教师的学习兴趣。培训的内容应该有教学理念的熏陶、教学方法的剖析、教学艺术的指导
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西南大学教育硕士生导师。在国内各级刊物上发表文章400余篇,出版论著近20本,代表作有《新课程:生命课堂的诞生》《新课程:教学创新新视点》《新课程:做行动研究者》《理想的语文课》等。    语文学习要在情境中展开,在活动中推进,很多时候,阅读教学中依据课文内容进行表演活动、开展游戏等,是教师容易选择、学生乐意参与的教学方式。但是,通过表演来学习课文,教师要慎重,并不是所有的
“需求式”骨干教师培训模式是从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出发,组成打破年级、学校界线的学术研究小组,在研究中指导教师寻找专业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指导,让教师根据相关理念,反思教学行为,研究和解决专业化成长中的矛盾、困惑和难题,通过“需求与学习——预设与研究——论证与互动——创特与辐射”四个阶段,打造一支既有理论素养又有教学研究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  第一阶段:需求与学习。需求是研究的关键
探索大师工作室引导下的“三全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实践,将“三全育人”理念融入特色教材、课程体系、教学评价等,提高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