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夸美纽斯曾指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体验,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有利于抽象知识的感性化、形象化,使具体感知和形象思维相结合,激起学生对新问题探索的兴趣,增进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联系生活。叶圣陶先生指出:“学语文,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表明:越逼近原型,理解越快、越真。对于课文中有生活体验的内容,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感悟,而对某种缺乏生活体验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一些机会让学生去亲历,加强体验,促进感悟。如《捞铁牛》一课的教学,可结合这样一个小实验:让每个学生准备一桶水,一个铅球(或石块)。先让学生把铅球放入水桶中,然后从水桶底拿到水面,再把铅球从水面拿出水桶。如此反复几次,感受到铅球在水中和水外的重量变化。由于学生有了亲身的体验,对浮力这个概念有了形象的感知,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兴趣浓厚,达到了良好效果。因此,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与积累,既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又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角色扮演。在体验式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各种条件,给予学生表演的机会,一方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另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体验。如在教《会摇尾巴的狼》一课时,可组织学生分别扮演狼和老山羊。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狼”从装出伪善的面孔到露出凶恶本性以及“老山羊”不轻信花言巧语,一步一步地识破狼的诡计、凶残本性的过程。通过角色扮演,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文章所描绘的形象有了更真切的体验。
3.展开想象。在体验式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的关键处进行拓展,运用想象,展开与文本的对话,加强语言实践,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升华情感体验。如在《生死相随的海鸥》一文的教学中,可多处运用想象体验,当小海鸥的叫声惊动了其他的海鸥,他们成群结队地赶来营救时,可想象这一场面的气势;在写到只有一只海鸥与受伤的海鸥生死相随时,可想象它们是什么关系;在两只海鸥随波而去时,可想象它们的结果……通过想象,使学生与海鸥一起飞翔,与海鸥一起受伤,与海鸥一起随波而去,与海鸥一起体验感悟友情与亲情。
4.补充资料。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而且他们与作者所处的年代不同,所以在社会环境、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与文本都有相当大的距离。要让学生真切体验文本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情感,就成了教学中的难点。因此,适时适度地补充相关资料是必不可少的。在学习《“走”完长征的婴儿》一文时,由于课文内容离学生的生活时代比较远,对小学生来说体会长征精神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帮助学生突破难点,除了让学生品读文本中描写红军遇到困难的语句外,还可以补充播放一段红军长征的录像,调动学生的感官,深入了解红军长征途中的艰辛。当学生有了一定的体验感悟时,再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长征精神的,在彼此交流感悟的基础上,学生才能较深刻地体会到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摘自《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年第10期)
1.联系生活。叶圣陶先生指出:“学语文,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表明:越逼近原型,理解越快、越真。对于课文中有生活体验的内容,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感悟,而对某种缺乏生活体验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一些机会让学生去亲历,加强体验,促进感悟。如《捞铁牛》一课的教学,可结合这样一个小实验:让每个学生准备一桶水,一个铅球(或石块)。先让学生把铅球放入水桶中,然后从水桶底拿到水面,再把铅球从水面拿出水桶。如此反复几次,感受到铅球在水中和水外的重量变化。由于学生有了亲身的体验,对浮力这个概念有了形象的感知,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兴趣浓厚,达到了良好效果。因此,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与积累,既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又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角色扮演。在体验式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各种条件,给予学生表演的机会,一方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另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体验。如在教《会摇尾巴的狼》一课时,可组织学生分别扮演狼和老山羊。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狼”从装出伪善的面孔到露出凶恶本性以及“老山羊”不轻信花言巧语,一步一步地识破狼的诡计、凶残本性的过程。通过角色扮演,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文章所描绘的形象有了更真切的体验。
3.展开想象。在体验式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的关键处进行拓展,运用想象,展开与文本的对话,加强语言实践,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升华情感体验。如在《生死相随的海鸥》一文的教学中,可多处运用想象体验,当小海鸥的叫声惊动了其他的海鸥,他们成群结队地赶来营救时,可想象这一场面的气势;在写到只有一只海鸥与受伤的海鸥生死相随时,可想象它们是什么关系;在两只海鸥随波而去时,可想象它们的结果……通过想象,使学生与海鸥一起飞翔,与海鸥一起受伤,与海鸥一起随波而去,与海鸥一起体验感悟友情与亲情。
4.补充资料。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而且他们与作者所处的年代不同,所以在社会环境、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与文本都有相当大的距离。要让学生真切体验文本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情感,就成了教学中的难点。因此,适时适度地补充相关资料是必不可少的。在学习《“走”完长征的婴儿》一文时,由于课文内容离学生的生活时代比较远,对小学生来说体会长征精神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帮助学生突破难点,除了让学生品读文本中描写红军遇到困难的语句外,还可以补充播放一段红军长征的录像,调动学生的感官,深入了解红军长征途中的艰辛。当学生有了一定的体验感悟时,再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长征精神的,在彼此交流感悟的基础上,学生才能较深刻地体会到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摘自《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