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默的力量

来源 :非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qi_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扎米亚京说书是可以爆炸上千次的炸药。我明白这些音乐不是。它们更应该是繁花静静盛放,直至枯萎干燥的过程。范宗沛的音乐,让我听见沉溺的力量。
  而如若不是这闲适来得刚刚好,我的尖锐日益被富足舒缓的生活磨灭,平静生活空出来的大段大段空白,让我能抬头发呆,低头写字,便不会狂恋上范宗沛的大提琴,而对他的介绍也不会被提上日程,
  先说提琴。提琴始终是悲伤的。即使许多人加快它们的节奏用以制造欢乐旋律,但它们始终有一股忧伤情结在。欲拒还迎的拉扯,恰似人内心隐秘的情感波动。在如此幽美的弦乐中,听到理解、共鸣,而后僵直身子静静地感受:自己的回忆被音乐倾听。
  夜半的黑暗之中,听《范宗沛与孽子》。我以为我做了一场追逐着动荡不安的青春梦。然而它只是睁眼凝视着黑暗产生的幻觉。或者说:是一场放映给自己的、转瞬即逝的电影。雷光复的音乐,也为听众放过这样的电影。它们皆如汹涌浪潮,已然跃出音乐范畴。
  
  《范宗沛与孽子》
  
  最喜欢“问”。曲中有惊雷。不只是缓慢吟哦的乐章而已,其中的大提琴有情绪:不能爱的纠结,缠绵的柔软和背叛的响声。这旋律很真,并不避讳某些不堪和惊心的片段,听者会有淋漓完整的聆听过程。所有的旋律都不如曲名那般愉快(“龙风恋曲”、“杨柳”、“回乡”之类)。而是沉稳地拉开听者的回忆和愁,让人沉溺而不自知。至于“纯真年华”和“戏水”,用提琴与跳跃的钢琴搭配,谱出了一段只含淡淡惆怅的年少记忆——曲子中难以抹去的,是永远的挣扎和纠结。提琴的张力和钢琴的点水配合,出现在悲伤的间隙或者某个段落,有时候比剧情更让人难以忘怀。
  这个时候听范宗沛,就像年少时阅读安妮宝贝的书,看见浓烈的自我影子。带来深深感叹。
  
  范宗沛与《孽子》
  
  范宗沛的音乐,在他《意外的温柔》中早有领教。真正爱不释手的,是这张他为台湾男同志电视剧《孽子》创作的原声大碟《范宗沛与孽子》(Crystal boys)。范宗沛融合了钢琴、提琴等古典乐器(钢琴:林海),在精心编排之外产生的新旋律让人不由得佩服起大师的深厚功力。
  至于《孽子》,正如作者白先勇所说,是写给那一群在最深最深的黑夜里,独自彷徨街头,无依无归的孩子们的。大环境的愁苦和同性的纠结在里头随处可见,为《孽子》做的原声自然以悲为基调。于是,在创作这张原声上、范宗沛自言,除了表达特殊情感间的压抑和挣扎,更需要突破同性题材的框,去谱出关于亲情,友情、环境的乐曲。
  范宗沛,他的音乐造诣从网络上许多冷冰冰的数据中显而易见。然而聆听的时候是温暖的,或者在他的温柔中坠落到更深更蓝之处。存在这样的两种极端感受。这就是静默的力量。至于静默带给听众的,就是各有所取了。
其他文献
目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无家族史的2-6倍。随肥胖患病率的增加,与1994年前相比,儿童和青少年的2型糖尿病的患病已经增加了5-10倍。2型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