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B超检查容易漏诊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yw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5歲的何女士家在福州,因阴道出血,在当地医院做了盆腔彩超检查,诊断为异常子宫出血,一直给予止血治疗半年多没有效果。何女士前往大医院就诊,专家给她做了妇科检查,发现宫颈增大呈菜花状,触之易出血,属于宫颈癌的典型表现。随后进行宫颈活检,病理检查证实是宫颈鳞状细胞癌。因为何女士拖延了病情,无法进行手术,只能放疗。
  “(筛查宫颈癌)正确的方法是做妇科检查,可以看到宫颈息肉,宫颈有无出血。”对此,福建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委员何春妮主任医师介绍,B超检查无法替代宫颈筛查。做宫颈筛查,包括TCT(液基细胞学检测)和HPV(人乳头状瘤病毒),可以将90%以上的宫颈癌扼杀在“癌前病变”阶段。
  很多女性害怕做妇科检查,以为每年做一次盆腔B超检查就万事大吉。临床上,B超可以了解子宫内膜的厚度,检查宫腔内有无息肉、肌瘤,甚至内膜癌等异常,以及卵巢、输卵管有无肿瘤等。但是,B超查不出宫颈病变,建议女性从25岁或者有性生活开始3年直到70岁,都应常规检查TCT和HPV,筛查宫颈癌。研究发现反复持续感染高危型HPV是宫颈癌的元凶。
  需提醒的是,同房后出血是宫颈癌最常见的症状,一旦发现“早期信号”,尽早就诊。同时,阴道不规则出血,出现月经不规律,特别是围绝经期女性,很容易误诊成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来治疗。绝经后多年,突然出现阴道流血,通常出血量不多,也要尽早排除子宫内膜癌。部分宫颈癌患者没有出血症状,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黏液样白带,也很容易忽视。
其他文献
新业态衍生出新型用工模式。互联网平台用工具有从属性弱化、自主性增强、来去自由的特征,我国现行的劳动关系认定标准难以准确界定从业者身份,从而导致权利义务分配的失衡。实践中,企业集成的是各项生产要素,调配的是“物”的关系,而平台集成的是掌控生产要素的主体,调配的是“人”的关系。平台具有集成生产要素、组织生产的功能,但其却不是所集成要素的拥有者、使用者。在生产要素的拆解、集成过程中,平台设立企业与从业者具有形式上的“弱从属性用工关系”。互联网平台用工责任研究是一项社会治理课题,探索建立与“弱从属性”特征相适应的
韩愈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师说》是韩愈在国子监任职时所作,借回答李蟠的问题,讽刺当时士大夫之族和求学之人“耻学与师”的不良风气。《师说》作为韩愈教育思想中的重中之重,对教师的职责、择师标准及师生关系进行了详细论述。通过对《师说》解读,论述给予当代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