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些年,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科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建筑中智能化系统被广泛应用。智能化建筑的运行以及应用标志主要就是弱点工程,在建筑行业以及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弱电工程;智能化系统;建筑
一、智能建筑弱电系统集成的方式
(一)以BAS为中心的系统集成方式
BAS是楼宇自动控制系统的简称,以楼宇自控系统为中心的集成,就是将楼宇自控系统的通信控制装置与其他产品连接起來,采用串行通信的方式,实现数据在系统间的传递。
采用这种系统集成方式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利用这一集成方式,能够对建筑电气设备参数进行采集与控制,并对其进行优化,实现了对智能建筑现场设备的实时监控;(2)目前智能建筑弱电系统中,采用这一集成方式,其软件一般都是自成独立的系统,在对外开放功能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大部分的楼宇自控系统在网络环境下与其他的应用程序实施数据交换存在局限性,并且与上级集成系统实施数据交换过程中会产生瓶颈,影响信息集成与共享的效果。(3)通常情况喜爱,楼宇自控系统不具备在网络环境下的信息集成管理能力,不能提供较为透明的网络信息数据源,并且也不具备开放的数据接口,不能像用户提供分布式的使用环境与条件。(4)目前智能建筑弱电系统以楼宇自控系统为中心的集成产品,可供选择的方面以及优化的空间都存在严重的局限性,这就说明这一集成系统向下的包容能力极差。
(二)区域网-子系统集成方式
区域网-子系统集成方式,采用集成智能建筑管理系统。该系统结构包括集成管理层、系统管理层以及设备层。该集成方式下的系统硬件采用通信网关将各个子系统进行连接,并对各个子系统电气设备相关数据进行实时采集。系统的网络结构为以太网结构,瞎用智能代理技术,并采用C/S工作模式。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采用这一集成方式,其可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新一代支持集成技术的软件已经趋于完善。如C/S工作模式、开放式的数据接口、支持代码重用构件等,这一软件的支持,使得区域网-子系统集成方式成为了可能,并可以提升集成系统运行的效果。(2)网络操作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逐渐的提升,并且越来越普及,一些如WindowsNT4.0操作系统的出现,为区域网-子系统集成方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计算机性能逐渐加强,网络器件的价格也不断的降低,使得这一集成系统下的硬件体系成本降低;(4)区域网一子系统集成的投资一般占全部弱电系统总投资的十分之一以下,但可使智能建筑在智能化、信息化方面提高相当大的水平,具有质的飞跃。
二、对智能建筑弱电工程系统的分析
(一)公共广播传呼系统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逐渐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弱电工程系统作为智能建筑重要的一部分,一般需要在智能建筑中的前台、大堂展厅等公共区域以及面向办公区域和停车场中安置相关的广播传呼系统,用来播放背景音乐或者一些比较紧急的广播。智能建筑弱电工程公共广播传呼系统设计主要会考虑到广播分区、系统方式、扬声器、功放器、切换功能、线路及楼梯方式等,这些因素的全面设计能保证广播传呼系统的稳定运行。通常情况下,建筑公共广播传呼系统中,紧急广播具有最高的优先权,其优先顺序为:紧急广播-一般广播-背景音乐。当建筑中有消防信号产生并控制触发信号达到时,各分区逻辑控制模块就会启动并切换到对应的紧急广播回路。如果平时没有紧急信号产生,那么一般广播优先与背景音乐播放。当然,没有普通广播信号产生时,公共广通传呼系统处于背景音乐播放中。
(二)无线寻呼系统
寻呼系统作为智能建筑信号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目前我国在智能建筑弱电系统中主要采用微蜂窝寻呼系统。微蜂窝寻呼系统是一种可供建筑内部使用的单向通信系统,一般是利用蜂窝小区技术对定场强的专用寻呼网络进行实现。微蜂窝寻呼系统一般包括控制中心、发射单元、传输线路以及寻呼接收机等。目前大多数智能建筑的弱电系统中寻呼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将其控制中心与程控交换机相连,使寻呼信号经数据输出线路达到各楼层蜂窝的发射单元,随之再向外发射,实现人工键盘寻呼或者分机寻呼,可以使场强覆盖区域内的接收机接收到寻呼信号。智能建筑弱电系统中无线寻呼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内部信号对建筑外信号的干扰,以及建筑内的寻呼“盲区”。利用微蜂窝寻呼系统的组网技术,在建筑三维立体空间构成规定空间场强的寻呼系统,扩大了场强覆盖控制的面积,一般在10-50m范围内。另一方面,通过微蜂窝布置成任意形态的无线通信系统,调节发射单元的频率,可以使无线场强分布在限定的空间范围内。这样的设计突破了以往寻呼系统不易调节、发射距离远、易对外界产生干扰的特点,大大提高了弱电系统的性能。
(三)火灾报警系统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火灾报警系统一般包括火灾探测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灭火联动系统以及中央控制系统等。在建筑大楼的消防中心,一般由三套智能消防控制盘构成了中央控制系统,实际对28个回路共2700多探测点和模块进行控制着。一旦中央控制系统检测到火警信号就会立即自动执行该程序,并通过火灾报警系统发生警报,通知大楼内所有的人员撤离及救援。实现了此系统对消防智能系统各模板的通讯监控,并能及时的显示其故障情况。此系统还可以确认报警信号,按照大楼内不同场合的实际情况,将烟感探头灵敏度设置为昼夜灵敏转换模式,从而确保建筑和建筑内人们和设施的安全。
(四)防盗报警系统
对于建筑内贵重物品库房、财务记账室等重要场地需要进行一定的防盗措施,可以采用红外或者微波技术信号探测器对其进行保护。另外在大门设置门磁报警装置,并将报警信号以有线形式传递到安保中心。这是目前我国建筑主要采用的技术之一。
(五)弱电电源接地系统 智能建筑的弱电电源系统需要具备可靠性、稳定性和抗干扰性。尤其是计算机外部设备、通讯设备以及火灾报警装置等需要采用双电源末端自切供电,采用单独UPS装置对终端计算机设备进行配置。弱电电源的接地是弱电系统中重要环节,接地系统必须单独接地,以避免干扰和保护设备。
五、智能建筑中弱电系统的施工
(一)严格管理工程材料和设备的检验
对于施工过程中的组件、材料、设备的改进型严格的管理:
1、合格证
合格证包括设备的出厂日期、产品的名称、制造厂名称、检验员的签字和规格型号等,各类材质的证明要尽可能的详细,并标明设备的原产地和分装地。
2、检验记录
产品质量的检查要根据国家的相关标准按照产品的包装、外观、性能和功能等进行。对于无法进行检测的设备、材料和产品,必须要求厂家提供检测说明和报告。
3、弱电设备的相关文件
包括系统接口制造商、承包商、供应商、硬件设备和软件产品等,要按照要求提供这些设备的产品使用说明、工程设计要求、安装调试说明和维护保养等文件,以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
(二)对各个分包单位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
对弱电承包商进行选择时,要仔細核定承包商的营业执照,对挂靠和资质借用等现象坚决清退。除此之外,还要对项目负责人的相关证件进行审查,如果条件允许,还要对承包商已经完成的项目进行审查。
(三)建立合理的施工组织
施工组织的设计要和建筑弱电的设计进度相协调,并满足弱电系统对材料和质量的要求。较大的工程要对施工组织进行设计,并进行合理的方案设计。建立相应的技术交底制度,将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措施、注意事项、总体意图等向专业的电工和电力系统人员进行交底,并要求在交底资料上签署责任人姓名和交底日期。
(四)加强弱电系统的验收工作
在验收过程中弱电工程主要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和竣工验收等工作。隐蔽工程首先进行验收,隐蔽工程在检查、施工和验收过程中要进行记录,并由相关工程师签字确认。隐蔽工程的质量验收通常使用抽样验收和工程质量验收等,内容主要包括:桥架和管线的走向、排列、弯曲处理、品种、位置、规格和转弯半径等,接头材料的数量、品种和间隔等,各类过路盒和预埋件的规格、品种、数量和位置等,以及预埋地线的规格、品种、连接和位置等。对于弱电系统中竣工验收,要对工程施工中的质量和功能进行全面的严格检查,并严格按照弱电系统的专业质量规范和标准进行验收;对于无行业归口的弱电系统,可以按照智能建筑的建设要求,根据设计的图纸和相关产品设计说明书等进行系统的验收工作。
六、结语
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前进,建筑弱电智能化技术将会获得更大的进步。建筑施工管理应紧密联系施工和客户需求,采取有效地策略的方式来提高建筑水平。加强智能化建筑配套设施的规划与完善,从而保证我国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宋福韫,黄朝辉.有关弱电工程在智能化建筑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3,03:298.
[2]徐实.智能化弱电工程的系统功能和现状的对策[J].科技信息,2013,09:120.
[3]孙亚宁,陈新峰.浅谈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建设中的管理模式[J].民营科技,2011,02:198.
【关键词】 弱电工程;智能化系统;建筑
一、智能建筑弱电系统集成的方式
(一)以BAS为中心的系统集成方式
BAS是楼宇自动控制系统的简称,以楼宇自控系统为中心的集成,就是将楼宇自控系统的通信控制装置与其他产品连接起來,采用串行通信的方式,实现数据在系统间的传递。
采用这种系统集成方式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利用这一集成方式,能够对建筑电气设备参数进行采集与控制,并对其进行优化,实现了对智能建筑现场设备的实时监控;(2)目前智能建筑弱电系统中,采用这一集成方式,其软件一般都是自成独立的系统,在对外开放功能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大部分的楼宇自控系统在网络环境下与其他的应用程序实施数据交换存在局限性,并且与上级集成系统实施数据交换过程中会产生瓶颈,影响信息集成与共享的效果。(3)通常情况喜爱,楼宇自控系统不具备在网络环境下的信息集成管理能力,不能提供较为透明的网络信息数据源,并且也不具备开放的数据接口,不能像用户提供分布式的使用环境与条件。(4)目前智能建筑弱电系统以楼宇自控系统为中心的集成产品,可供选择的方面以及优化的空间都存在严重的局限性,这就说明这一集成系统向下的包容能力极差。
(二)区域网-子系统集成方式
区域网-子系统集成方式,采用集成智能建筑管理系统。该系统结构包括集成管理层、系统管理层以及设备层。该集成方式下的系统硬件采用通信网关将各个子系统进行连接,并对各个子系统电气设备相关数据进行实时采集。系统的网络结构为以太网结构,瞎用智能代理技术,并采用C/S工作模式。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采用这一集成方式,其可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新一代支持集成技术的软件已经趋于完善。如C/S工作模式、开放式的数据接口、支持代码重用构件等,这一软件的支持,使得区域网-子系统集成方式成为了可能,并可以提升集成系统运行的效果。(2)网络操作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逐渐的提升,并且越来越普及,一些如WindowsNT4.0操作系统的出现,为区域网-子系统集成方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计算机性能逐渐加强,网络器件的价格也不断的降低,使得这一集成系统下的硬件体系成本降低;(4)区域网一子系统集成的投资一般占全部弱电系统总投资的十分之一以下,但可使智能建筑在智能化、信息化方面提高相当大的水平,具有质的飞跃。
二、对智能建筑弱电工程系统的分析
(一)公共广播传呼系统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逐渐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弱电工程系统作为智能建筑重要的一部分,一般需要在智能建筑中的前台、大堂展厅等公共区域以及面向办公区域和停车场中安置相关的广播传呼系统,用来播放背景音乐或者一些比较紧急的广播。智能建筑弱电工程公共广播传呼系统设计主要会考虑到广播分区、系统方式、扬声器、功放器、切换功能、线路及楼梯方式等,这些因素的全面设计能保证广播传呼系统的稳定运行。通常情况下,建筑公共广播传呼系统中,紧急广播具有最高的优先权,其优先顺序为:紧急广播-一般广播-背景音乐。当建筑中有消防信号产生并控制触发信号达到时,各分区逻辑控制模块就会启动并切换到对应的紧急广播回路。如果平时没有紧急信号产生,那么一般广播优先与背景音乐播放。当然,没有普通广播信号产生时,公共广通传呼系统处于背景音乐播放中。
(二)无线寻呼系统
寻呼系统作为智能建筑信号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目前我国在智能建筑弱电系统中主要采用微蜂窝寻呼系统。微蜂窝寻呼系统是一种可供建筑内部使用的单向通信系统,一般是利用蜂窝小区技术对定场强的专用寻呼网络进行实现。微蜂窝寻呼系统一般包括控制中心、发射单元、传输线路以及寻呼接收机等。目前大多数智能建筑的弱电系统中寻呼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将其控制中心与程控交换机相连,使寻呼信号经数据输出线路达到各楼层蜂窝的发射单元,随之再向外发射,实现人工键盘寻呼或者分机寻呼,可以使场强覆盖区域内的接收机接收到寻呼信号。智能建筑弱电系统中无线寻呼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内部信号对建筑外信号的干扰,以及建筑内的寻呼“盲区”。利用微蜂窝寻呼系统的组网技术,在建筑三维立体空间构成规定空间场强的寻呼系统,扩大了场强覆盖控制的面积,一般在10-50m范围内。另一方面,通过微蜂窝布置成任意形态的无线通信系统,调节发射单元的频率,可以使无线场强分布在限定的空间范围内。这样的设计突破了以往寻呼系统不易调节、发射距离远、易对外界产生干扰的特点,大大提高了弱电系统的性能。
(三)火灾报警系统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火灾报警系统一般包括火灾探测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灭火联动系统以及中央控制系统等。在建筑大楼的消防中心,一般由三套智能消防控制盘构成了中央控制系统,实际对28个回路共2700多探测点和模块进行控制着。一旦中央控制系统检测到火警信号就会立即自动执行该程序,并通过火灾报警系统发生警报,通知大楼内所有的人员撤离及救援。实现了此系统对消防智能系统各模板的通讯监控,并能及时的显示其故障情况。此系统还可以确认报警信号,按照大楼内不同场合的实际情况,将烟感探头灵敏度设置为昼夜灵敏转换模式,从而确保建筑和建筑内人们和设施的安全。
(四)防盗报警系统
对于建筑内贵重物品库房、财务记账室等重要场地需要进行一定的防盗措施,可以采用红外或者微波技术信号探测器对其进行保护。另外在大门设置门磁报警装置,并将报警信号以有线形式传递到安保中心。这是目前我国建筑主要采用的技术之一。
(五)弱电电源接地系统 智能建筑的弱电电源系统需要具备可靠性、稳定性和抗干扰性。尤其是计算机外部设备、通讯设备以及火灾报警装置等需要采用双电源末端自切供电,采用单独UPS装置对终端计算机设备进行配置。弱电电源的接地是弱电系统中重要环节,接地系统必须单独接地,以避免干扰和保护设备。
五、智能建筑中弱电系统的施工
(一)严格管理工程材料和设备的检验
对于施工过程中的组件、材料、设备的改进型严格的管理:
1、合格证
合格证包括设备的出厂日期、产品的名称、制造厂名称、检验员的签字和规格型号等,各类材质的证明要尽可能的详细,并标明设备的原产地和分装地。
2、检验记录
产品质量的检查要根据国家的相关标准按照产品的包装、外观、性能和功能等进行。对于无法进行检测的设备、材料和产品,必须要求厂家提供检测说明和报告。
3、弱电设备的相关文件
包括系统接口制造商、承包商、供应商、硬件设备和软件产品等,要按照要求提供这些设备的产品使用说明、工程设计要求、安装调试说明和维护保养等文件,以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
(二)对各个分包单位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
对弱电承包商进行选择时,要仔細核定承包商的营业执照,对挂靠和资质借用等现象坚决清退。除此之外,还要对项目负责人的相关证件进行审查,如果条件允许,还要对承包商已经完成的项目进行审查。
(三)建立合理的施工组织
施工组织的设计要和建筑弱电的设计进度相协调,并满足弱电系统对材料和质量的要求。较大的工程要对施工组织进行设计,并进行合理的方案设计。建立相应的技术交底制度,将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措施、注意事项、总体意图等向专业的电工和电力系统人员进行交底,并要求在交底资料上签署责任人姓名和交底日期。
(四)加强弱电系统的验收工作
在验收过程中弱电工程主要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和竣工验收等工作。隐蔽工程首先进行验收,隐蔽工程在检查、施工和验收过程中要进行记录,并由相关工程师签字确认。隐蔽工程的质量验收通常使用抽样验收和工程质量验收等,内容主要包括:桥架和管线的走向、排列、弯曲处理、品种、位置、规格和转弯半径等,接头材料的数量、品种和间隔等,各类过路盒和预埋件的规格、品种、数量和位置等,以及预埋地线的规格、品种、连接和位置等。对于弱电系统中竣工验收,要对工程施工中的质量和功能进行全面的严格检查,并严格按照弱电系统的专业质量规范和标准进行验收;对于无行业归口的弱电系统,可以按照智能建筑的建设要求,根据设计的图纸和相关产品设计说明书等进行系统的验收工作。
六、结语
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前进,建筑弱电智能化技术将会获得更大的进步。建筑施工管理应紧密联系施工和客户需求,采取有效地策略的方式来提高建筑水平。加强智能化建筑配套设施的规划与完善,从而保证我国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宋福韫,黄朝辉.有关弱电工程在智能化建筑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3,03:298.
[2]徐实.智能化弱电工程的系统功能和现状的对策[J].科技信息,2013,09:120.
[3]孙亚宁,陈新峰.浅谈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建设中的管理模式[J].民营科技,2011,02: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