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是语文考试最为重要的板块之一,如果说积累和阅读是沿着由外向内的方向进行的,是学生从外界获取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语言积累及运用考查是检测学生的识记状况,阅读考查是检测学生独立读懂文章的能力,那么写作就是沿着由内向外的方向,是学生积累、阅读和感悟等内部信息外化的过程,写作检测就是考查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
【关键词】确定文体;积累素材;快速构思
通过作文,可以考查出学生的语言表达功底,可以考查出学生关注生活的程度,可以考查出学生对生活的情感,可以考查出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可以考查出学生的才气与激情。也许正因为如此,各地区语文考试越来越重视对作文的考查。完全可以说,语文中考、高考都必须考查作文的写作。作文在语文考试中占的比分较高,就拿中考来说,多数地区中考语文试卷总分为一百五十分,作文为六十分,占试卷总分的百分之四十,而且中考试卷作文的比分还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根据多年中考作文批改情况看,通常情况下,一个学生的语文考试取得优异的成绩,考场作文往往写得很出色,成绩也优秀。反之,一个学生语文考砸了,作文成绩肯定好不了。一句话,考场作文的好坏决定着语文考试的成败,作文在语文考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文成了语文考场上角逐最为激烈的考试板块。那么,怎样通过有针对性的作文训练,引导学生在考场上高效快速构思成文呢?笔者任教初中毕业班语文多年,对初中作文的教学有着广泛的实践与思考,现结合新课程理念,从文体选择、素材积累、审题构思等方面,谈谈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快速构思考试作文这个问题,就教于方家。
一、确定好考场作文的文体,就是找到成功的方向
谈及文体,很多人都会感到奇怪,在语文考试盛行“诗歌除外,文体不限”的时代,为什么要重视考场作文的文体呢?这个问题看似不成问题,实际上是考场作文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对这个问题,很多人的人认识是有误区的。不少人错误地理解“诗歌除外,文体不限”这句话,认为现在考试作文已经取消了对文体的限制,对文体好像没有要求了,可以自由地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所以,考场作文就出现了许多“怪胎”文。看成记叙文,记叙文的要素不完整,看成说明文,说明文的特征不明显,看成议论文又无论点、论据,这种“四不像”的考场作文还很不少。其实,不少学生,甚至部分语文老师都片面的理解了中考作文的文体要求。就以“诗歌除外,文体不限”这种最常见的考场文体要求来说吧,笔者认为,命题人对文体的要求是这篇考场作文不能写成诗歌,但是这篇考场作文还是有具体的文体要求的。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考试作文的命题特点,根据自己写作和表达特点,选择自己最拿手的文体来写。考生可以写记叙文,可以写议论文,可以写说明文等,考生一定要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文体来写。尤为重要的是,这一点教师一定要将学生引导到位,写记叙文就必须要素齐备,选用合适的线索,将事情叙述清楚,将人物描写生动,将场面描写具体。写说明文就必须紧扣被说明对象的特征,采用科学合理的顺序,灵活地运用各种说明方法,选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将事物的特征说明得一清二楚。写议论文就必须观点明确,论据确凿而典型,论证符合逻辑要求,语言准确而得体。一句话,就是必须选择适当的文体来写,选什么文体写,就必须写出这种文体的特点,让人读起来一望而知,一目了然。这样,便于考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表达水平,写出内容丰富的文章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那么,考场作文到底选择什么文体来写最好呢?准确地讲,没有最好的文体只有适合自己的文体。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这三种基本文体各有各的妙处。同时也不是每一篇作文都能用三种文体写出来的,例如,2010年盐城市语文中考作文题“书香作伴”,写成说明文是不那么合适的。笔者认为,通常来讲,像这类考题学生可以优先考虑选择写记叙类文体。这是因为,初中学生学习的课文大部分是记叙类文体的文章,只要打开课本辨认一下,你就会深有同感。三年初中生活,甚至九年的读书生涯中写得最多的也是记叙文,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最熟悉的是记叙文,写得最多的是记叙文,考场作文选择写记叙文,几乎是在展示自己最拿手的文体写作,由于记叙文的写作轻车熟路,又主动地避开了文体风险,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很大,为中考考场作文的成功找到了成功的方向。当然,少数擅长写别的文体的学生,教者要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长处,张扬自己的个性,因为个性才有自我,个性才有蓬勃的生命活力。
二、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累素材是写好考场作文的根本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是火热奔放的,生活是纷繁芜杂的,生活琐事五彩斑斓的。作为语文教师,要用学生喜爱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中的各种有益活动。因为学生的生活往往是家庭、学校连成的一条线,生活内容相对比较单调,经历的事情以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为主,这样积累作文素材就比较困难。所以语文教师要精心组织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学校生活,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作文素材积累。例如,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征文比赛、校园文化艺术节、学校运动会,召开主题班队会、各种社会实践等活动。语文教师要同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耳朵去谛听,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用自己亲自参与来感受。通过亲身经历,来丰富自己的生活,来丰富自己的阅历,来提高自己认识生活的水平和能力,使自己在亲自参与火热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成长,在成长中积累优秀的作文材料。
作为语文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作文素材,从活动中积累作文素材。可以采用写日记的办法,引导学生选取生活中最熟悉的、最感人的、最难忘的事来写日记,可以描写自己旅途中看到的美丽风景,可以写自己阅读名著的主要内容及阅读感悟,可以写活动中最激动人心的场面,可以写同学、老师等人最精彩的发言内容,可以写活动的过程,写活动过程中自己真实感受,可以写浏览网站的观感等。为调动学生写作日记的积极性,老师要定期或不定期地批改、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竞赛,对批改或竞赛中日记优胜者给予表彰奖励,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良好习惯,丰富学生作文写作素材,学生在作文考试时,一看到作文题,就会想到不少精彩的作文素材,有选择地去写,作文就再也不是件难事了。
三、教会学生考场快速构思成文是关键
在以上两个方面达成的前提下,语文考场作文就剩下快速构思成文了,快速构思成文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有经验的语文老师,总是引导学生在考试时快速浏览试卷,一定要看请作文题,在解读别的题目时,其实潜意识里也在考虑作文呢,为作文的快速构思提供时间保证,确保作文不因快速构思而有失偏颇,保证作文快速构思的正确性和优秀性。
在进入构思作文的实质性阶段,首先,命题作文除外。半命题、话题作文和给材料作文往往需要我们拟写或部分拟写作文题目。首先,要根据我们看到的优秀课文,优秀作文标题的特征,给将要写的作文内容拟写一个漂亮的作文题目。
其次,是作文选材问题。半命题和话题作文在拟写文章题目时,就基本考虑好作文的写作素材了。为讲清这个问题,这里很有必要专门说明一下。选材很关键,写同一篇作文,可能有很多作文素材,要引导学生选择那些角度新颖、内容新鲜、具有时代特征、最能表现文章写作意图的素材来写,写出自己的语言风格。为其如此,才能吸引阅卷人的眼球,才能准确、典型、传神的表达文章的主旨,表现作者关注生活程度之高、思考生活程度之深,表现生活技巧之妙,这样的文章想不感人都是不可能的,优秀的作文成绩是挡也挡不住的。
再次,是要在事情叙写完毕写好个人感悟。所谓感悟,其实就是自己的看法,自己的收获,自己的启发等。要引导学生,要在相关事情叙写后,一定要写出自己的感悟,感悟能自然结合时代主题精神则更好。感悟一定精要,不宜冗长,一般六百字作文六十到一百字就行了。如果说前面的叙写叫做“画龙”,那么些自己的感悟就是“点睛”。只有“画龙点睛”,这龙才神采飞扬,气吞山河。
基于上述,要引导学生学生快速构思考场作文,就需要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来写,就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参与生活和广泛积累作文写作素材,就要引导学生快速构思,写好快速入题的个性开头,叙写一个精彩的故事,抒写一点独特的个人感悟。只要我们坚持这样做,边实践边思考,边思考边实践,反复思考和实践,我们的作文教学与考试必将走出难堪的低谷,迎来无限美好的未来,《语文课程标准》描绘的学生写作美好前景就一定会早日能实现。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观河中学)
【关键词】确定文体;积累素材;快速构思
通过作文,可以考查出学生的语言表达功底,可以考查出学生关注生活的程度,可以考查出学生对生活的情感,可以考查出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可以考查出学生的才气与激情。也许正因为如此,各地区语文考试越来越重视对作文的考查。完全可以说,语文中考、高考都必须考查作文的写作。作文在语文考试中占的比分较高,就拿中考来说,多数地区中考语文试卷总分为一百五十分,作文为六十分,占试卷总分的百分之四十,而且中考试卷作文的比分还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根据多年中考作文批改情况看,通常情况下,一个学生的语文考试取得优异的成绩,考场作文往往写得很出色,成绩也优秀。反之,一个学生语文考砸了,作文成绩肯定好不了。一句话,考场作文的好坏决定着语文考试的成败,作文在语文考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文成了语文考场上角逐最为激烈的考试板块。那么,怎样通过有针对性的作文训练,引导学生在考场上高效快速构思成文呢?笔者任教初中毕业班语文多年,对初中作文的教学有着广泛的实践与思考,现结合新课程理念,从文体选择、素材积累、审题构思等方面,谈谈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快速构思考试作文这个问题,就教于方家。
一、确定好考场作文的文体,就是找到成功的方向
谈及文体,很多人都会感到奇怪,在语文考试盛行“诗歌除外,文体不限”的时代,为什么要重视考场作文的文体呢?这个问题看似不成问题,实际上是考场作文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对这个问题,很多人的人认识是有误区的。不少人错误地理解“诗歌除外,文体不限”这句话,认为现在考试作文已经取消了对文体的限制,对文体好像没有要求了,可以自由地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所以,考场作文就出现了许多“怪胎”文。看成记叙文,记叙文的要素不完整,看成说明文,说明文的特征不明显,看成议论文又无论点、论据,这种“四不像”的考场作文还很不少。其实,不少学生,甚至部分语文老师都片面的理解了中考作文的文体要求。就以“诗歌除外,文体不限”这种最常见的考场文体要求来说吧,笔者认为,命题人对文体的要求是这篇考场作文不能写成诗歌,但是这篇考场作文还是有具体的文体要求的。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考试作文的命题特点,根据自己写作和表达特点,选择自己最拿手的文体来写。考生可以写记叙文,可以写议论文,可以写说明文等,考生一定要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文体来写。尤为重要的是,这一点教师一定要将学生引导到位,写记叙文就必须要素齐备,选用合适的线索,将事情叙述清楚,将人物描写生动,将场面描写具体。写说明文就必须紧扣被说明对象的特征,采用科学合理的顺序,灵活地运用各种说明方法,选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将事物的特征说明得一清二楚。写议论文就必须观点明确,论据确凿而典型,论证符合逻辑要求,语言准确而得体。一句话,就是必须选择适当的文体来写,选什么文体写,就必须写出这种文体的特点,让人读起来一望而知,一目了然。这样,便于考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表达水平,写出内容丰富的文章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那么,考场作文到底选择什么文体来写最好呢?准确地讲,没有最好的文体只有适合自己的文体。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这三种基本文体各有各的妙处。同时也不是每一篇作文都能用三种文体写出来的,例如,2010年盐城市语文中考作文题“书香作伴”,写成说明文是不那么合适的。笔者认为,通常来讲,像这类考题学生可以优先考虑选择写记叙类文体。这是因为,初中学生学习的课文大部分是记叙类文体的文章,只要打开课本辨认一下,你就会深有同感。三年初中生活,甚至九年的读书生涯中写得最多的也是记叙文,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最熟悉的是记叙文,写得最多的是记叙文,考场作文选择写记叙文,几乎是在展示自己最拿手的文体写作,由于记叙文的写作轻车熟路,又主动地避开了文体风险,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很大,为中考考场作文的成功找到了成功的方向。当然,少数擅长写别的文体的学生,教者要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长处,张扬自己的个性,因为个性才有自我,个性才有蓬勃的生命活力。
二、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累素材是写好考场作文的根本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是火热奔放的,生活是纷繁芜杂的,生活琐事五彩斑斓的。作为语文教师,要用学生喜爱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中的各种有益活动。因为学生的生活往往是家庭、学校连成的一条线,生活内容相对比较单调,经历的事情以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为主,这样积累作文素材就比较困难。所以语文教师要精心组织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学校生活,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作文素材积累。例如,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征文比赛、校园文化艺术节、学校运动会,召开主题班队会、各种社会实践等活动。语文教师要同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耳朵去谛听,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用自己亲自参与来感受。通过亲身经历,来丰富自己的生活,来丰富自己的阅历,来提高自己认识生活的水平和能力,使自己在亲自参与火热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成长,在成长中积累优秀的作文材料。
作为语文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作文素材,从活动中积累作文素材。可以采用写日记的办法,引导学生选取生活中最熟悉的、最感人的、最难忘的事来写日记,可以描写自己旅途中看到的美丽风景,可以写自己阅读名著的主要内容及阅读感悟,可以写活动中最激动人心的场面,可以写同学、老师等人最精彩的发言内容,可以写活动的过程,写活动过程中自己真实感受,可以写浏览网站的观感等。为调动学生写作日记的积极性,老师要定期或不定期地批改、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竞赛,对批改或竞赛中日记优胜者给予表彰奖励,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良好习惯,丰富学生作文写作素材,学生在作文考试时,一看到作文题,就会想到不少精彩的作文素材,有选择地去写,作文就再也不是件难事了。
三、教会学生考场快速构思成文是关键
在以上两个方面达成的前提下,语文考场作文就剩下快速构思成文了,快速构思成文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有经验的语文老师,总是引导学生在考试时快速浏览试卷,一定要看请作文题,在解读别的题目时,其实潜意识里也在考虑作文呢,为作文的快速构思提供时间保证,确保作文不因快速构思而有失偏颇,保证作文快速构思的正确性和优秀性。
在进入构思作文的实质性阶段,首先,命题作文除外。半命题、话题作文和给材料作文往往需要我们拟写或部分拟写作文题目。首先,要根据我们看到的优秀课文,优秀作文标题的特征,给将要写的作文内容拟写一个漂亮的作文题目。
其次,是作文选材问题。半命题和话题作文在拟写文章题目时,就基本考虑好作文的写作素材了。为讲清这个问题,这里很有必要专门说明一下。选材很关键,写同一篇作文,可能有很多作文素材,要引导学生选择那些角度新颖、内容新鲜、具有时代特征、最能表现文章写作意图的素材来写,写出自己的语言风格。为其如此,才能吸引阅卷人的眼球,才能准确、典型、传神的表达文章的主旨,表现作者关注生活程度之高、思考生活程度之深,表现生活技巧之妙,这样的文章想不感人都是不可能的,优秀的作文成绩是挡也挡不住的。
再次,是要在事情叙写完毕写好个人感悟。所谓感悟,其实就是自己的看法,自己的收获,自己的启发等。要引导学生,要在相关事情叙写后,一定要写出自己的感悟,感悟能自然结合时代主题精神则更好。感悟一定精要,不宜冗长,一般六百字作文六十到一百字就行了。如果说前面的叙写叫做“画龙”,那么些自己的感悟就是“点睛”。只有“画龙点睛”,这龙才神采飞扬,气吞山河。
基于上述,要引导学生学生快速构思考场作文,就需要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来写,就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参与生活和广泛积累作文写作素材,就要引导学生快速构思,写好快速入题的个性开头,叙写一个精彩的故事,抒写一点独特的个人感悟。只要我们坚持这样做,边实践边思考,边思考边实践,反复思考和实践,我们的作文教学与考试必将走出难堪的低谷,迎来无限美好的未来,《语文课程标准》描绘的学生写作美好前景就一定会早日能实现。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观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