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二)案例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scha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的“再创造”活动,才能纳入认知结构,才能成为有效的和用得上的知识。新课程标准理念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还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2 案例描述:
       2.1 知识与技能目标:
       2.1.1 经历探究、发现的过程,提高推理证明能力。
       2.1.2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证明意识和能力。
       2.2 过程与方法目标:
       2.2.1 创设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体验线段垂直平分线定理的实际应用。
       2.2.2 能运用所学定理进行尺规作用,并能说明作图依据。
       2.2.3 能够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3.1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参与意识。
       2.3.2 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参与意识,形成合作交流的课堂氛围。
       2.4 重点、难点、关键:
       2.4.1 重点:掌握尺规作图的方法。
       2.4.2 难点。尺规作图的构思。
       2.4.3 关键:把握住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理,运用尺规作图的基本方法,首先构思而后再画出规范的图形.这里先进行草图构思是关键。
  3 教学过程:
       3.1 动手操作:分四人小组,让每位学生剪一个三角形纸片,通过折叠找出每条边的垂直平分线,观察这三条垂直平分线,你发现了什么?当利用尺规作出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时,你是否也发现了同样的结论?与同伴进行交流。
       对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满足多样化的学生需要,发展学生个性思维。把实际问题数学化,把抽象问题直观化,使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致更加浓厚,易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通过设计一连串层层递进的问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思考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了对这类问题的考虑方法形成知识,实现了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通过“一题多解,多中选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2 定理: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3.2.1 议一议:①已知三角形的一条边及这条边上的高,你能作出三角形吗?如果能,能作几个?所作出的三角形都全等?
       ①的答案是:这样的三角形能作出无数个。它们不都全等。
       3.2.2 议一议: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及底边上的高,你能用尺规作出等腰三角形吗?能作几个?
       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积极展示。学习兴趣,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都得到发展与提高。
  4 随堂练习:
       4.1 随堂练习1、2
       4.2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训练尺规作图,通过绘制图形,让学生体验定理在实际中的运用,感悟其实际价值。学习中要注意构思所要制作的图形的作法,画出草稿,分析方法。不要急于动手。对于三线一点的证明应总结其证明手法。在书写作法中,要注意几何语言的表达,同时注意作图的依据。
  5 自我点评:
       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思想。教师以探究任务引导学生自学自悟的方式,提供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舞台,营造了思维驰骋的空间,在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类、探究、合作、归纳的能力。
  
其他文献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数学教学理应回归现实生活,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化为具体的生活事实现象 ,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因为直接生动的材料比抽象无意义的材料容易记忆并保持持久。而且手脑并用,符合学生好动天性。   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学起来有趣味。   第一,新课的切入,情景的设计,要力求联系现实生活,做到既具体形象,又浅显易懂。   如讲“正数与负数”一节,可先让学生思考:
期刊
【摘要】少数民族地区的物理教育是一门弱势学科,学生也存在众多的很难适应的情况。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引导;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的物理水平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少数民族;初中生;物理兴趣  新课程的改革开展以来,历经了多次修订,知识的难度和深度都有所降低,但物理仍然是一门弱势学科。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教育手段滞后和生产力水平不高,造成了相当一部分
期刊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节课,教学内容“连加”教师从多媒体着手,出现三辆小车,而后又出现了四辆小车。师问,现在有几辆车?学生答,3+4。而后又出现了2辆小车,师问,现在有几辆小车?生答,3+4+2。动画效果形象逼真、生动,使学生身临其境,理解“连加”概念,与生活紧紧联系。整个课堂气氛活泼严肃,整堂教学效果非常显著。这样的课堂让我有了浓厚的兴趣。让我从观念上感到数学课原来还能如此这般轻松活泼。课下,我从这
期刊
【摘要】新一轮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综合实践活动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运用综合知识解决问题为目的,以其全新的理念、独有的形式、独特的要求,超越了单一学科界限,把学习与实践有机统一起来。为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以“学”与“动”的有机互动为核心,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入社会、走向生活,用所学知识去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在实践中学,在活动中获得真知。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
期刊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党和人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国家富强了,人民幸
期刊
1. 引言   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不等同于单纯的“自学”。“学生自主学习”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一定的学习目标,选择运用自己的学习方法,按照一定的学习计划,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从而获取应该获得的知识,提升能力,全面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主动式学习与被动式学习的有机结合。实际就是学生自己利用数学课本和有关学习资料。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通过阅读数学书自己去摸索,通过
期刊
从事教育工作十几年来,本人一直担任班主任。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感创建一个'班风好,学风良',团结向上的班集体不仅对学生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对他们身心的健康以及今后的工作生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如何创建一个学生愿学,教师乐教,锐意进取,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呢?下面将结合自己管理班级的实践,谈几点看法。  1. 坚定信仰,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高中阶段的学习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式的学习,而是建
期刊
【摘要】国内相关研究表明,由于幼儿园工作繁琐、任务重、压力大、社会认同度和待遇低,幼儿教师出现了明显的职业倦怠感。那么从幼儿园管理者的角度如何有效缓解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提高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呢?笔者尝试运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感。  【关键词】缓解;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方法  Shallow talk alleviate the occupation of kid teac
期刊
【摘要】简要分析了当前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困惑,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自己的反思。  【关键词】农村;物理教学;困惑;思考  The physics teaching of the village junior high school of perplexity and thinking  yang fei-yan  【Abstract】Synopsis analysis current
期刊
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同感,作文教了许多,但是很多学生的作文依然是干巴巴,平淡无味像是流水账,或者根本就不成样。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写出生动活泼、精彩粉呈、打动人心的文章呢?本文仅从顿悟的角度,来探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顿悟能力,已达到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  也许有人认为,顿悟是心灵之光瞬息地闪现,不仅难以预测,而且稍纵即逝,何谈训练呢?这种看法是错误的。首先,思维能力是可以通过有序与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