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路径探析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党中央对教育工作、思想政治工作高度重视,先后召开和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重要会议,深刻回答了事关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对新时代高职思政课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有力地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将针对新时代高职思政课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重要性、现状和路径进行简要的分析总结。
  [关    键   词]  新时代;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师德师风;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5-0122-02
   一、引言
   师德是教师职业的基础。近年来,教育部高度重视师德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建设的宗旨在于德行和德性。《新时期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总体方案》指出,在《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一系列制度中,应以师德风范为第一标准。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政治教育中,必须加强对学生道德标准的培养,开拓学生自我启发和勤奋的思维,通过道德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促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保持积极的道德思维状态,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指出,中国师德建设体系基本形成,这为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了依据,不仅为规范教师职业行为提供了依据和制度保障,同时也深刻阐释了新时期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二、新时代高职思政科目师德师风建设现状
   由于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和发展及外国文化理念的影响,我国现在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和重大挑战。在这个阶段,随着现代人的思维、价值观、伦理观念的不断进步,国家对高等教育愈发重视,越来越多的高中生转到不同的高等教育机构学习。现代高职教师在意识形态、政治方面依然健康、积极,但也存在金钱优先、不正当、生活无知、忘恩负义等问题。这只是现代教师中小规模存在问题的一部分,同时也给教学的理念和政治教育者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要始终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努力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一)理想信念有待加强
   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师,一方面对自己本职工作即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在认知上出现偏差,授课过程中对学校和学生都是照本宣科、应付差事,认为教书仅仅是一份工作,并没有当作自己毕生事业来做。另一方面作为重要基础课组成部分的思政课来说,部分高职高专院校比较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对理论学习重视度不够,部分思政教师也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没有工作热情,只满足于完成授课任务,对学生的上课状态不管不顾,甚至部分教师缺乏职业自信心和职业认同感。
   (二)专业学识有待夯实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紧贴国内外形势、党和国家工作任务发展变化的课程,思政教师必须根据发展变化,不断扩充新观点、新知识,常讲常新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部分思政教师本身素质不强,缺乏深厚的理论功底。如因学历高低不同或并不是思政教育专业,自身没有系统深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导致基础理论知识薄弱,没法通过牢固的专业知识和生动、深入、具体的案例、视频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建设智慧课堂等,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另一方面缺乏对专业知识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缺乏对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更新,缺乏学习思考问题的能力,缺乏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理念,缺乏思维创新的能力等,导致专业学识方面学习不透、掌握不够,无法加强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教育、意识形态、道德素质、让思想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可信赖的接班人。
   (三)道德情操有待提升
   道德情操的提升必然会反映多数教师的想法,影响他们的世界观、生活前景、价值观、声誉和数据前景。在社会和高职教师多样化的价值取向下,如何更有效地引导大学生展望科学的世界观、生活的前景和价值观,是一个新的课题。为了在教学引领学生的思想意識和道德建设中做好工作,教师应该坚持“道德优先”的基本原则,并确立以人为本的基本概念,体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一起承担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责任。而思政教师作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践行者,更应该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秀的为人品质,引领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但有的思政教师道德情操不够高尚,如爱岗敬业精神淡化甚至缺失;对学生漠不关心缺乏耐心;生活作风不良,不注重自己言行和教师形象,甚至做出违反师德的行为;还有组织纪律性差、不遵守工作纪律等。
   三、新时期高职思政师德师风建设渠道
   (一)坚定理想信念
   思政课要解决学生理想信念问题,要注重加强大学生的理念和政治教育,要遵循客观发展的规律,同时也可以遵循适者生存的法则。意识形态以及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确立现代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理解和接受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原则,使学生能够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明确具体的目标和发展方向。通过传播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最终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的方法和方向,提高认知能力,使学习和生活都标准化进行,遵循法规和社会伦理行事,不违反社会规范和伦理,认识到社会的真实面貌。加强大学生的理念和政治教育,可以调动学习的热情,形成更加完美的性格。同时,教师还要通过自身言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夯实专业学识
   首先,如何在思政课上针对学生提出的尖锐敏感问题,运用深厚的理论功底讲清讲透?如何增强思政课教师本身自信心和职业幸福感?务必要加强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理论内涵,有助于构建学校精神、教学风格、学习风格,整个思想领域就会进一步提高。良好的意识形态和良好的政治氛围,容易形成优秀的学校精神、教学风格和学习风格,还能反映高校优秀的教学技能。
   (三)培育教育情操
   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思想、真理,塑造灵魂、生命和新人的时代重任。而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落后陈旧,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社会需要的是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自身的功能。为了促进大学生的道德目标落实,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协助。创造温暖、和谐、快乐、可爱的家庭生活环境,革新接近现实、充满亲切感的学校伦理,进行没有命令、指引、说教、推论、不顾指责和批评,用心灵来关怀学生。为真正培养具有扎实专业文化知识和高度道德素质的大学毕业生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社会氛围,进而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重视提高思想政治教师能力的六大素质:一是政治理论基础强。二是感情深厚。三是拥有新思维。学习思政相关理论相关知识,创新课堂教学。四是视野开阔。我们应该有知识,有国际眼光和历史眼光。五是严格自律。六是人格要端正。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具有正直的人格、学习的魅力、思维的境界和语言的魅力;我们要自觉修身,在学习中做表率,受到学生的爱戴。
   (四)健全规章制度
   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有完善的規章制度保障。因此,高职院校要深入研究,准确把握自身师德建设的大局,坚持问题导向,合理制定师德建设体系,并落实到实际管理中,教师品德和作风的表现是高校教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要规范教师准入机制,严格准入控制。在招聘思想政治教师时,要把师德师风作为重要考核内容,纳入教师聘用合同。把德育水平放在教学科研同等重要的位置,对教师进行全面调查。二是要建立高职思想政治教师培训机制,组织和鼓励思想政治教师参加省内外的线上线下培训,不断引导教师树立远大理想,增强职业认同,提高职业水平。三是要改革思想政治教师评价机制,提高教研比例,引导思想政治教师注重教书育人。明确师德评价的内容,注重评价结果的应用。
   四、结语
   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道德建设是实现高校德育工作根本任务的需要,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增强教育实效性的需要。作为一名高职思政教育工作人员,应该对自身素质以及能力进行不断提升。学校是学生成长发展的主要平台,所以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学校这个场所让学生在相应的环境中健康获取知识,牢记自身使命和任务,不断加强自身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生知识的传授者和思想的引领者,成为学生的楷模和引路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刘月.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船舶职业教育,2021,9(1):64-66.
   [2]郝建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研究[J].决策探索,2020(6):52-53.
   [3]季子涵,任晓东,刘昌亚,等.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管理,2020(12):80.
   [4]马庆林,李俏,吴秀芳,等.试论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路径[J].内蒙古人大,2020(11):45-47.
   [5]黄丽霞.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建设研究[J].专题与论述,2020,49(3):122-123,150.
   [6]任艳华.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8):157.
  ◎编辑 司 楠
其他文献
发行单位:北京国图书刊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3号国家图书馆行政办公楼519室  邮编:100081 联系人:杜辉 手机:13488656967  联系电话:010-68482804 010-68482803 传真:010-68482802
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提升学校教育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思想品质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学习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思想品质也有待提升,对此需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积极作用.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中职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观念以及职业观念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其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了有效提升中职院校教学的有效性,使中职生通过学校教育得到良好的教育与发展,将对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进行深入分析.
[摘 要] 五年制高职护理人体解剖组织学实验教学要紧紧围绕护理岗位能力需求,注重教学内容与护理职业岗位的有机对接,突出与护理工作相关的知识点。精心设计实验教学标本与模型,精心挑选实验教学内容,正确选择适宜的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教学的实效性,为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打好初步基础。  [关 键 词] 岗位能力;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组织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微助教平台可以将教师和学生结合在一起,并且通过方便的互动模式来协助当前的教学.针对高校混合教学模式的设计应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微助教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设计方法,进行教学实践,从而更好地辅助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提升整体的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各大院校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加强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背景下,高职院校也在不断加强数学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力度,但收效甚微。因此,主要分析当前高职数学课程中的思政教育现状,给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建议,以供参考。  [关 键 词] 思政教育;高职数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现如今,素质教育的全面应用和实施,使得在教育过程中成效和结果并不作为唯一的考量标准,受教育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情绪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主要从正念教育出发,就其在幼儿教育过程中与情绪的关系及二者结合实施对于教育的帮助作出分析和讨论,为幼儿情绪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