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育龄妇女围孕期用药与新生儿早产关系的研究

来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duode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陕西地区育龄妇女围孕期用药与活产单胎新生儿早产的关系。

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以问卷调查方式收集2010-2013年陕西省怀孕且结局明确的育龄妇女及其子女的相关信息。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描述,计量资料采用

±s描述,用多阶段复杂抽样logistic回归分析围孕期用药与新生儿早产的关系。

结果

陕西省活产单胎新生儿早产的发生率为2.7%。在28 841例调查对象中,围孕期用药者占15.8%。妇女围孕期使用最多的药物为感冒药1 702例(5.9%)。在控制混杂因素后,围孕期服用激素类药物者新生儿早产的发生率是未服用者的2.23倍(OR=2.23,95%CI:1.19~4.18)、服用抗高血压药者是未服用者的7.74倍(OR=7.74,95%CI:4.28~13.95)、服用其他药物者是未服用者的2.15倍(OR=2.15,95%CI:1.60~2.89)。

结论

陕西省育龄妇女围孕期服用激素类、抗高血压和其他药物会增加早产的罹患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青岛市居民的水果摄入情况,探讨水果摄入与脑卒中发病的关联。方法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CKB)青岛项目点30~79岁调查对象的基线信息和随访获得的脑卒中发病事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水果摄入与脑卒中发病风险之间的关联。结果基线共调查35 509人,男女性别比为1∶1.27,年龄(50.3±10.2)岁。水果摄入频率较高的研究对象更年轻,更多的是女性、文化程度高和家庭收入高
目的分析柳州市1998-2012年新发现HIV基因亚型变化,比较HIV感染者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为艾滋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1998-2012年柳州市新发现HIV感染者,对其血浆进行RNA提取、扩增、测序和分型。采用Coharan-Armitage趋势检验法分析HIV基因亚型变化的趋势,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法分析比较HIV感染者的首次CD
目的分析山西省农村地区18~59岁居民血压水平及其变化情况,为探索我国农村地区血压水平及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对象来自山西营养与慢性病家庭队列,剔除2002年基线调查时年龄<18岁或年龄≥60岁研究对象、基线时患有高血压的个体和2015年随访调查时近2周正在服用降压药物者,共纳入1 629名基线调查时18~59岁的调查对象,分析2002年基线调查和2015年随访调查时的血压水平及变化情况。结果
目的了解中国援外医疗队员一般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开发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和WHO推荐的GHQ-12问卷对2018年5月10日至6月10日正在国外执行援外医疗队任务的1 015名队员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使用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共有808名队员完成调查,其中25.9%(209/808)疑似有心理健康问题(GHQ-12总得分≥3分)。多因素logistic
目的描述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队列人群的成年期体重变化状况及其地区和人群差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电子问卷进行面对面基线调查,收集调查对象25岁体重以及社会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等信息,并测量调查对象当前体重。本研究剔除基线自报患有慢性病、重要变量缺失、年龄<35岁或者>70岁的个体,最终纳入360 903名研究对象。成年期体重变化定义为当前体重与25岁时体重的差值。结果研究对象成年期平均增重
目的研究厦门市气象因素对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为手足口病的预警预测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R3.4.3软件对2013-2017年厦门市日平均本站气压、日平均相对湿度、日平均气温、日照时数等气象因素资料和日手足口病发病数进行相关分析和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结果厦门市2013-2017年共报告手足口病36 464例,发病数呈上升趋势(F=40.359,P=0.008)。日平均相对湿度、日平均气温和
目的分析男性HIV阳性者和HIV阴性对照者的饮酒状况及其差异,探索饮酒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17年1-12月浙江省台州市"HIV与衰老相关疾病前瞻性队列研究"基线数据,选取18~80岁男性HIV阳性者和HIV阴性对照者纳入此分析。采用面对面调查问卷收集研究对象最近1个月饮酒行为数据,并依据美国国立酗酒和酒精滥用研究所标准,分为不饮酒、轻/中度饮酒和重度饮酒。采用多类别logistic回归模型分
目的探讨父母妊娠合并地中海贫血(地贫)对新生儿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市、德保县人民医院或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及其丈夫作为研究对象,从中选取经过地贫基因诊断确诊一方或双方均为地贫且有妊娠结局的父母共758对作为地贫组,选择地贫基因诊断为正常或者地贫筛查、血红蛋白电泳检测均为阴性且有妊娠结局的父母共758对作为非地贫组,并将地贫组按是否罹患地贫
目的评价使用不同毒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开展序贯免疫程序在大规模人群中使用的安全性。方法于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设计,以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sIPV)、野毒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wIPV)和Ⅰ+Ⅲ型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bOPV)作为研究疫苗,在上海市选择1 917例2月龄婴儿为研究对象,分为4组:①sIPV+sIPV+bOPV;②sIPV+wIPV
目的对HIV阳性者和HIV阴性对照者的睡眠障碍特征进行聚类分析以识别主要睡眠障碍类型,分析比较两组不同睡眠障碍亚型的分布情况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利用2017年1-12月浙江省台州市"HIV与衰老相关疾病前瞻性队列研究"基线数据,选取符合睡眠障碍(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5或Jenkins睡眠量表4个睡眠相关问题应答符合标准者)HIV阳性者459例和HIV阴性对照者798例共1 257例研究对象。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