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临床意义

来源 :中国综合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lo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诊疗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动态检测25例EM患者和25例非EM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VEGF的含量. 结果 EM患者术前血清中VEGF水平明显高于非EM患者(P<0.01),Ⅲ~Ⅳ期EM患者血清VEGF水平高于Ⅰ~Ⅱ期(P<0.01),术后EM患者血清VEGF水平迅速下降,2例术后3个月复发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呈增高趋势. 结论 血清VEGF在EM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可作为评价EM临床疗效及病情转归的重要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伴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 应用B超引导下经皮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CD)治疗25例伴发MODS的≥70岁急性胆囊炎患者.结果 25例患者均在24 h内腹痛缓解,24~72 h内体温正常,住院日10~15 d,无一例围手术期死亡,无一例出现术前的伴发疾病加重.结论 PTGCD是伴发MODS的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应急救治疗方案,是暂时不宜手术
患者男,23岁.5 d前一次性服下复方可待因口服溶液240 ml(2瓶),服后5 min即出现出汗、头晕、头痛,继而进入睡眠状态.6 h后醒来,出现不能说话、站立不稳、烦躁不安,不久后又进入嗜睡状态,被送到当地综合医院救治.入院时患者时睡时醒,醒时即出现烦躁不安、双臂乱动、口干,吞咽困难,不能进食水。
期刊
本文介绍了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在肾脏生理学教学中开展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 based-learning,PBL)教学方法的实践.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从临床选择合适的病例并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从教学的效果和评教评学的结果来看,PBL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完善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布鲁氏菌病(布病)所致的多系统损害一直是困扰国内外学者的医学难题,尝试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同时依据中医基本理论,将布病进行辨证分型,并按各型特点分别拟方用药,有望为治疗布病提供参考,并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布病的深入研究提供初步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