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住在粮油厂的小区宿舍里,一条铁路横跨在小区门前,把它与世界隔绝开来。对于居住在铁路边的孩子来说,铁路是一个秘密。
每天,都有陈旧的运货火车从它身上驶过。把粮油厂里的粮食运到别的城市。小区里任何一个角落都能听到火车的呜叫,一声又一声,沉闷又轻快。
那声音,穿过时光,越道记忆,停留在儿时的梦境之中。
18岁那年,我选择了一个晴朗的日子,独自一人站在铁路边上张望,心想,究竟有多少与成长有关的过往,藏在铁轨的秘密之中?究竟有多少风干的记忆会被时间唤醒?
记事起就认识火车和铁路了。它们陪伴了我整个童年和少年,我喜欢看火车从面前缓缓驶过的模样,喜欢听呜呜的汽笛声,喜欢分辨每一节车厢之间的异同。总觉得,每一节车厢里,都像故事书所描写的那样,暗藏通往奇异世界的门。
记忆中的自己,对开往远方的火车有百看不厌的情感。
每当汽笛声响起,我都会缠着妈妈,要她带我去看火车——当时的我太小了,不敢自己跑到铁路边上去。倘若她答应了我的请求,我会兴奋地催促她:“快点,快点,去看火车!”碰上她心情好的时候,她会主动抱起我,一边走一边说:“带囡囡看火车喽!”看火车的愿望,成了妈妈要我乖乖听话的“武器”。每次哭闹,一句“不带你去看火车了”比什么都灵。
火车停驻的时间不会太长,走得也快,当“呜鸣”和“隆隆”两种声音共同响起时,就是我最高兴的时候了。每每这时,妈妈总会叮嘱我用小手捂住耳朵,以免弄伤耳膜。我听话地照做了,但火车的声音还是能传进耳膜,吵闹却美妙。
我睁着眼睛紧盯着红色的火车头拉着一节节的车厢从眼前驶过,生怕错过了些什么,尽管每一节车厢都带着相似的陈旧。我却固执地认为它们有着各自的模样。一如每个和我一起看火车的其他孩子那样,他们有的是由母亲带着的,有的是由外婆牵着的,有的大孩子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每个孩子眼中都散发光芒,在这共同的童年记忆里,每个人都将被成长带到不同的道路。谁也不知道重逢时,大家都变成了什么模样。有一次我偶遇昔日和我一起看火车的邻家大哥,他现在已经是学校里的高材生了,而他残留在我记忆之中的身影,还是那个独自跑出来看火车而被爷爷痛揍的小男孩。
我说不清楚其中的奥秘,只能感受到隐藏其中的微妙,只深信,铁路与车厢,定会陪伴年华终老,瞧,现如今,它不正看着许多的孩子长大成人了吗?
成年以后,我忘记了当初在妈妈怀里捂着耳朵却乐呵呵的原因。如今,我成了在铁路边上着急等待的一员,火车在我眼里已经不再亲切。反而感到了几分厌恶,尤其赶时间的时候,心里更是万分焦急不安。生怕因为火车的阻拦,而导致迟到。每次听到汽笛声从不远处响起,总会走得更加匆忙。
然而,每当火车过来,总会有年轻的母亲抱着孩子,在铁路边上驻足观望。她们脸上的表情,一如母亲抱着我时的慈爱与温柔。
长大一点后,我开始幻想铁路另一头的故事——如果我偷偷坐上装着面粉或稻子的火车厢,会不会去到属于精灵的世界?如果我上前敲一下车厢,会不会有一只拥有魔法的小鹿跳下来?如果我可以与火车对话,它会不会告诉我铁路的秘密?
这样的想法,使我对铁路的好奇越来越大。而我真正在铁轨上只走过两次。一次8岁,一次现在——我的18岁。前者是贪玩,后者是缅怀。
不记得当初是怎么说服母亲让我和邻家姐姐出去的,我甚至忘记那个姐姐是哪家孩子,只记得女孩叫作小燕。
她说运货的时候,一些白石从没关紧的车厢门缝里掉了出来,运气好就能找到一两块。我们口中的“白石”是一种可以在地上写字、画画的白色石子。至今我知道的仅是小区的孩子们管它叫“白石”,不晓得其学名和用途。长久以来,我都认为它是专门给小孩子在地上写字、画画的。
铁轨旁边有很多小石头,很难走,我们踩在石块上显得小心翼翼。时而拉着手并肩走,时而一前一后往前进,两人都感受到左胸里的东西跳得飞快,觉得好玩,又有少许害怕。
我害怕的不是有火车经过,而是岔道太多容易迷路。小燕姐姐知道后,安慰我说:“我们沿着同一条铁路(小区的不远处,有一个多条铁路相交的地方)走就不会有事了。”真的如她所说,我们沿着铁路走了下去,与它一起向前,一起拐弯。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以为我会走到世界的尽头。
走到腿脚都发麻了,白石的影子还是没见着,我们只好扫兴而归。我不知道我们走了多久,只记得我们回到小区时,原本挂在天边的白云,早已被夕阳染成了金色,各自回家之前,还叮嘱对方,这是我们之间的秘密。与铁路有关的秘密。
现在,我再次沿着铁路走,心脏依旧跳得飞快,我好奇地寻找自己儿时的身影,希望在陈旧的记忆里发现宝藏。可心中的恐惧又告诉我.不能走得太远,并且要尽快回家去——至少是离开铁轨,谁也不知道火车什么时候会驶来。
昔日带着胆怯勇往直前的女孩,经年之后,变得谨小慎微。每千一件事都像在做“选对得满分、漏选扣一分、多选没有分”的选择题,哪怕有极大的把握,采用得最多的永远是“漏选”之法,因为最稳健又保险。
铁路则不然,它似乎未曾苍老。走了很长一段路,地上的石子越来越多,周围的房屋越来越少,四周变得越来越荒凉,不安之感越来越浓烈,仿佛世界只剩我一人。
抵不过这份畏惧的时候,我选择了快速往回走。回程时,我惊讶地发现铁轨旁那个我以为荒废的保安亭边上,站着一个穿制服的男人。他好奇地问我:“去哪里呢?是不是迷路了?”我摇摇头,快步从他身边走过。
也许我真的迷路了。可是,路又在哪呢?
这些年里,我守着与小燕姐姐之间的秘密,可是,自从那次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她。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甚至不知道是否有这样一个女孩出现在我的生命之中。
记忆终将比时间老得快。
18岁这年,我短暂的铁路旅程在踏进家门那一刻画上句号。所有的幻想与梦境都落下帷幕。我想,我的人生是与铁路系在一起的。只是,人生总比铁路长;只是,有些朋友,需要由年华存储;只是,有些记忆,适合与故事同眠。
童年的事,终归沉睡在光年之间,被成长与变化洗刷得褪掉色彩。
每天,都有陈旧的运货火车从它身上驶过。把粮油厂里的粮食运到别的城市。小区里任何一个角落都能听到火车的呜叫,一声又一声,沉闷又轻快。
那声音,穿过时光,越道记忆,停留在儿时的梦境之中。
18岁那年,我选择了一个晴朗的日子,独自一人站在铁路边上张望,心想,究竟有多少与成长有关的过往,藏在铁轨的秘密之中?究竟有多少风干的记忆会被时间唤醒?
记事起就认识火车和铁路了。它们陪伴了我整个童年和少年,我喜欢看火车从面前缓缓驶过的模样,喜欢听呜呜的汽笛声,喜欢分辨每一节车厢之间的异同。总觉得,每一节车厢里,都像故事书所描写的那样,暗藏通往奇异世界的门。
记忆中的自己,对开往远方的火车有百看不厌的情感。
每当汽笛声响起,我都会缠着妈妈,要她带我去看火车——当时的我太小了,不敢自己跑到铁路边上去。倘若她答应了我的请求,我会兴奋地催促她:“快点,快点,去看火车!”碰上她心情好的时候,她会主动抱起我,一边走一边说:“带囡囡看火车喽!”看火车的愿望,成了妈妈要我乖乖听话的“武器”。每次哭闹,一句“不带你去看火车了”比什么都灵。
火车停驻的时间不会太长,走得也快,当“呜鸣”和“隆隆”两种声音共同响起时,就是我最高兴的时候了。每每这时,妈妈总会叮嘱我用小手捂住耳朵,以免弄伤耳膜。我听话地照做了,但火车的声音还是能传进耳膜,吵闹却美妙。
我睁着眼睛紧盯着红色的火车头拉着一节节的车厢从眼前驶过,生怕错过了些什么,尽管每一节车厢都带着相似的陈旧。我却固执地认为它们有着各自的模样。一如每个和我一起看火车的其他孩子那样,他们有的是由母亲带着的,有的是由外婆牵着的,有的大孩子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每个孩子眼中都散发光芒,在这共同的童年记忆里,每个人都将被成长带到不同的道路。谁也不知道重逢时,大家都变成了什么模样。有一次我偶遇昔日和我一起看火车的邻家大哥,他现在已经是学校里的高材生了,而他残留在我记忆之中的身影,还是那个独自跑出来看火车而被爷爷痛揍的小男孩。
我说不清楚其中的奥秘,只能感受到隐藏其中的微妙,只深信,铁路与车厢,定会陪伴年华终老,瞧,现如今,它不正看着许多的孩子长大成人了吗?
成年以后,我忘记了当初在妈妈怀里捂着耳朵却乐呵呵的原因。如今,我成了在铁路边上着急等待的一员,火车在我眼里已经不再亲切。反而感到了几分厌恶,尤其赶时间的时候,心里更是万分焦急不安。生怕因为火车的阻拦,而导致迟到。每次听到汽笛声从不远处响起,总会走得更加匆忙。
然而,每当火车过来,总会有年轻的母亲抱着孩子,在铁路边上驻足观望。她们脸上的表情,一如母亲抱着我时的慈爱与温柔。
长大一点后,我开始幻想铁路另一头的故事——如果我偷偷坐上装着面粉或稻子的火车厢,会不会去到属于精灵的世界?如果我上前敲一下车厢,会不会有一只拥有魔法的小鹿跳下来?如果我可以与火车对话,它会不会告诉我铁路的秘密?
这样的想法,使我对铁路的好奇越来越大。而我真正在铁轨上只走过两次。一次8岁,一次现在——我的18岁。前者是贪玩,后者是缅怀。
不记得当初是怎么说服母亲让我和邻家姐姐出去的,我甚至忘记那个姐姐是哪家孩子,只记得女孩叫作小燕。
她说运货的时候,一些白石从没关紧的车厢门缝里掉了出来,运气好就能找到一两块。我们口中的“白石”是一种可以在地上写字、画画的白色石子。至今我知道的仅是小区的孩子们管它叫“白石”,不晓得其学名和用途。长久以来,我都认为它是专门给小孩子在地上写字、画画的。
铁轨旁边有很多小石头,很难走,我们踩在石块上显得小心翼翼。时而拉着手并肩走,时而一前一后往前进,两人都感受到左胸里的东西跳得飞快,觉得好玩,又有少许害怕。
我害怕的不是有火车经过,而是岔道太多容易迷路。小燕姐姐知道后,安慰我说:“我们沿着同一条铁路(小区的不远处,有一个多条铁路相交的地方)走就不会有事了。”真的如她所说,我们沿着铁路走了下去,与它一起向前,一起拐弯。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以为我会走到世界的尽头。
走到腿脚都发麻了,白石的影子还是没见着,我们只好扫兴而归。我不知道我们走了多久,只记得我们回到小区时,原本挂在天边的白云,早已被夕阳染成了金色,各自回家之前,还叮嘱对方,这是我们之间的秘密。与铁路有关的秘密。
现在,我再次沿着铁路走,心脏依旧跳得飞快,我好奇地寻找自己儿时的身影,希望在陈旧的记忆里发现宝藏。可心中的恐惧又告诉我.不能走得太远,并且要尽快回家去——至少是离开铁轨,谁也不知道火车什么时候会驶来。
昔日带着胆怯勇往直前的女孩,经年之后,变得谨小慎微。每千一件事都像在做“选对得满分、漏选扣一分、多选没有分”的选择题,哪怕有极大的把握,采用得最多的永远是“漏选”之法,因为最稳健又保险。
铁路则不然,它似乎未曾苍老。走了很长一段路,地上的石子越来越多,周围的房屋越来越少,四周变得越来越荒凉,不安之感越来越浓烈,仿佛世界只剩我一人。
抵不过这份畏惧的时候,我选择了快速往回走。回程时,我惊讶地发现铁轨旁那个我以为荒废的保安亭边上,站着一个穿制服的男人。他好奇地问我:“去哪里呢?是不是迷路了?”我摇摇头,快步从他身边走过。
也许我真的迷路了。可是,路又在哪呢?
这些年里,我守着与小燕姐姐之间的秘密,可是,自从那次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她。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甚至不知道是否有这样一个女孩出现在我的生命之中。
记忆终将比时间老得快。
18岁这年,我短暂的铁路旅程在踏进家门那一刻画上句号。所有的幻想与梦境都落下帷幕。我想,我的人生是与铁路系在一起的。只是,人生总比铁路长;只是,有些朋友,需要由年华存储;只是,有些记忆,适合与故事同眠。
童年的事,终归沉睡在光年之间,被成长与变化洗刷得褪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