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一要求,教师必须走专业化成长道路。“东西部同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促进东西部教师共同成长建立起来的平台。
“东西部同行”团队与相关课题
“东西部同行”是中央电化教育馆批准立项的国家级重点课题《东西部教师专业发展同步开展实验研究》在苏州教育博客——学习发展共同体上开辟的一个基于教育Blog的网络研修活动。
“东西部同行”团队由一群来自于苏州和宁夏石嘴山的,渴望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走专业化发展道路的教育同行组成,这些教师大多数为已有十多年教龄的40周岁以下的青年骨干教师,尤其以初中青年语文教师为主。他们有能力、有活力,特别肯钻研,特别有上进心。
早在2005年下半年,团队成员就已经开始活跃在苏州教育博客这个平台上了。随着他们的教育教研探讨日渐深入和日志数量的与日俱增,其影响也越来越大。于是,在苏州电教馆金陵馆长的引领和指导下,这群志同道合的人走到了一起,并于2006年2月26日相聚在苏州电教馆的博友会上。至此,酝酿已久的苏州、宁夏东西部教师专业发展同步开展实验研究活动拉开了序幕。会上,大家就东西部教师如何借助教育博客走专业发展之路展开研讨论证,金陵馆长就课题的网络支撑平台、选题意义、理论支撑、研究价值、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创新之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等诸多方面作了精辟的阐述,最终形成《东西部教师专业发展同步开展实验研究》课题研究方案。当天,在苏州教育博客上专门开辟了一个“东西部同行”专栏,从此,“东西部同行”的成员们有了自己的“家”。
2006年7月,《东西部教师专业发展同步开展实验研究》被中央电化教育馆立项为全国教育技术研究专项课题。2006年10月2日,还是在苏州电教馆,宁夏石嘴山市第十二中的领导和苏州课题学校的教师又一次相聚在一起,举行了课题开题会。在开题会上,金陵馆长、“东西部同行”网络教研组长徐邦桃老师就课题研究的方式、方法又做了精辟的论述,最后大家就课题研究的方方面面达成了共识。至此,东西部教师正式开展了基于教育博客平台的跨区域的东西部教师专业发展同步开展实验研究。
“东西部同行”团队的性质
基于苏州教育博客——学习发展共同体上的《东西部教师专业发展同步开展实验研究》“东西部同行”团队是一个“终身学习型”团队,所有成员都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行动,都秉承“只有学习精彩,生命才会精彩;只有学习成功,生命才会成功”的信念。“东西部同行”团队也是一个“反思交流型”团队,所有的成员都能自觉地进行自我反思,并能定期交流,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不存在话语霸权。“东西部同行”团队还是一个“互助协作型”团队,所有成员形成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中的交流与对话、沟通、协调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与成功,共同进步。
“东西部同行”开展方式
“东西部同行”实验研究活动以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以苏州教育博客——学习发展共同体提供的Blog技术平台为支撑,引入情境工作坊(Workshop)的教师培训方式,开展网络环境下的跨越时空的东西部教师在教材分析、教法研讨、资源利用、教育理念、教育科研等方面的同侪互助。例如:东西部两地教师轮流发表教学设计方案,然后就这一教学设计开展网上研讨,并邀请教学资深人士和教育技术名家进行点评等,实现东西部教师专业发展同步开展。活动先从语文学科着手,逐步向其他学科延伸,逐渐扩展成为两地教师多学段、多学科方面的协作交流。
“东西部同行”的活动内容
1.跨区域的集体备课评课活动
借助“东西部同行”这个网络研修平台,同行成员采用“1+X情境工作坊方式”开展集体备课评课活动。即由团队中的一个成员提出课题,然后,其他成员共同围绕着这个课题,集思广益、共同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流程,在团队成员同伴的互助、互动合作中提高备课、评课的质量。这样,既可以使评课教师从授课教师的优点中得到启发,又可以使授课教师从评课教师的指点中获得帮助。
2.跨区域的教育信息交流
在“东西部同行”这个平台上,同行成员彼此间开展教育信息交流活动,并把自己拥有的经过思考和精心筛选收集整理起来的教育信息资源,借助“东西部同行”这个平台奉献出来,与团队成员一道学习分享交流,使同行成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汲取到先进教育信息资源带来的营养,既促进了教育信息的最大范围的流动,也保证了信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从而扩大和丰富了团队成员的信息量。
3.跨区域的经验共享
优秀的经验只有被激活、被分享,才会不断升值。同行成员之间把自己的成功事例和体会,失败的教训和感想与其他成员分享、交流,通过借鉴和吸收同伴经验,反思和提升自己的经验,避免走弯路。同行成员还把自己对某个教育现象的经验、困惑、感悟及反思展示给了团队成员,再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同行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方法的回复中去,和回复者进行论证思辨,实现思想上的深度碰撞。
4.思辨式的专题讨论
思辨式的专题讨论是团队成员共同围绕教育教学中的某个问题展开专题式的讨论。同行成员之间畅所欲言,各自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在这个讨论过程中,因为每个同行成员讨论的切入点不同,看问题的视角不同,每个同行成员一方面在为自己的观点进行激烈的辩护,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地思考和质疑他人的观点和意见。可以说,在思辨式的专题讨论中,同行成员互相丰富着彼此的思想,不断地提高自己和同伴对问题的认识,不断地变更和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这样的专题讨论能使团队每个成员都能获得自身单独学习所得不到的东西,并把学习到的理论指导实践,在课堂教学进行尝试。
5.沙龙式的深度会谈
因为同行成员之间有着非常真诚的人际关系,大家彼此信任,互相视对方为心灵伙伴,这样就能无拘无束地发表意见,产生思维互动,实现团队成员之间的心灵与心灵的交流、交融和碰撞。这样的深度会谈能诱使同行成员把深藏于心的甚至连自己都意识不到的看法、思想、智慧展示、表达出来,同时,这个过程也是最具有生成性和建设性的,它会冒出和形成很多有价值的新见解。
实践研究表明,东西部教师利用教育Blog平台进行互动交流,实现了跨区域的结伴同行,不仅方便快捷、有可操作性,而且能使参加结伴同行的东西部教师在网络化环境中实现跨区域的专业化发展同步推进。
“东西部同行”团队与相关课题
“东西部同行”是中央电化教育馆批准立项的国家级重点课题《东西部教师专业发展同步开展实验研究》在苏州教育博客——学习发展共同体上开辟的一个基于教育Blog的网络研修活动。
“东西部同行”团队由一群来自于苏州和宁夏石嘴山的,渴望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走专业化发展道路的教育同行组成,这些教师大多数为已有十多年教龄的40周岁以下的青年骨干教师,尤其以初中青年语文教师为主。他们有能力、有活力,特别肯钻研,特别有上进心。
早在2005年下半年,团队成员就已经开始活跃在苏州教育博客这个平台上了。随着他们的教育教研探讨日渐深入和日志数量的与日俱增,其影响也越来越大。于是,在苏州电教馆金陵馆长的引领和指导下,这群志同道合的人走到了一起,并于2006年2月26日相聚在苏州电教馆的博友会上。至此,酝酿已久的苏州、宁夏东西部教师专业发展同步开展实验研究活动拉开了序幕。会上,大家就东西部教师如何借助教育博客走专业发展之路展开研讨论证,金陵馆长就课题的网络支撑平台、选题意义、理论支撑、研究价值、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创新之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等诸多方面作了精辟的阐述,最终形成《东西部教师专业发展同步开展实验研究》课题研究方案。当天,在苏州教育博客上专门开辟了一个“东西部同行”专栏,从此,“东西部同行”的成员们有了自己的“家”。
2006年7月,《东西部教师专业发展同步开展实验研究》被中央电化教育馆立项为全国教育技术研究专项课题。2006年10月2日,还是在苏州电教馆,宁夏石嘴山市第十二中的领导和苏州课题学校的教师又一次相聚在一起,举行了课题开题会。在开题会上,金陵馆长、“东西部同行”网络教研组长徐邦桃老师就课题研究的方式、方法又做了精辟的论述,最后大家就课题研究的方方面面达成了共识。至此,东西部教师正式开展了基于教育博客平台的跨区域的东西部教师专业发展同步开展实验研究。
“东西部同行”团队的性质
基于苏州教育博客——学习发展共同体上的《东西部教师专业发展同步开展实验研究》“东西部同行”团队是一个“终身学习型”团队,所有成员都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行动,都秉承“只有学习精彩,生命才会精彩;只有学习成功,生命才会成功”的信念。“东西部同行”团队也是一个“反思交流型”团队,所有的成员都能自觉地进行自我反思,并能定期交流,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不存在话语霸权。“东西部同行”团队还是一个“互助协作型”团队,所有成员形成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中的交流与对话、沟通、协调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与成功,共同进步。
“东西部同行”开展方式
“东西部同行”实验研究活动以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以苏州教育博客——学习发展共同体提供的Blog技术平台为支撑,引入情境工作坊(Workshop)的教师培训方式,开展网络环境下的跨越时空的东西部教师在教材分析、教法研讨、资源利用、教育理念、教育科研等方面的同侪互助。例如:东西部两地教师轮流发表教学设计方案,然后就这一教学设计开展网上研讨,并邀请教学资深人士和教育技术名家进行点评等,实现东西部教师专业发展同步开展。活动先从语文学科着手,逐步向其他学科延伸,逐渐扩展成为两地教师多学段、多学科方面的协作交流。
“东西部同行”的活动内容
1.跨区域的集体备课评课活动
借助“东西部同行”这个网络研修平台,同行成员采用“1+X情境工作坊方式”开展集体备课评课活动。即由团队中的一个成员提出课题,然后,其他成员共同围绕着这个课题,集思广益、共同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流程,在团队成员同伴的互助、互动合作中提高备课、评课的质量。这样,既可以使评课教师从授课教师的优点中得到启发,又可以使授课教师从评课教师的指点中获得帮助。
2.跨区域的教育信息交流
在“东西部同行”这个平台上,同行成员彼此间开展教育信息交流活动,并把自己拥有的经过思考和精心筛选收集整理起来的教育信息资源,借助“东西部同行”这个平台奉献出来,与团队成员一道学习分享交流,使同行成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汲取到先进教育信息资源带来的营养,既促进了教育信息的最大范围的流动,也保证了信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从而扩大和丰富了团队成员的信息量。
3.跨区域的经验共享
优秀的经验只有被激活、被分享,才会不断升值。同行成员之间把自己的成功事例和体会,失败的教训和感想与其他成员分享、交流,通过借鉴和吸收同伴经验,反思和提升自己的经验,避免走弯路。同行成员还把自己对某个教育现象的经验、困惑、感悟及反思展示给了团队成员,再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同行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方法的回复中去,和回复者进行论证思辨,实现思想上的深度碰撞。
4.思辨式的专题讨论
思辨式的专题讨论是团队成员共同围绕教育教学中的某个问题展开专题式的讨论。同行成员之间畅所欲言,各自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在这个讨论过程中,因为每个同行成员讨论的切入点不同,看问题的视角不同,每个同行成员一方面在为自己的观点进行激烈的辩护,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地思考和质疑他人的观点和意见。可以说,在思辨式的专题讨论中,同行成员互相丰富着彼此的思想,不断地提高自己和同伴对问题的认识,不断地变更和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这样的专题讨论能使团队每个成员都能获得自身单独学习所得不到的东西,并把学习到的理论指导实践,在课堂教学进行尝试。
5.沙龙式的深度会谈
因为同行成员之间有着非常真诚的人际关系,大家彼此信任,互相视对方为心灵伙伴,这样就能无拘无束地发表意见,产生思维互动,实现团队成员之间的心灵与心灵的交流、交融和碰撞。这样的深度会谈能诱使同行成员把深藏于心的甚至连自己都意识不到的看法、思想、智慧展示、表达出来,同时,这个过程也是最具有生成性和建设性的,它会冒出和形成很多有价值的新见解。
实践研究表明,东西部教师利用教育Blog平台进行互动交流,实现了跨区域的结伴同行,不仅方便快捷、有可操作性,而且能使参加结伴同行的东西部教师在网络化环境中实现跨区域的专业化发展同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