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 MW超超临界对冲燃烧锅炉低负荷试验

来源 :发电设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l07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某电厂660 MW机组超超临界对冲燃烧锅炉在42%、35%、30%额定负荷下开展了低负荷不投油运行的试验研究.结果 表明:低负荷下锅炉均能保证稳燃,转向室烟气温度没有明显下降趋势,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入口烟气温度能满足脱硝要求;随着负荷的下降,锅炉效率变化不大,但汽轮机热耗及供电煤耗明显上升,严重影响机组经济性;低负荷下,受热面壁温均在安全范围内.
其他文献
在某电厂脱硫塔除雾器上方建立两级冷凝凝并装置对湿法脱硫后净烟气进行冷凝,研究考察烟气收水协同细颗粒物深度脱除的性能.结果 表明:冷凝凝并装置可实现烟气中水分的有效回收;一级冷凝烟气温降为3~5 K,收水质量流量为29.9 t/h,可满足脱硫制浆补水;二级冷凝烟气温降为5~20 K,收水质量流量为55.9 t/h.与原脱硫系统相比,加装冷凝凝并装置后对烟气中总颗粒物(TPM)、可过滤颗粒物(FPM)、可凝结颗粒物(CPM)的脱除效率分别提升37百分点、36百分点和37百分点,可以有效促进颗粒物的脱除.
针对重型燃气轮机的操控要求,提出了重型燃气轮机控制系统人机界面设计的体系,制订指导原则和设计规范,在设计过程中引入平面设计法则和人因工程理论,平面设计方面提出“美即适用”原则,人因工程方面提出宜人性原则和危机管理,另外对静态图符和动态图符的设计进行了介绍,并以一幅典型的人机界面设计为例,详细介绍了该设计体系在自主重型燃气轮机控制系统人机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某电厂锅炉风率偏离设计值造成过热器管壁超温及蒸汽温度低的问题,提出3种改造方案并进行对比.结果 表明:低温段省煤器干烧方案具有投资少、改造量小、效果好等优点,可以有效提高一次风温度,提高蒸汽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