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形成机制的商法解释

来源 :长沙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ling0699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的中国新《公司法》在理论上有突破、在制度上有创新,但这不会是中国公司法现代化过程中的最后一次修改,制度定位和具体实施上还存在很多值得思索的问题。法律经济学的研究模型和工具,不仅能对公司法股权制度进行基础理论分析,而且能更好地解读公司和公司法的经济特性。相对于传统的法教义学理论,产权交易和交易成本理论可以细致剖析股权形成的基本原理,并更为贴切地论证公司章程的商事契约属性。研究股权的契约属性势必将增加商法适用和解释的理论张力,有力推动公司法等商事制度对市场的制度供给及创新实践。
其他文献
以衡南县为例,采用特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因子权重确定,构建评价模型对农用地整治潜力进行分级考量,其Ⅰ、Ⅱ、Ⅲ级潜力区分别有10、10、6个乡镇(办事处).Ⅰ级潜力区可优先
街头官僚是从西方引进的概念。借鉴西方街头官僚理论,将我国基层公务员置于"街头官僚"分析框架内,可以得出我国基层公务员具有"街头官僚"特征和独特行动逻辑。而从街头官僚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