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因素对中部地区环境压力的影响分析——以江西省为例

来源 :人口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wenl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采用生态足迹作为环境压力的测量指标,以江西省为例基于STIRPAT模型定量分析了1990~2006年人口、经济(人均GDP)和社会(主要是城市化率和产业比重)因素对环境压力的具体作用。研究表明:(1)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足迹总体呈上升趋势;(2)人口数量是江西省生态足迹增大的一个主要影响因子;(3)经济发展对环境压力产生正效应;富裕程度增加也将加剧人类对环境的影响;(4)城市化带来的消费结构改变和数量加大有可能导致环境压力的增大;(5)降低第一、二产业的比重有利于减少环境压力。
其他文献
近30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然而,在这期间,我们在经历了社会经济高积累、低消费;社会资源高消耗、低转化;社会财富高集中、低平均的历程后,社
运用实地调研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非农产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这一当前农村经济乃至整个经济工作中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进行探讨.并以陕西为例,深入分析了当前促进农民收入快速
我国证券公司资本配置的低效率严重制约了其盈利能力的提高和自身竞争力的增强.通过对中外证券公司资产负债结构实证数据对比分析可知,资本配置结构差异是决定资本配置效率高
维护农民工的权益已经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现有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暴露出许多问题,它无法真正让农民工受益。本文对统账结合模式这一养老保险政策进行分析
品德素质是人才素质结构中的核心部分,在能力结构的形成、发展和发挥过程中具有核心作用,在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实践中具有关键地位.本文基于职能要求来分析不同层级的管
为了解决多受灾点应急资源配置过程中出现的分配不均和资源竞争问题,本文建立一种以双层决策方法为基础的多受灾点应急资源配置模型,使应急资源配置过程兼顾及时性与公平性,
从作者本人研究民生问题的思想过程入手,展示30年来中国民生问题研究和发展轨迹.并再次提出,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首先要构建在底线公平的基础之上.
我国县乡医疗体制改革改变了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低效率和数量短缺的局面。我国县乡医疗市场正在出现新的、医政联合的垄断格局。县乡垄断医疗市场短期与长期
社会科学研究资源是社会科学研究创新的知识基础和保障。因此,在社会科学知识创新的过程中,有必要以知识为中心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从文献、信息层次向知识层次发展,建立以知
"关爱女孩行动"旨在标本兼治出生性别比失衡问题,基层执行者是否具有性别平等意识,关系到该政策的制定、实施及结果是否维护了性别平等原则.对出生性别比失衡特别严重的某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