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设不应由政府包办

来源 :北方经济(内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anqi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政府主导型生态建设的主要特征是:政府是生态建设的投资主体,是生态建设政策的供给者,是具体项目的决策者、组织实施者;种树人(总称,包括土地承包人、代理人、企业、成材林所有者)是生态建设项目一线工作的承担者,完成治理任务,并接受政府的监督、检查、验收.虽说资金的投入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担,但中央政府不得不承担主要部分,甚至全部,因为生态环境恶化的地区一般也是较为贫困的地区.这种"中央政府花大钱、地方政府花小钱、农牧民做贡献"的运作机制,使中央政府投入的大量生态建设资金在链条的中间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本院近3a86例脑外伤性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探讨脑外伤后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其护理干预方法。
我科自2003年以来,在抢救乙醇中毒患者中采用纳洛酮促醒23例,收到满意效果,现就抢救及护理总结如下。
工资是作为劳动报酬按期付给劳动者的货币或实物。高校工资更是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按劳分配制的原则,将一个人的知识、能力、贡献与责任的大小具体反映在了工资当中。而对于工资的审计,是财务管理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它涉及到每一位职工的切身利益、单位的长治久安、国家的税收,等等。工资管理如果出现漏洞,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本文通过分析现行高校工资的特点,从高校工资审计发现的问题入手,就加强工资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我院1998-03~2006—12收治食管裂孔疝15例,早期均被误诊为冠心病,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女8例,年龄61~92(平均72)岁。1临床表现为胸骨后及上腹部疼痛5例,心前区紧束感、压榨
一、当前我国的“城市经营”实践    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有效供给必须有充足的资金来源,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主要是靠财政拨款,而地方政府财力严重不足,为弥补财政资金的不足,地方政府逐步走向公共资源的市场化道路,通过公共资源的市场化运作来发展城市基础设施,这就是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我国掀起的“城市经营”浪潮。随着“城市经营”实践在我国城市深入展开,其弊端也日益凸显:    (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