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油菜壳和油菜秆生产绿色材料通过鉴定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邮编:430070,电话:027-87282111)熊汉国副教授主持的“利用油菜壳、油菜秆生产绿色材料”项目,前不久通过了湖北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
该项目以油菜壳、油菜秆等为原料,通过特定的制备技术与配套设备,生产出绿色材料及制品。采用双氨基硅烷等助剂改性油菜秸秆粉,并同时加入氯化聚乙烯作相容剂,使油菜秸秆粉与高聚物相容性大大提高:而且使油菜秆的改性和成型在同一双螺杆中完成,所生产的油菜秆装饰材料可以替代部分塑料及木材装饰材料。(湖北 袁小青)
落叶松单宁酚醛树脂胶黏剂的研究与应用获奖
南京林业大学(邮编:210037,电话:025—85427133)张齐生院士主持的“落叶松单宁酚醛树脂胶黏剂的研究与应用”,前不久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该项研究以从落叶松树皮中提取的栲胶替代部分苯酚制作落叶松单宁酚醛树脂胶,用于制造室外用胶合板及其他人造板,解决了落叶松单宁与甲醛的反应速度过快而无法控制、胶黏剂质量不稳定等技术难题。产品具有适用性广、运输和储存方便、操作工艺简单、胶合质量稳定、游离苯酚和游离甲醛含量低、成本低等优点。(江苏何清)
植物乳杆菌产细菌素的研究通过鉴定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邮编:100094,电话:010-62737664)李平兰副教授等主持完成的“植物乳杆菌产细菌素的研究及其在发酵香肠中的应用”项目,前不久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鉴定。
他们从我国传统宣威火腿中分离筛选到了一株高产细菌素的植物乳杆菌L-1;确立了一条经济合理、适合工业化生产该细菌素的分离纯化技术(工艺)路线;探明了植物乳杆菌细菌素L—1对肉源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病原菌作用机理;利用产细菌素植物乳杆菌L-1作为发酵剂开发出了两种新型发酵香肠,产品的品质优良,风味和感官特性好。(北京 何大苹)
饲料磷资源的高效利用技术研究通过鉴定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邮编:625014,电话:0835-2885692)王康宁教授主持完成的“饲料磷资源的高效利用技术研究”项目,前不久通过了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
该项研究首次证明了二元剃度回归法可用于测定饲料磷的真消化率和内源磷排泄量,解决了因待测饲料适口性差、采食少而影响测定结果准确性的问题。首次建立了以饲料可透析磷预测饲料有效磷的模型,解决了饲料原料磷利用率快速估测的技术难题。(四川 何平)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邮编:430070,电话:027-87282111)熊汉国副教授主持的“利用油菜壳、油菜秆生产绿色材料”项目,前不久通过了湖北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
该项目以油菜壳、油菜秆等为原料,通过特定的制备技术与配套设备,生产出绿色材料及制品。采用双氨基硅烷等助剂改性油菜秸秆粉,并同时加入氯化聚乙烯作相容剂,使油菜秸秆粉与高聚物相容性大大提高:而且使油菜秆的改性和成型在同一双螺杆中完成,所生产的油菜秆装饰材料可以替代部分塑料及木材装饰材料。(湖北 袁小青)
落叶松单宁酚醛树脂胶黏剂的研究与应用获奖
南京林业大学(邮编:210037,电话:025—85427133)张齐生院士主持的“落叶松单宁酚醛树脂胶黏剂的研究与应用”,前不久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该项研究以从落叶松树皮中提取的栲胶替代部分苯酚制作落叶松单宁酚醛树脂胶,用于制造室外用胶合板及其他人造板,解决了落叶松单宁与甲醛的反应速度过快而无法控制、胶黏剂质量不稳定等技术难题。产品具有适用性广、运输和储存方便、操作工艺简单、胶合质量稳定、游离苯酚和游离甲醛含量低、成本低等优点。(江苏何清)
植物乳杆菌产细菌素的研究通过鉴定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邮编:100094,电话:010-62737664)李平兰副教授等主持完成的“植物乳杆菌产细菌素的研究及其在发酵香肠中的应用”项目,前不久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鉴定。
他们从我国传统宣威火腿中分离筛选到了一株高产细菌素的植物乳杆菌L-1;确立了一条经济合理、适合工业化生产该细菌素的分离纯化技术(工艺)路线;探明了植物乳杆菌细菌素L—1对肉源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病原菌作用机理;利用产细菌素植物乳杆菌L-1作为发酵剂开发出了两种新型发酵香肠,产品的品质优良,风味和感官特性好。(北京 何大苹)
饲料磷资源的高效利用技术研究通过鉴定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邮编:625014,电话:0835-2885692)王康宁教授主持完成的“饲料磷资源的高效利用技术研究”项目,前不久通过了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
该项研究首次证明了二元剃度回归法可用于测定饲料磷的真消化率和内源磷排泄量,解决了因待测饲料适口性差、采食少而影响测定结果准确性的问题。首次建立了以饲料可透析磷预测饲料有效磷的模型,解决了饲料原料磷利用率快速估测的技术难题。(四川 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