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变“谈习作色变”的局面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我在县城的两所小学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在问卷中我设计了一道题:你喜欢写作文吗?为什么?结果有60%的学生回答:不喜欢。原因有几方面。其中有50%的学生写的是:害怕写作文,也不知道怎么写。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我认为小学生不喜欢写作文,固然有其主观原因,但客观原因也是影响其写作兴趣的重要因素。客观原因具体来讲就是我们的老师在指导上有失误。
  表现一:语文老师把作文的事完全放在习作课上去做。误认为习作只能在习作课上讲,其他课上一点不涉及、不启发。
  表现二:学生误认为习作课就是写,写完了事,写得好与坏,由老师说了算。学生关心的就只有分数,其他一概不管。
  表现三:学生的习作内容、情感虚假,胡编乱写现象严重。
  针对上述三种表现,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才能解决好。
  一、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不单单是习作课上的事
  语文学习是学生听说读写的集中体现。因此,要每节课都要渗透进去。无论是识字课、写字课,还是阅读课都要渗透习作的内容。因为学生的习作很大程度上是在遣词造句上有困难,才导致语句不通顺,错误频出。
  阅读课上滲透写话或写片段训练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我们的语文教材,每一篇课文都是美文,都是我们要学习效仿的例子。所以说我们必须把读和写紧密结合起来,阅读和习作本来就是密不可分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只有进行了充分而广泛的阅读,才能为习作积累素材,引发灵感。中外很多大作家都是广泛涉猎、多方面阅读的典范。如果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能够多方面渗透写作教学的相关内容,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做法是:
  1.通过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被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深深吸引,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喜欢读书和写作了。因为良好的语言感悟能力不仅能够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还能够让学生在习作时更好地遣词造句。
  2.通过词语训练,让学生学会用词,学会造句。每一篇课文都是由字词句段组成的。而且我们的老师在教学中最容易抓住的就是词语。那么我们如果在学词语时,适当地把连词成句的教学内容加进去的话,日久天长,学生就有话可说了。为了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我们常用的就是词语接龙的游戏,效果非常明显。
  3.通过片段的仿写,完成学生习作素材的量的积累。教材中很多片段是要求学生会背诵的,我们的老师往往只是落实了课后练习中朗读、背诵的要求,而忽视了仿写这一环节。进一步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个片段,这样的训练对于习作非常重要。
  4.积累好词好句好段,完成学生习作的质的飞跃。语文学习,重在积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积累本,随时记下在课文学习和课外阅读时见到的好词好句好段,让学生养成积累素材的好习惯。
  以上四点是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其实,早在2011版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就指出来了:“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少写命题作文。加强对平时练笔的指导,提倡写日记、书信、读书笔记等。”
  除此之外,我还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比如我让学生学做饭。在观察活动开始之前,先定好观察的内容、角度和方法:多少米,怎么淘,放多少水,焖多长时间,特别强调“多感官的同时参与”,引导学生不但用眼睛看,而且要用脑想,用嘴问,动手做。先是观察父母怎样做,然后自己再动手实践。这样既学会了做饭,也提高了观察力。
  二、写作不仅是写,还要学会修改
  语文课标在第三学段的阶段目标中提到:“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这就说明,习作课,学生的任务不仅仅是写,还要学会修改。因为有“文章不厌百回改”的说法。其实经常写作的人知道,修改才是最能体现工夫的事。过去,由于我们的语文老师只重视学生的写,却忽视学生的改,这才使学生对习作失去了兴趣,只重视老师的分数,不重视老师对自己习作的批改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语文老师在习作课上,不仅要重视写也要重视改。具体做法有:
  1.面批面改。面批面改适合于三年级的学生。因为按照新课标一二年级为写话,到了三年级才是习作。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学生学习模仿老师的修改,主要看老师在修改时都注重了哪些方面,是怎样写批语的,修改符号都有哪些等。这也算是修改的基本功了。因此,这一环节是非常重要的。
  2.互批互改。互批互改比较适合于五六年级的学生。如果我们的老师在三四年级时,把面批面改的工作做好了,那么到了五六年级,进行互批互改是完全可以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的学生看不出自己习作的毛病,大家互批互改可以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最后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因此让学生进行互批互改是科学的、合理的,而且也是必要的。
其他文献
2000年11月27日将为中国电视留下一道印痕:酝酿已久的新版《东方时空》从6:00开始播出。如同一艘电视航空母舰,这个长达150分钟的电视栏目一出港就激起浪花、旋涡与议论。新型传播方式轻松活泼
#聊聊有意义的#■玉环公交司机每天为流浪老人送饭对52岁的浙江玉环县公交司机张金夫师傅来说,位于县城玉城街道的城南公交站点,是他最牵挂的地方。一年来,他每天都到那里,给
期刊
导入新课是一堂课的首要环节。让学生对一堂课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无疑是这堂课成功的关键。诚然,小学数学导入新课的方法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充
摘要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要怎么样去“玩”才开心,怎么样“玩”才能让学生有满足感和成就感。当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获得符合他们心理和生理的需求时,才会有练习的积极性。当有了积极性,教学效果才可以达到最佳,才能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 主动练习 教学效果 设置情境 提高吸引力  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学生在各门学科中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甚至是学生普遍
摘要 古诗词以其优美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节奏、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使老师和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受益。伴着诗香,慢慢成长,这样的成长之路充满诗意,这样的人生会更加自信从容。  关键词 古诗词 诗境 诵读 特色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领域里的一颗灿烂明珠,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古人说:“不读诗,无以言。”诵读经典古诗词就是直抵孩子内心的歌唱,它可以雕琢孩子的心灵,感化孩子的性情,培养孩子的志趣,开阔
“厚题薄文”乃大势所趋从“无题有文”到“薄题厚文”再到“厚题薄文”,这就是我国古代、近代、现代报纸版面上稿件标题所经历的过程。自邸报(唐代)至京报(明代),都是“系日条事不
在冷兵器时代,蒙古铁骑曾是当之无愧的“王者”. 可就在元朝建立后不到一百年的时间,这支横扫亚欧大陆的蒙古铁骑就在东方遭到了惨痛的挫败,并灰溜溜地退回了大漠.而打败他们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一
长须鲸成了哺育圣地的明星,甚至吸引了不少单身的雌灰鲸前来围观,而待产的雌灰鲸在它柔美而富有感染力的歌声中,纷纷生下了自己的灰鲸小宝宝.rn看到其他雌灰鲸带着孩子享受天
期刊
前阵子,好多同学都看了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好好过了一把拯救地球的瘾.可不是嘛,面对灾难,我们得带着地球一起走,留下来的人类一个都不能少!可是,真实情况是,太阳不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