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不同方案血P/E2水平与妊娠结局关系

来源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o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不同内膜准备方案血清P/E2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对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行冻融胚胎解冻移植678周期进行总结分析。根据内膜准备方案不同分为自然周期组(118例),激素替代周期组(511例),降调节+激素替代周期组(49例),比较各组移植当日激素水平。根据临床结局分为临床妊娠组(364例),未妊娠组(314例),根据是否活产分为活产组(213例),未活产组(465例),分别比较各组移植日激素水平。结果三种内膜准备方案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替代周期组雌激素水平明显高于降调节激素替代周期组和自然周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周期组、激素替代周期组孕激素水平明显高于降调节激素替代周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周期组P/E2水平明显高于降调节激素替代周期组和激素替代周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与非妊娠组,活产组与非活产组间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激素和孕雌激素比值在妊娠组和活产组均分别明显高于非妊娠组和非活产组,而雌激素均分别明显低于非妊娠组和非活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6.16<P/E2≤94.16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高于其余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孕激素比值可能通过内膜容受性影响临床妊娠结局。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IVF周期中短时受精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6月期间的IVF周期,比较和统计分析103例长时受精和122例短时受精的IVF周期中的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