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区非ST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lang0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分析OASIS登记试验中国地区所有入选的非ST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年随访结束时死亡事件的发生与多种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总结所有依照方案入选的患者随访2年的资料,统计自入院至随访结束时总死亡事件的发生情况及生存时间,并采用生存分析(Cox回归)模型,分析就诊时一般情况、既往病史、住院与随访期间治疗及不良事件发生等77种因素在患者生存时间中所起的作用.结果注册的229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年总死亡174例,心肌梗死168例,心衰271例,心绞痛1145例,卒中93例.缩短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有:住院期间卒中、溶栓治疗、心力衰竭次数;出院后随访期间心肌梗死次数、心力衰竭次数、卒中次数、非心血管疾病住院次数;既往心梗病史、糖尿病病史;首次住院天数及年龄.延长生存时间的保护性因素有:出院后随访期间应用口服抗凝药物频数,应用抗血小板药物频数,应用硝酸酯类药物频数及应用调脂药物频数.结论我国非ST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以猝死或心律失常死亡为第一位死因.某些与疾病严重程度及治疗相关的因素对死亡事件的发生产生一定的促进或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已有研究表明心房结构改变尤其心房纤维化,是房颤发生和持续的重要病理基础。近来研究发现有房颤的扩张性心肌病(DCM)患者的心房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表达量及Ⅰ型胶原容积分数明显增高。已有体外实验研究表明脑利钠肽(BNP)一方面能直接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合成,另一方面能诱发成纤维细胞的MMP-2蛋白表达及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