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骨肉瘤及骨转移瘤肿瘤中的表达水平分析

来源 :川北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yh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原发骨肉瘤与骨转移瘤肿瘤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方法:选取34例骨肉瘤以及16例骨转移瘤患者肿瘤组织纳入研究,另选取10例同时期单纯骨折患者组织标本作为对照。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种组织 VEGF 表达,并比较不同骨组织 VEGF 表达水平差异。结果:骨肉瘤患者、骨转移瘤患者 VEGF 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 <0.01),骨转移瘤与骨肉瘤肿瘤组织 VEGF 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组织学分型骨肉瘤 VEGF 阳性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VEGF 在骨肉瘤与骨转移瘤组织中表达异常增高。在不同类型骨肿瘤组织之间及不同组织学分型骨肉瘤之间 VEGF 表达无显著差异性。
其他文献
Timothy综合征,即遗传性长QT综合征的8型,是由于编码L型钙通道的CACNA1C基因发生突变而产生的罕见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的遗传性疾病,常导致严重的表型异常以及过早死亡。目前对Timo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炎症反应起着关键作用,血浆正五聚蛋白-3作为新型的心血管炎性标志物在粥样硬化病变中大量产生,并且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现就正五聚蛋白-3和心血
颈动脉斑块核磁共振成像检测在脑卒中筛查的多中心研究中已经成为评价颈动脉斑块的可靠方法,但其与冠心病的关系却研究较少,现对其在冠心病中研究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人
瘢痕修复是心肌梗死后最常见的修复方式,心外膜来源细胞与骨髓来源细胞相互作用提供了瘢痕形成的细胞骨架,磷脂酶D1可抑制梗死后心室重塑,减少瘢痕形成,白介素-1拮抗剂是瘢痕缺陷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尼可地尔对冠状动脉慢血流(CSF)的疗效。方法:收集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CSF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予阿司匹林、瑞舒伐他汀,治
目的::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老年(≥65岁)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60例给予阿司匹林、硝酸
阿片类物质的主要成分为吗啡,是μ阿片受体的选择性配体,具有镇痛、镇静、减轻心脏负担等重要功能,现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镇痛、心肌梗死和急性左心衰竭等的临床治疗,但
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在许多西方国家,DN是终末期肾病的最常见原因。近年我国DN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
细胞凋亡也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是指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由基因调控的细胞主动程序化死亡过程。细胞凋亡途径的缺陷导致许多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恶性肿瘤等)出现[1]。细胞凋
目的:观察酪氨酸激酶受体RON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以探讨RON在人类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