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语作为一门工具,是人类沟通的桥梁之一,最终学习的结果是用于交流,而不是纸上谈兵。然而,中学英语教学长期不重视甚至忽略学生口语方面的教学训练直接导致了学生不能说英语即“哑巴英语”现象的普遍存在。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对中学英语口语教学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中学英语;口语教学;问题;建议
一、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
听说读写是任何语言运用的四个不可分割的联系体,脱离了其中的任意一面,语言的使用结果都是差强人意。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扩大以及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学习并运用英语进行对外交流,已成为社会的需要。加强英语口语教学不仅是中学英语新课标准的要求同时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项要求。所以,在当今社会中,如何改善中学英语口语的教学已受到广泛关注。但长期以来,大部分学生在学校里接受的英语教育都是以应试为主,在多年的英语学习过程中,老师给学生教授更多的是词汇和语法方面的知识,只重视语言知识的掌握而忽视语言知识的运用,“哑巴”英语越来越成为学生学习英语最大的障碍。因此,中学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迫切需要得到解决。
二、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层面
1.教师主观上重视程度不够。在中学英语的教学中,就现行《大纲》而言,它提出中学生应具备初步的“说、写”能力,但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它更强调“听、读”能力。类似,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也是以“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为主。但也有主次之分,而“说”在教学中所占比例最少。“说”即使口语表达,任何一门语言离开了说就是“死”语言。
2.教师自身素质。中国缺乏说英语的语言环境。一方面,我国绝大部分英语教师都是在国内土生土长的,鲜少有机会与母语为英语者对话,也就是说,大多教师自己的口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中国地域广、贫富差异大,方言英语多)。另一方面,目前我国许多教师大多知识结构单一,部分教师较注重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却较少考虑和研究自身个性对教学的影响,以致造成口语教学中的“淡漠”、“不合作”态度。总而言之,一位优秀的英语老师,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说出他们的思想、观点。
(二)学生层面
1.学生积极性不高、缺乏自信。针对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积极性不高这一问题,归根到底绝大部分责任在老师。表明教师的教学手段形式单一乏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直接或间接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低下。就学生缺乏自信而言,主要是学生自身的心理障碍问题。几乎在所有的课堂上我们不难发现,只要教师一提出问题,学生便低头不语,课堂一片寂静。笔者认为,造成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积极参与英语课堂口语练习的心理障碍主要有三个:面子心理,自卑心理和升学心理。不高的口语学习积极性加上自信心的缺乏,学生就更不容易开口说英语了。
2.学生缺乏充足的口语练习训练。在我国,由于传统教育模式根深蒂固,目前中学英语教学有很多仅仅侧重词汇、句型、语法的教学。同时在中考、高考指挥棒的强大作用下,重视学生口语表达训练的教师少之又少;而面对有限的教学时间,教师也鲜少愿意把时间分配给学生让他们进行口语练习。口语训练在课堂上几乎被一笔带过,在课下,尽管有部分教师布置了口语练习任务,能认真对待并完成的学生也几乎没有。忽视学生口语的训练,不注重口语交流能力的培养,这势必会影响学生英语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提高中学英语口语教学效果的建议
(一)提高教师对英语口语教学的认识
教师首先必须要明确新课程标准对中学学生英语口语的要求,即要求把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意在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作为教学主导者必须深刻认识到这一教学变革,积极主动地改变自身对英语口语教学的认识,更新陈旧观念,真正重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交际能力。
(二)提高中学英语口语教师的素质
特级教师斯霞曾说:教师的语言,应该成为学生的楷模。在英语口语教学中亦是如此。教师在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上起着全方位的引导作用,教师口语能力的强弱、是否具有感染力,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直接影响英语口语教学工作的的成败。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自身的相关素质显得尤为重要。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了口语教学相关的知识和能力,才能有针对性的、理性的、适时点拨学生,引导学生前进。
(三)培养学生学习口语兴趣,增强自信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中教师应灵活运用教具,创设新颖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英语口语的兴趣,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口语,不断激发学生对于口语知识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确立学习口语的目标。在教学选材方面,教师不应局限于课本,应灵活运用各种潜在教学材料,例如时尚人物、话题,有趣的故事、原声电影、歌曲等。吸引学生兴趣,转变学生角色,让学生由被动、不敢说、不想说变为主动、敢说、想说。同时加强语音训练,即时给予鼓励,增强学生自信,帮助学生找出并克服心理障碍、为难情绪。
(四)搭建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锻炼口语的机会
对于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而言,优越的语言使用环境严重缺乏,这是造成学生交际能力差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就提醒我们去创造尽可能多的交流情景,调动学生“说”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交流环境,营造“说”英语的氛围,创立“说”的舞台,使得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流畅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具体措施例如:建立英语角、组织英语演讲比赛、增设课前五分钟讲英语环节、角色扮演等。
四、结语
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知道中学英语口语教学存在诸多问题,面对国家、社会观念的变革,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改革刻不容缓。而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必须适时转变陈旧观念,跟上改革的浪潮,积极提升自身口语能力和专业素养,采用多种有效教学措施,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一名合格的现代英语教师。
参考文献:
[1]马翠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3(5).
作者简介:
赵柳(1994.02—),女,汉族,四川南充人,学士,毕业院校:西华师范大学,研究生在读,西華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
关键词:中学英语;口语教学;问题;建议
一、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
听说读写是任何语言运用的四个不可分割的联系体,脱离了其中的任意一面,语言的使用结果都是差强人意。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扩大以及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学习并运用英语进行对外交流,已成为社会的需要。加强英语口语教学不仅是中学英语新课标准的要求同时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项要求。所以,在当今社会中,如何改善中学英语口语的教学已受到广泛关注。但长期以来,大部分学生在学校里接受的英语教育都是以应试为主,在多年的英语学习过程中,老师给学生教授更多的是词汇和语法方面的知识,只重视语言知识的掌握而忽视语言知识的运用,“哑巴”英语越来越成为学生学习英语最大的障碍。因此,中学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迫切需要得到解决。
二、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层面
1.教师主观上重视程度不够。在中学英语的教学中,就现行《大纲》而言,它提出中学生应具备初步的“说、写”能力,但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它更强调“听、读”能力。类似,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也是以“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为主。但也有主次之分,而“说”在教学中所占比例最少。“说”即使口语表达,任何一门语言离开了说就是“死”语言。
2.教师自身素质。中国缺乏说英语的语言环境。一方面,我国绝大部分英语教师都是在国内土生土长的,鲜少有机会与母语为英语者对话,也就是说,大多教师自己的口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中国地域广、贫富差异大,方言英语多)。另一方面,目前我国许多教师大多知识结构单一,部分教师较注重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却较少考虑和研究自身个性对教学的影响,以致造成口语教学中的“淡漠”、“不合作”态度。总而言之,一位优秀的英语老师,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说出他们的思想、观点。
(二)学生层面
1.学生积极性不高、缺乏自信。针对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积极性不高这一问题,归根到底绝大部分责任在老师。表明教师的教学手段形式单一乏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直接或间接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低下。就学生缺乏自信而言,主要是学生自身的心理障碍问题。几乎在所有的课堂上我们不难发现,只要教师一提出问题,学生便低头不语,课堂一片寂静。笔者认为,造成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积极参与英语课堂口语练习的心理障碍主要有三个:面子心理,自卑心理和升学心理。不高的口语学习积极性加上自信心的缺乏,学生就更不容易开口说英语了。
2.学生缺乏充足的口语练习训练。在我国,由于传统教育模式根深蒂固,目前中学英语教学有很多仅仅侧重词汇、句型、语法的教学。同时在中考、高考指挥棒的强大作用下,重视学生口语表达训练的教师少之又少;而面对有限的教学时间,教师也鲜少愿意把时间分配给学生让他们进行口语练习。口语训练在课堂上几乎被一笔带过,在课下,尽管有部分教师布置了口语练习任务,能认真对待并完成的学生也几乎没有。忽视学生口语的训练,不注重口语交流能力的培养,这势必会影响学生英语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提高中学英语口语教学效果的建议
(一)提高教师对英语口语教学的认识
教师首先必须要明确新课程标准对中学学生英语口语的要求,即要求把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意在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作为教学主导者必须深刻认识到这一教学变革,积极主动地改变自身对英语口语教学的认识,更新陈旧观念,真正重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交际能力。
(二)提高中学英语口语教师的素质
特级教师斯霞曾说:教师的语言,应该成为学生的楷模。在英语口语教学中亦是如此。教师在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上起着全方位的引导作用,教师口语能力的强弱、是否具有感染力,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直接影响英语口语教学工作的的成败。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自身的相关素质显得尤为重要。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了口语教学相关的知识和能力,才能有针对性的、理性的、适时点拨学生,引导学生前进。
(三)培养学生学习口语兴趣,增强自信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中教师应灵活运用教具,创设新颖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英语口语的兴趣,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口语,不断激发学生对于口语知识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确立学习口语的目标。在教学选材方面,教师不应局限于课本,应灵活运用各种潜在教学材料,例如时尚人物、话题,有趣的故事、原声电影、歌曲等。吸引学生兴趣,转变学生角色,让学生由被动、不敢说、不想说变为主动、敢说、想说。同时加强语音训练,即时给予鼓励,增强学生自信,帮助学生找出并克服心理障碍、为难情绪。
(四)搭建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锻炼口语的机会
对于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而言,优越的语言使用环境严重缺乏,这是造成学生交际能力差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就提醒我们去创造尽可能多的交流情景,调动学生“说”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交流环境,营造“说”英语的氛围,创立“说”的舞台,使得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流畅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具体措施例如:建立英语角、组织英语演讲比赛、增设课前五分钟讲英语环节、角色扮演等。
四、结语
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知道中学英语口语教学存在诸多问题,面对国家、社会观念的变革,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改革刻不容缓。而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必须适时转变陈旧观念,跟上改革的浪潮,积极提升自身口语能力和专业素养,采用多种有效教学措施,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一名合格的现代英语教师。
参考文献:
[1]马翠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3(5).
作者简介:
赵柳(1994.02—),女,汉族,四川南充人,学士,毕业院校:西华师范大学,研究生在读,西華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