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危险因素的分析

来源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hsz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情况和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本组自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所有行初次和翻修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共3021髋(初次置换术2718髋,翻修术294髋),分析术中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情况,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骨折发生的相关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术前诊断、假体类型、固定方式。用2检验进行初次置换和翻修术中发生骨折的差异性检验。结果总的术中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率为5.7%(173/3021),其中初次置换发生率为4.0%(110/2718),翻修术发生率为21.4%(63/294)。初次置换应用骨水泥股骨假体术中骨折发生率为1.9%(8/429),非骨水泥股骨假体术中骨折发生率为4.5%(102/2289),初次置换术中骨折82.7%(91/110)发生于干骺端;翻修术应用骨水泥股骨假体术中骨折发生率为18.8%(21/112),非骨水泥股骨假体术中骨折发生率为23.1%(42/182),翻修术术中骨折62%(39/63)发生于骨干部。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初次髋关节置换术中骨折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术前诊断、固定方式、假体类型;翻修术性别、年龄、假体固定方式不是引起术中骨折的危险因素。应用2检验,翻修术中股骨假体骨折的风险与初次置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OR值为6.5,95%CI(4.6,9.1)。结论初次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率为4.0%,主要发生于干骺端(83.6%),女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髋部骨折、高位脱位、非骨水泥固定是术中骨折的危险因素;髋关节翻修术中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率(21.4%),远高于初次髋关节置换术,主要发生于骨干部(61.9%),骨折的发生与否可能主要取决于翻修时的骨质情况,性别、年龄、假体固定方式并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介绍宋元之际的诗人与画家郑思肖及其传奇作品<心史>.
根据印刷机械的工艺特点,针对传统以机械长轴为动力源的印刷机同步系统,设计了基于CAN现场总线的多伺服电机同步控制系统方案,提出了上位机同步运动数据的产生机制,和上位机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西南科技大学为例,通过对弘扬传统美德教育工作现状进行剖析,阐述高校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必要性,提出高校可以发挥思想政
社会进步的当代认同既表现为当代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或者说是得到当代人类普遍认同的评价标准,也表现为社会大众根据这些标准对客观事实的价值评价和对当代社会进步事实
<正>现今,互联网模式下,电子商务已经是现代企业完成日常销售的重要服务模式。但电子商务营销模式尚处在发展初期,仍存在一些问题,现代企业需要不断摸索,优化营销渠道,以扩大
国外在美术图片数据库方面的研究,起步和发展及运用均早于国内,对国内该方面的研究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笔者将国外四个较有特色的美术图片数据库进行列举和介绍,并作简单分
论夏(楚)文化与古希腊文化的同源性胡远鹏,宫玉海编者按:胡远鹏、宫玉海同志的文章对文化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其中有些地方论证虽尚粗略,有些论点也许将可能被修正
文章认为20世纪40年代文学思潮总体上呈现为一种文学反思特征。具体表现为:以“大众化”为核心,体现现实关怀精神的政治反思;以“人性”为内容,体现道德关怀价值的文化反思;
产生于不同历史条件下的我国各类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呈现出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和"碎片化试点"等特征,目前弊端尽显,饱受社会诟病。建立健全政府补贴和个人缴费相结合形式的社
建立铁路客运综合服务中心,做好售票组织,是发展铁路客运营销的重要方法之一。为充分发挥铁路行业优势,在分析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铁路旅客发送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