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真喜欢美国吗?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ail_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次安倍访美,美国给予高规格接待,除国宾待遇外,还安排国会讲演。日媒称,这次安倍访美,标志“战后日美关系进入新的阶段”。
   其实,战后日本多次宣布“日美关系进入新的阶段”,但两国主从关系本质并无改变。上世纪80年代日本商品如洪水涌入美国,引发美国“日本威胁论”抬头。与彼时比,美国对日忧虑降低,日美两国确实进入一个美国无忧时代。但另一方面,美国新生代现在更关注中国。美国皮优研究中心负责人斯托克在今年4月20日《日本经济新闻》撰文说,美国新生代对中国信任感强。而且新生代美国人认为,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关系,比加强美日关系更重要。
   今天,中国经济虽然进入“新常态”,但中高速增长趋势未变,消费者要求更美好生活的意愿仍十分强烈,这些都是美国舆论更看好中国的原因。另一方面,今天的日本与欧洲渐行渐远,与亚洲邻国关系难以改善,国家在政治上日益孤寂。这造成日本比以往更加希望与美国频频对表。
   但是,今天以及今后日美关系的维系,可能更加困难。今年4月19日《朝日新闻》刊登星浩的文章《日美关系的未来展望》,披露了他对日本前驻美大使栗山尚一(1931-2015)的生前专访。栗山说,“不论国家或是个人,如果对方比自己在所有方面都强时,则非常难交往。不论在智力方面、体力方面或金钱方面都是如此。”一个坚定的亲美派在去世前,终于吐露真言。日本政府官员对美国表示不满,十分罕见,栗山尚一这样的人物,死前终吐真言,这表明日本政府内的深层次忧虑。维系今天的日美关系对日本来说,可能比20年前更吃力,而维持今后的日美关系,可能更吃力。
   国际政治中,人的关系也十分重要。日美人员交流停滞不前,日本前往美国留学人员还出现减少趋势。而今天中美留学人员则不断增长,今天有2.5万名美国人在中国学习,另有27万以上中国人在美国学习。随着三边关系消长,可能影响到日美关系的变动。
   日本与美国在国家利益重心及民族性方面存在的种种差异,可能导致日美关系的维系日益吃力。从经济规模上看,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2014年中国GDP已是日本2倍。中国影响的扩大导致美国在亚洲及世界许多重要问题上,必须征求中国意见乃至同意。而从日本民族性来看,可能过于看重对美“忠诚”,缺乏应对复杂多变国际政治关系的机动能力,这是日本对美关系脆弱的部分。如果不能调整其僵化外交方式,今后美国从全球战略上则可能日益“忽视”日本。
   安倍政权成立时曾提出“俯瞰地球仪的外交”,但从其贯彻实施来看,并无成效。这是因为外交既需要钱也需要人,在日本经济规模停止增长,人口下降的条件下,实行这个扩张性外交,显然力不从心。
   其实,日本人对日美关系的看法心情都十分复杂。二战仍是日本无法迈过的坎儿。日本人坚持不忘两颗原子弹,深处藏匿不可言说的意味。
   日本人内心存有对美感恩的一面。战后日本加入美国阵营,美国提供市场,换取日本在国际事务方面坚定站在美国一侧。同时许多日本人仍然感谢战败后建立民主制度、和平宪法。但另一方面他们对美国这个“民主帝国”充满怨恨。在他们看来,美国傲慢自大,目中无人。更为严重的是,美国是靠不住的。日本有个驻外记者日高义树反复告诫日本国民:“美国是靠不住的”,他总抱怨奥巴马并不把日本当自己人。
   尽管这次美国给予安倍访问规格很高,但日本媒体却呼吁安倍要与美国总统候选人多开拓交往渠道,与下届总统候选人接触。显然日本媒体并不太期待这次访美可以得到什么成果,因此提醒安倍利用这次机会,把注押在下届政府。
其他文献
优秀的生源才是一所好大学质量的保障。不少人认为,农村生计划就是降低农村生的入学门槛。也有人质疑,这样对其他学生是否也会是一种不公平。  高考在中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那些寒窗苦读的农村学子来说,高考中的1分之差往往就意味“命运的转折”。  “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这样的梦想看似宏大,其实也能很具体——它就在每所学校每年的招生录取中。    近日,名校牵
中国海军开展远海训练已司空见惯,特别是亚丁湾护航编队快速撤侨,这一实战举动使得中国海军声名大振。而空军首次赴西太远海训练,又意味着什么呢?    “中国空军首次赴西太平洋开展远海训练!”最近,中国空军发言人申进科上校平淡的一句话,透露了一个并不平淡的信息。“3月30日,中国空军飞机经巴士海峡赴西太平洋,开展远海训练,并当天返航。”就在空军远海训练当天,中国国防部网站头条位置第一时间披露此消息。众所
也许是命运,也许是理想,他对靠建筑牟利兴趣不大,他的兴趣所在,是自己创造建筑的形体,赋予它美,赋予它诗意。  每一件,都是精品。  正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渐渐件件——伦佐·皮亚诺建筑工作室作品展”,一个项目的建筑模型和图纸组成一个方阵,还有专门的工作人员看护,有的,甚至吊在了空中,让你仰头仰望,这位来自意大利的建筑大师的奇思妙想。  渐渐渐渐,你看到的,是1988年普利茨克建筑奖得主伦佐·
面无表情,苍白的,稳定的,干燥的,握着剑的手,这是古龙小说男主角的标配。现在,中国电影里的闺蜜们也有了自己的标配:颤抖的唇,微微弓着的背,在公众场合大声地喊:“你就是这么贱,你为某某做了某某事某某事,结果某某还不要你,我以前不忍心拆穿你,现在我要你醒醒!”被当众揭隐私的这方,马上使足吃奶的劲,抽那个假闺蜜的耳光。假闺蜜含着一泡眼泪,不可置信地看着抽自己的姐妹,有时会回敬过去一耳光,有时就默默咽下了
油画西方传来,成为现代中国一道新的艺术与视觉文化的风景线。中国油画百年来的发展历程,彰显了几代油画艺术家的理想与抱负,在引进、普及与传播的同时,自觉地注入了中国油画家的文化追求,使这一外来画种不仅成为丰富中国美术构成的新的类型,更成为反映社会现实、彰显文化精神的载体。从“油画”到“中国油画”,既在时间上穿越了世纪的长河,更在精神内涵上体现出中国文化借鉴、吸收、融合外来文化的强大的生命力。    在
“3·30”新政后,在深圳最明显改善的就是学位房。   一个周末早晨,笔者居然在同一地点先后碰到单位的两位主任。那里是深圳出名的学位房片区——福田区百花片区,片区内有当地三所最好的小学(实验、荔园和百花小学)和两所最好的中学(外国语学校和实验中学)。事实上,这两位主任平常并不住这里,而是距这儿十几公里之外的两个成熟社区。再说,这个所谓的深圳最牛学位房片区,居住环境实在不怎么样,嘈杂和拥挤是第一感
香港回归祖国,栉风沐雨18年了,若以人比喻,18岁是成年礼。作为庆回归活动的一个项目,7月4日驻港部队在青山训练场举行“香江卫士”陆空军演,历时40分钟的军演,是香港历来最大规模实弹演练,直升机、装甲车等施展协同攻击及渗透围歼战术。令人奇怪的是,是日有立法会议员、政党党鞭,竟说看到如此炮声硝烟,深感威慑、内心不安、让人恐惧,一支保卫民众而抗御外敌的军队强大,怎么会令自己人顿生恐惧、不安而自感威吓?
Uber,Airbnb等基于互联网的“共享经济”模式越来越被认可,分享自己的车、自己的家,甚至是自己的知识技能,渐渐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潮流。在国外,有为学生提供升学咨询的Campus Steps,有为投资机构和商业领导者提供咨询服务的美国格理集团咨询公司,Google也推出了综合性技能买卖平台Helpouts。  从2015年开始,这一模式进入中国。《新民周刊》采访了“榜样”、“在行”和“8点后”等
都说“阳光之下无新事”,但有一件事在中国的发生频率,却一直是件“新鲜事”——这就是患者对医生的暴力伤害。刚刚过去的6月,仅仅上海一座城市,就发生了7起伤医事件。  在上海医疗队援助的北非国家摩洛哥,如果患者与医生当街闲聊拥抱,大家会觉得有辱医生尊严,摩洛哥人的心中,医生就是应该高高在上、不可侵犯。这也许是极端的例子,但无论文化或者风俗千差万别,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医生都是备受尊崇的职业,因为这
上小学的时候就号召给学生减负,减了20多年。高考录取率一年比一年高,小朋友压力一年比一年大,孩子还没出生的家长已经在准备买学区房了,到底是哪里拧巴了?   @brendarong      小学初中只要不是太差,学校没什么区别的。学习还是靠自己,真搞不懂那些整天想着学区房的人。   @smallyellow_是小黄      划片入学,教育资源均衡,看似“公平”的政策其实不仅没有解决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