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邻场所白纹伊蚊抗药性差异研究

来源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intian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比相邻场所白纹伊蚊的抗药性差异,了解抗药性的发生范围,探寻合理的抗药性监测采集点的选择方法.方法 2018年8-10月在深圳市某地2 km范围内选择6个近直线分布的采集点采集试虫,6个采集点环境分别为2个居民小区,1个单位中的2个地点,1个近山工棚,1个野外林区;使用幼虫浸渍法的敏感基线法开展抗药性实验;利用半数致死浓度(LC50)的95%可信区间(95%CI)是否重合判断不同采集点抗药性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不同采集点间白纹伊蚊抗药性水平差别较大,高效氯氰菊酯抗性倍数范围为1.68~86.20倍,高抗、低抗和敏感的监测点分别有2、1和3个;氯菊酯抗性倍数范围为1.68~58.99倍,高抗、中抗和敏感的监测分别有1、3和2个;倍硫磷抗性倍数范围为1.24~6.58倍,4个监测点低抗,2个敏感.除氯菊酯的C、D两点,倍硫磷的D、E两点外,其余同种药物在相邻2个采集点LC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C50的95%CI无重叠).结论 白纹伊蚊抗药性可以在很小范围产生,1个具体场所的抗药性监测结果不能代表周边场所的抗药性水平;在1个较大区域进行抗药性监测,需要选择尽可能多的采集点开展实验,以准确反映该区域的抗药性水平.
其他文献
目的 对杭州市一起农村登革热暴发疫情开展调查与分析,为制订农村登革热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8年9月杭州市农村一起登革热的流行病学特
目的 了解吉林省图们江流域常见蜱类及分布.方法 2016-2018年每年4-9月在吉林省图们江流域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边州)珲春、图们、汪清、延吉、安图、和龙和龙井市7个市(县)采
目的 掌握西安市蜚蠊种类、密度、粘捕率、分布特点及季节消长等情况,为蜚蠊防制措施的制定和爱国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地理方位在西安市东、南、西、北共选择6个
目的 提高和更新德国小蠊室内标准化饲养技术,便于获得大量标准试虫,为防治德国小蠊卫生杀虫剂的筛选和相关科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在温度(27±1)℃,湿度(60±10)%,无光照条件
目的 了解山东省各地区城市蜚蠊种类、密度、侵害率、分布特点及季节消长趋势等变化规律,为蜚蠊防治和爱国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粘捕法收集蜚蠊,各监测点每月监测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