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搞“法人社会主义”?

来源 :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yygs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核指标就是国有资本或净资产增加了多少,这显然是一个“见物不见人”的指标。
  由世界银行资助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完成的国有企业改制课题,得到了国资委的首肯,其中的一些内容很值得再深入思考。
  资产与人何者重要?长期以来,我们考核指标就是国有资本或净资产增加了多少。这显然是一个短期指标,同时也是一个“见物不见人”的指标。中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历史过程之中。每个企业都有一个“改革成本”或“转制成本”的问题。比如二汽的建设就有一汽职工的贡献。现在改制了,不可以放下职工不管。石油系统工龄补贴每年4000多元也没有“摆平”。困难的企业1万元也“打发”了。更多的地方采取的是荒唐的“搭配”条件或消极的“拖延”战术——谁要买企业请把职工带走,这还不如商场搞“买一送一”的把戏。
  在新的企业里人力资本处于什么地位的问题也非常关键。在国有企业,职工说是“当家作主”,但是并没有直接的所有权。在改制后的公司里,如果职工没有股份,就依然是从属于资本的地位,至于股东从“国家”变成“资本家”,职工的法律地位并没有根本改变。
  外国称中国的改革是稿“私有化”;我们强调说,我们依然坚持的是“公有制”。在这之中有概念上的误解,比如国外的普通公司法人为私法人,因此,中国国有企业改制成公司法人在他们看来就是“私法人化”,就是在搞“私有化”;而我们不分什么“公法人”和“私法人”,中国企业改革的方向是,无论从全社会资产的总额看还是从资本的总额看,法人的所有额都将超过国家和个人,国家依然有强大的控制作用。我们是否可以称之为“法人社会主义”呢?
  如何寻找买家?应该承认,在没有严格清晰的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与企业经营者联手把企业廉价出售给经营者或其他私人业主了。大众对此十分不满。由于没有清晰的卖家,才会出现一系列混乱。
   总之,拖延不出售不对,私下偷偷转移更不对。人比资产重要,政府必须彻底转变观念。
其他文献
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对牡丹远缘杂交的5个杂种F1及其亲本的蛋白质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亲本及其远缘杂种F1的谱带存在多态性,各杂种F1均不同程度地
资本市场上的丐帮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