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庆县茶叶斑病致病菌Pestalotiopsis trachicarpicola鉴定及其生物学研究

来源 :中国植保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vbqjxti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有效控制贵州省余庆县茶叶斑病的发生及为害,从该区域茶树叶部病害样品中分离纯化多个菌株,并对其中多个形态相似的分离物进行菌落形态、子实体、产孢细胞、分生孢子的形态观察.测定了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微管蛋白(TUB2)和翻译延长因子1-α(TEF-1α)等核酸序列,采用PAUP软件及最大简约法,进行了多基因系统发育树分析.依据柯赫氏法则,在室内和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代表性菌株GZYQ2018YQX001a对茶树叶片的致病性及其在PDA、OA和MEA3种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菌落形态和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代表性菌株GZYQ2018YQX001a的菌落形态、子实体、产孢细胞和分生孢子等形态与Pestalotiopsis trachicarpicola 一致.其子实体呈黑色,半嵌入培养基内,球形,直径130~440 μm.产孢细胞梭形,淡蓝色,较短,细胞壁较薄.分生孢子呈纺锤形、薄壁,具横隔,成熟分生孢子平均大小为(23.56±2.89)μm×(6.3±0.75)μm,由5个细胞构成,基底细胞和顶端细胞呈透明状,中间3个细胞均为橄榄色.多基因系统发育树表明代表性菌株GZYQ2018YQX001a与P.trachicarpicola MFLUCC 12-0264聚为一支,自举支持率为100%.致病性分析表明,代表性菌株GZYQ2018YQX001a可导致茶树叶片产生病斑,病斑后期可产生子实体.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代表性菌株GZYQ2018YQX001a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生长速率为(1.45±0.03)cm/d,生长速率显著快于菌株在OA、MEA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P<0.05).
其他文献
赤霉病是小麦生长后期的第一大病害,严重威胁小麦生产安全.近年来,赤霉病流行频率增加,发生为害加重,已成为常发性病害.目前,化学防治仍是防控该病的重要手段.为此,统计了我
为提高多旋翼植保无人机的施药效果和效率,应用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型号为大疆T16和大疆T20)在小麦不同生育期进行飞防作业试验,研究在小麦不同生育期不同飞行参数对雾滴沉积特
为完善丹阳市水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通过田间试验比较基于种子处理的3种绿色防控方案与常规防治方案的种子发芽率、出苗率及秧苗素质,以及对主要病虫的防效及效益.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