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粤港澳大湾区某典型有机化工地块为研究对象,采用丛式井分层调查不同深度地下水苯含量,并通过分层评估明确不同深度地下水的人体健康风险水平,确定苯的修复目标值、修复范
【机 构】
:
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8YFC1800806、No.2018YFC1800205、No.2018YFC1801403、No.2019YFC18039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U1911202),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项目(No.2019B12120500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粤港澳大湾区某典型有机化工地块为研究对象,采用丛式井分层调查不同深度地下水苯含量,并通过分层评估明确不同深度地下水的人体健康风险水平,确定苯的修复目标值、修复范围及相应策略。结果表明:该地块上层地下水苯最大质量浓度为7440.0μg/L,下层为30000.0μg/L,说明地下水受到苯污染,且下层地下水污染程度较上层更严重。上层地下水苯最大致癌风险为6.34×10^-6,下层为6.99×10^-6,两者均高于可接受致癌风险水平1.00×10^-6;上层地下水苯修复目标值为11
其他文献
回族农民工向城市迁移、定居的社会行动,不同于其进城就业的行为,在面对迁居问题时,其行动逻辑是由社会理性、生存理性和经济理性三者共同叠加的结果。包括宗教信仰、社会关
根据危险废物填埋场渗滤液的高盐和高有机物含量特征,提出了一种可行的渗滤液固化填埋处置方法。结果表明,危险废物填埋场渗滤液最佳固化方式为CaO调节pH至9~10,主要固化基料
采用Co^2+活化过氧单磺酸盐(PMS)降解水体中三氯生(TCS),优化了PMS浓度、溶液初始pH和Co^2+浓度等降解条件,并对TCS降解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溶液初始pH=7,PMS和Co^2+
为了解决喀斯特地貌土壤重金属污染负荷评价中的难点,在半机理模型——潜在污染指数模型(PPI)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首先,将土地利用指数替换为重金属指数;其次,重金属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