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批判阅读能力的培养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e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首先针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阅读现状加以深入分析,而后指出批判性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英语学习而言至关重要,并且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建议并且加以讨论。
  關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批判;阅读
  随着全球化的日渐深入,经济和科技等多个领域都呈现出极强的融合特征,这些新型时代特征从客观上要求东西方文化能够实现更顺畅的沟通,因此英语作为必要的技能,在大学教学体系之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而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其价值不容忽视。此外,教育部下发的《英语教学大纲》中也曾经明确指出应当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从而促进学生在语言方面的综合运用能力形成。由此可见,英语教学工作中,阅读环节的意义重大。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阅读现状分析
  对于学生的语言习得过程而言,阅读作为重要的输入渠道,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于语言习得的进程。1982年,Krashen提出可理解输入假说(comprehensible input hypothesis),其认为二语习得者遵循自然顺序能够对比自己当前的水平稍难一些的输入有所理解,但是如果难度超过一定范围,则会导致习得人员无法有效展开理解。从这个角度看,当前的大学阶段英语阅读能力培养存在极大的不足。
  首先,阅读材料本身设置不合理。总体来说,阅读材料是学生展开阅读学习的必要依据,但是就目前的阅读材料设置看,通常只能把握其自身的体系化建设。也就是说,教材本身仍然将自身放在和教学核心位置上,而对于学生的关注有所不足,服务特征不明显。通过输入理论可以知道,只有学生在面对符合其自身水平的输入的时候,其阅读输入才能够作为有效的输入来源存在。任何脱离学生发展水平的材料,都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毫无益处,甚至于还会成为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不利因素。
  其次,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在于,学生必须对输入有所理解,才能实现二语习得的过程。这种理解的状态,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如果只是阅读而没有思考,就很难达到有效输入的要求。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学生只是阅读,并未形成必要的思考,或者思考过于浅薄,仅仅停留在阅读材料的词句层面,无法形成系统的认知,同样无法达成有效输入的目标。
  最后,课堂互动的无需特征,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环境中较为突出。常规的阅读指导以教师交代阅读材料的必要背景信息作为主要形式,然后让学生进行阅读并且依据对应的问题进行作答。这种展开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发现阅读材料中的细节,但是对于文章主旨无法准确把握,更加难以形成纵观全局的主动思维。
  二、积极推进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批判阅读能力形成
  从上述对于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环境中的阅读能力培养现状分析可以看出,几个突出方面的问题,除了第一个,仍然需要密切关系。而批判阅读能力,则可以作为改善此种现象的重要武器。教师谨慎地选择对应的阅读材料以外,其他两个方面的问题,都与学生自身的学习状态有着密切关系。而批判阅读能力,则可以作为改善此种现象的重要武器。
  一直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于批判性阅读都给予了充分重视,并且在概念方面不断深入界定。其中WaHace认为批判性阅读是指“对文本的高层次理解,它包括释义和评价的技能,可以使读者分辨重要和非重要信息,把事实和观点区分开,并且确定作者的目的和语气;同时,要通过推理推导出言外之意,填补信息上的空白部分,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而国内学者,包括潘家明以及刘思远等人则均指出,批判性阅读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简介,并且能够做出对应的评价。由此可见,如果能够帮助学生发展良好的批判阅读能力,那么无疑对于提升学生自主思维的形成,有着积极意义。综合当前我国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展开现状,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强调。
  (一)培养学生批判态度的形成
  学生批判性阅读意识的培养是建立在提问、质疑、评判和创新基础之上的,因此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求学生能够肯定自己的态度,从篇的角度来审视阅读材料本身的思想,并且作出评价。阅读材料本身是中性的,即便是涉及政治,也无所谓对错,其价值仅仅在于能否帮助学生发展出对应的阅读能力,形成有效输入。从这样的角度进行考虑,必然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从语篇的整体角度出发分析阅读材料的组织特点,并且透过文字表面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写作的态度和观點,只有这样才形成有效的阅读,才能实现英语语言作为思想传输工具的价值。
  (二)课堂形式以任务型为重点
  对于批判性阅读能力培养的课堂而言,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注意将学生本身放置于教学活动的核心位置之上,留给学生更多的表现和表达空间,而只对这些学生的表达输出做必要的纠正和评论,并不需要提前对学生未来的行为进行约束。因此在课堂之上,教师应当塑造一种更为适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序互动。实际工作中,应当保持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并且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考察问题,对学生的反馈加以肯定,推动其发散思维的形成。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思考和表达,而不是仅仅判断对错。对于批判阅读能力的形成过程而言,无论对错,都是学生主动思考的结果,都应当予以肯定。
  (三)帮助学生形成开放心态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信息的接受就是一个批判性思维的过程,但是这种批判的精神,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之下,在一定程度被压制了。到了大学阶段,曾经的应试压力已经不存在,学生更需要一种能够独立面对社会环境的能力,因此批判性思维方式应当重新得到鼓励和加强。也只有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之下,才能行程内批判性阅读的能力,也才能推动学生英语综合水平。
  三、结论
  毋庸置疑,批判性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方式。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当警惕学生批判思维方式的培养,并且对阅读课程开展的状况进行深入考察,及时发现不足之处并且加以纠正,形成推动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重要力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上环手术操作过程中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上环手术妇女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5例术中进行常规护理,观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研究基于自建水利研究性论文特殊小型语料库,通过主题词与关键主题词的统计,描述分析了中外水利论文英文中的主题词汇和主题表达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国内外水利论文英文无论在
《材料成型专业综合实践》是我校的特色课程,针对本课程与卓越汽车模具工程师培养不相适应的问题,提出对《材料成型专业综合实践》进行改革,校企融合构建从理论到实践,从竞赛
俗話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师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充当的领路人的重要角色。而在以往的历史课堂上教师一般都是讲的眉飞色舞、口沫横飞;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不知所云。教师偶尔提个问题,必定“惊起一滩鸥鹭”。试问这样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如此课堂学生怎能“修行好”?怎么会出现高效课堂呢?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新的课程改革给传统的教学注入了一支强心剂,新课程的实施不仅是教学内容和
期刊
围绕国际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展开探讨,首先阐述了国际工程项目的自身特点,然后结合此特点从了解法律政策、建立账簿和税收筹划、预算编制、融资和还款、成本控制、出口退
布鲁菌病(布病)是由布鲁菌属细菌侵犯机体后引起传染-变态反应性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也是自然疫源性疾病[1]。象山县历史上无布病病例报道,2013年报道了首例病例。为了解和分析
期刊
目的 分析橄榄脑桥小脑萎缩症36例的临床表现、MRI特征和爱维治治疗的疗效.方法 采取病历回顾性分析,治疗半年后门诊或信函随访方法.结果 临床表现中最常见而突出症状是小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