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18年刑事诉讼法修改以来,讯问录音录像证据运用的司法样态全貌与效果如何,基本没有相关实证调查.据493份裁判文书统计分析表明,讯问录音录像证据运用次数逐年递增,但区域差
【机 构】
:
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 重庆,40112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刑事诉讼法修改以来,讯问录音录像证据运用的司法样态全貌与效果如何,基本没有相关实证调查.据493份裁判文书统计分析表明,讯问录音录像证据运用次数逐年递增,但区域差异明显;“应当型”案件的录音录像证据运用远低于“可以型”案件;讯问录音录像随案移送率极低;讯问录音录像的证据形式多样;讯问录音录像的证据功能多样;基于讯问录音录像而质疑讯问行为非法的理由多样;多数讯问录音录像的证据审查为形式审查.所显示问题是,讯问录音录像的相关规范仍显粗疏,存在诸多模糊空间;讯问录音录像证据运用实践导向明显,不符合立法预期;部分法官审查讯问录音录像的相关经验和能力不足,影响权威性.改进思路在于,强化讯问录音录像制度的刚性建设,减少侦查机关的相关自由裁量权;确立以“不利推定原则”为主,“权衡排除”为辅的裁断方式;规范讯问录音录像证据审查的释法说理.
其他文献
推定分为事实推定与法律推定.对于事实推定,应在经验法则类型化的基础上,着重解决事实推定的正当性的问题,将事实推定分为间接证明和表见证明两种类型并赋予不同的效力.对于
新修订的《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的内容有深刻的变化,体现了司法实践关于证据的观念或理论认知的深刻变革,具体表现在:(一)回归“谁主张、谁举证”的本来意义;(二)法院在案件审
在辩论主义动态运行及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主要事实的认定作为诉讼运营中精妙的一环往往放射性联结着主张责任适用范围、自认拘束力客观范围、法官自由心证、当事人防御权保障
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民事证据制度全面、系统的司法解释,18年后,最高人民法院对该司法解释进行了全面的修订.鉴于2015
目前,能耗大、运行费用高已成为约束污水处理行业发展的瓶颈,其中能耗占运行成本的60%左右。据建设部规划,到“十一五”末,全国城镇污水年处理量将达到365亿m3,年耗电量估计接近100
慢性疼痛作为主观感觉和情绪体验,为残疾鉴定实践常见的残情表现之一,严重影响伤者的生活、工作和社交活动.然而,在我国现行的残疾标准体系中,缺乏疼痛相关残疾鉴定方法理论,